新人初涉职场求职故事求职技巧校园生活资讯:CFO 世界读书频道道德观察原创春秋人物

冷暖会计职场学习故事生活故事情感生活贴士生活常识健康指南服饰美容心理测试调侃

首页>会计人生>调侃会计>会计杂文> 正文

空心的音乐

2013-10-22 11:42 中国音乐报 【 】【打印】【我要纠错

  作者:张闳

  在KTV,在俱乐部,在大饭店,在酒楼,乃至在家庭的客厅里,到处都是卡拉OK.即使是在深更半夜,我们也依然可以听到附近娱乐场所里传来的可怖的歌声。没日没夜的,好像一直要唱到世界的末日。如果可以滤去其他的声音而只留下卡拉OK的声音的话,那这个世界差不多就成了一个满是青蛙的池塘。

  我的一位朋友C君,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五音不全,但酷爱唱歌。他的歌声会令石头发疯。因为原先他参过军,会哼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什么的。这几年,C君却会哼不少流行歌曲。像他这样的人居然能哼不少歌儿,都是泡KTV包房的结果,并且是长期泡,十回八回是不顶用的。有一回,他请我去KTV包房唱卡拉OK.他要向我证明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在他天南海北地唱了一通之后,我对他说,得了吧,再这样下去,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哼不了啦。他却说,我还有最拿手的。他挑了一首,居然是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且不说C君的歌唱得怎么样,单是那个KTV的画面就叫我不胜诧异。歌中唱道:“冰雪遮盖着伏尔加河……”可画面上既没有冰雪,也没有伏尔加河,更没有三套车和车夫,倒是有一位容貌俏丽而神情呆板穿着比基尼的时髦女郎。穿着比基尼的女郎不去水边,却只在树林子里扭来扭去地做操,也不知究竟为何。

  另一个场面是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有一个艺术学校招生,报名者络绎不绝。孩子们手持话筒,学着港台明星的样子拿腔作调,时而歇斯底里,时而悲痛欲绝。他们从卡拉OK中学习唱歌,可以把港台明星模仿得惟妙惟肖。但他们既跟不上钢琴,也不懂五线谱,连简谱也不识。不仅孩子们是这样,甚至有一些大牌歌星让他们视唱,却只有干瞪眼。我们在电视节目里还可以经常看到某些充当嘉宾的歌星,给他们作秀的机会,他们却用来出丑。有一位居然将帕格尼尼、帕瓦罗蒂和球星普拉蒂尼混为一谈。我想,他们大概就是那些由卡拉OK培养出来的歌星吧。

  卡拉OK真正是这个时代的伟大发明。它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精神生活的特征。

  它不是艺术欣赏的对象,它首先满足的不是大众的艺术需求,而是其消费欲望。卡拉OK首先是一种消费品,艺术仅仅是其作为消费品的一个外表,就好像其他商品的外包装一样。一张漂亮的包装纸可能是一张古典名画的复制品,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包装纸作为商品的性质。卡拉OK又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彻底改造,才使音乐艺术有可能被充分地消费。

  卡拉OK从音乐中窃取了一些艺术的皮毛,就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巫婆的女儿,从被施了魔法的公主那里窃取了几件衣裙,但她却盗不走公主的声音。她的极力模仿的假嗓子仍旧是巫女所特有的沙哑、刺耳。这种“新艺术”对于我们的听觉并没有新要求,相反,它总是尽量迁就听觉,不断地修正音乐,尽量制造含混的、似是而非的听觉效果,以适应和满足人们慵懒、迟钝的听觉,培养人们的听觉器官的惰性。

  卡拉OK抹杀了音乐的个性特征,不同音乐的旋律、调性、曲式、风格等特征,在卡拉OK中都荡然无存。然而,这些特征恰恰是音乐的灵魂。所以,可以说,卡拉OK是一种没有灵魂的音乐。

  卡拉OK所消灭的不仅是音乐的灵魂,同时也在消灭演唱者的灵魂。从表面上看,卡拉OK似乎是一种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它打破了音乐的艺术性的封闭状态,使高贵的音乐走出了艺术的殿堂,进入了KTV包房及其他生活场所,成为任何一位公众的消费品。

  卡拉OK就像是一个手段高明的谄媚者。它巧妙地掩盖自己的形象,在混乱的伴音的掩护下,演唱者通过模仿,通过对不在场的原唱者(明星或艺术家)的假想,将自己打扮成像原唱者一样,这使演唱者产生了自己正是演唱主体的幻觉。卡拉OK不露痕迹地迎奉了大众的美学趣味和虚荣心。这使得演唱者陶醉,成瘾。他们会一首接一首地唱下去。

  但是,演唱者始终只是一个(往往是拙劣的)学舌者。在强烈的伴音的声响中,演唱者张大自己的嘴巴,发出的却是别人的声音。这种声音甚至也不是真正的原唱者的声音,它只是一个无名的“影子主体”所发出的空洞的、模糊不清的声音。而画面上的那些毫不相干的角色,既不是原唱者,也不是演唱者,只是一个局外人,一个身份不明的空洞的“主体”。

  卡拉OK的这种“影子音乐”始终只按照既定节奏和速度演奏,演唱者也就只能紧紧追随。如果对曲目不怎么熟悉的话,演唱者则就像是音乐亟待抛弃的对象,是一截赘生在画面和伴音之上的毫无用处的“阑尾”。最熟练的演唱者所能做的无非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模仿者,一匹熟能生巧的“鹦鹉”,所能做的只是努力钻进定做好的“紧身衣”中,以免被抛弃。

  这是卡拉OK的吊诡之处。对于演唱者来说,它是这样一个矛盾物:一方面是迎奉,另一方面是强制。没完没了的演唱更像是一种强迫症。这一点使卡拉OK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文化的精神本质:对大众趣味的迎奉和在迎奉中暗藏着某种精神上的强制性。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无双女侠
相关热词: 会计杂文 会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