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0 苹果版本:8.6.90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我国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与完善

来源: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李 茜 编辑: 2006/02/24 00:00:00  字体: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指出高科技企业宏观管理环境现存在产业政策不明确,融资渠道欠通畅等问题;其微观管理环境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不够重视财务管理等问题。为了完善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应从宏观上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的理财环境,高科技企业自身要完善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起步晚,相应的产业基础、市场和制度环境都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占比重不高、整体分布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作为高科技产业微观基础的高科技企业,也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来探索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与理财环境的关系,希望能促进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并进一步发展高科技产业。

  一、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合。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王化成,2000年)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既有宏观方面也有微观方面,各种因素互为条件,互相制约。

  (一)高科技企业宏观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

  1、产业政策不明确。

  至今为止,我国尚无一个明确完善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产业政策,这必然导致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无序化,表现在整体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各地的高科技企业盲目上马,各自为阵,造成不断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例如近年来的VCD市场。最后不仅企业无利润可言,而且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2、我国科技基础研究薄弱。

  我国每年在R&D(研究与开发)经费中用于基础性研究的比例仅为6%.科技基础研究是科技的持续发展的基础,科技基础研究薄弱,会使我国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后劲不足。而在美国,近十年来,美国政府的R&D经费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克林顿政府时期,1993-1996年研究与开发费用约2900亿美元,1998年R&D经费预算为750亿美元,加上私人的投资,美国目前人均R&D经费约500美元。正是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为美国保持科技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3、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靠政府的科技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如今,政府拨款能力有限;普通银行信贷又不愿承担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而企业较小的有形资产也无法满足抵押的要求;大多高科技企业本身较难满足主板市场较高的上市要求,无法通过现有的证券市场融资。这样,我国高科技企业可融通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获得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由于发展所需的资金短缺,已经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4、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时有发生。我国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近年来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相差很远。一位IT巨子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警告,如果我国再不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中国的软件业永远不可能发展。的确,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挫伤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激情,这对本身就缺乏科技创新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5、现行科研体制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具体表现在科技开发和创新的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转化质量不高。现行科研体制将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截然分开,这显然是对前者科研能力的极大浪费,使科研成果不能很快的转化为生产力。

  (二)高科技企业微观财务管理环境现状分析

  1、高科技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我国包括高科技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由于高科技企业的老总通常是其核心产品的发明人,及本企业的创办者。从心理上讲,他不希望退出企业管理的一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搞科研出身的人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时,通常的作法是,创办者退出直接管理企业的行列,转而聘用职业经理代其管理,自己转为对职业经理的经营业绩实施监督评估。

  2、高科技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创新能力。

  也可以说是缺乏一种科技创新意识。要知道,科学技术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的。高科技企业的超额利润往往来源于企业产品所含科学技术知识的垄断性、排它性和先进性。但这种排他性、先进性只可能存在与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先进技术一段时间后就变得不先进了。而我国很多中小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就没有很好地注意持续创新能力的投入,仅靠一项技术闯天下,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

  3、我国高科技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科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没有制订或实施完善的资产控制制度、项目评估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这就必然导致财务决策的失误。其中名噪一时的巨人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巨人集团因追求多元化经营,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而且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而且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而给企业带来杠杆效益的机会,而且也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最后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此外,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完善,将给企业今后上市融资带来很大的困难。

  4、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较差,创建“名牌”的能力不够。

  对于企业而言,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只是第一步。成功的将产品卖出去,才是最终的目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国目前有一些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科技含量高、性能价格比优,但由于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差而发生滞销。

  5、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流失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高科技企业生存的一大难题。当前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互挖人才的情况屡见不鲜。科技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的流失,不仅使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付诸东流,而且本企业的核心技术也将被带走,企业的竞争力荡然无存。

  二、如何完善我国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一)完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

  1、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依托的财税政策机制。

  首先,我国应有明确系统科学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宏观目标和产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财税政策与之协调、配合,体现国家高科技企业发展方向和领域。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向市场传递信号,由市场引导企业,使企业投资行为能够按照导向进行,形成“政府——市场——企业”这种有效的高科技产业财税政策机制。

  2、振兴国家财政,提高“政府购买”,加大财政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力度。

  财税政策虽然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给予一定的支持的优惠,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带来的利润予以税收减免,但只是一种事后鼓励。然而在企业创建、技术开发阶段,企业投入大,开发时间长,承担很大的风险,而财税并无实质性的支持,更没考虑到开发过程的失败和具有外溢性创新成果的财政补贴。因而,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受到很大制约。在振兴国家财政的同时,还要转换财政职能,按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技术与发展,特别是基础研究开发费用支出的优先增长。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对符合科技产业政策的企业产品实行保护性购买政策,利用“政府购买”从需求上拉动企业发展,有时效果要比财政直接资助作用大的多。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防部购买航空产品、电子产品促进了“硅谷”和波士顿126号高速公路的崛起,70年代的机械能源采购和80年代的机器人、超大型计算机的采购都起到了高科技发展原始推动力的作用。

  3、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从国外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看,风险投资的兴起对其成功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美国前总统里根早在其执政时就指出:“以信息工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即将把美国带入一个新经济时代,这种跃进将主要由新创建的高科技公司带来的,而高技术产业群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就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不仅可以给创建时期的高科技企业带来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时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先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家们通常缺乏管理企业的经验。风险投资家参与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协助策划后续融资,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计划,监控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有效的利用风险资本投资家的专长、经验和公共关系,帮助高科技企业顺利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科技信托、投资公司已达100多家,已具备40多亿的投融资能力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看,远不能满足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建立一个健全的政策扶植体系,激励风险投资的发展。另外还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开辟风险投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良好的退出机制。现在,我国正在加快推出“创业板”,“创业板”的推出不仅可以弥补风险投资无法满足进入扩张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要求,而且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开辟了新的路径。

  4、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法》的颁布与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但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仍大量存在,而且手法越来越隐蔽。政府应采取一切措施,确保高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这一点上,立法部门与执法部门应通力配合。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也是让人眼花缭乱。立法部门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不让一些违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另外,执法部门也应不断提高执法者业务能力,以做到公平执法。

  5、改革现行科研机制,鼓励人力资源投资。

  以院校或研究机构为科技源,发挥学、研、产结合的优势,开发一些尖端化,易于产业化的高科技项目,将有利于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转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可以采取院校以技术成果入股的形式,或是企业与研究机构签订项目开发协议的方式,由企业尽快将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样可以达到企业与高校双赢的效果。从财税角度看,可以扩大税收规模,增强政府财力,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另外,政府应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我国同时,政府可以考虑直接拨款或由专管部门提供专款投资于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研究开发项目,促进高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有效科研机制。

  (二)完善微观财务管理环境

  对企业而言,通常宏观环境是很难改变的,但内部财务管理环境的完善却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高科技企业完善微观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通常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现,因此企业治理也叫公司治理。它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规定他们之间的制度安排。随着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壮大,加上风险投资者的介入,创业者开始聘用职业经理,以及以后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后,高科技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必须妥善地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2、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使企业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技术以及接受、利用、加工、创造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企业的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视知识技术为生命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具有丰富知识技术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按照我国1991年由国家科委颁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规定,高科技人员在高科技企业中,其比例至少是60%以上。要想吸引人才,首先应做到稳定人才,特别是要留住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关键人才。具体可以用“绩效股”、“股票期权”、“年薪制”、“利润分成制”等激励机制,褒赏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使他们感到企业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企业留住人才,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和信誉的宣传,企业外部的人才也会感到企业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发展潜力,自然会投奔过来。另外,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应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性。适当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才以及市场营销人才,将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3、创建企业文化,努力营造一种创新竞争的氛围。

  高科技企业有别与其它传统企业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它的高层次人才比例很大。通常认为,学历越高越容易管理,其实并非完全如此。高学历的人普遍都会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对上级的安排经常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时,高科技企业就需要有一个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良好的企业文化正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有凝聚力并不代表只有服从,健康完善的企业文化提倡在竞争中求团结,在团结中求竞争。要积极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需要积极鼓励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因为高科技企业发展依靠的就是在科技上的不断创新,保持自己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4、突出财务管理在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地位,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以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应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高科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都是面向市场的,财务工作也处处体现了市场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的深远影响。企业正是通过财务管理的统筹安排和统一协调,将内部形式上相互隔离但内容上紧密相关的各项财务决策过程结合起来,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另外,财务管理在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集中有效财力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制止资金浪费,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发挥作用。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财务责任,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为考核评价财务活动提供信息。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对企业的决策和运行实行动态管理和制约,促使企业经营获得高速稳健的运行。高科技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内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5、加强风险管理。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不仅要面对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还要面临着技术开发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关于人才流失风险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这里,主要论述技术开发风险。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基石是技术创新与开发,而技术创新与开发所需投入之巨,所费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统计表明,高科技企业的存活率一般在15%左右,这表明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开发的产品不成功。而一旦开发失败,前期投入变得毫无意义。对技术开发风险的防范应当列为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产品开发初期参与可行性研究,制定详细的预算和风险控制方案;在开发过程中,根据预算对开发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并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实施企业的融资战略。而且在风险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善于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敢于进行财务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化成。浅论财务管理环境[J].财会月刊,2000,(6)。

  [2]周子剑。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J].上海会计,2001,(3)。

  [3]兰艳泽。对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1,(8)。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