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0 苹果版本:8.6.90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

来源: 桂花 编辑: 2010/09/27 09:38:42  字体:

  【摘要】众所周知金融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活了,则经济的一盘棋都活了”。随着中国加入WTO,在金融领域我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毫无疑问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必须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与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与教育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素质教育,并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分析。

  1 重新确定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以“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思路为指导,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其中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改革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与金融在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无关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必须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的确定,犹如厂家对自身产品规格、型号、功能、质量、包装等各方面的控制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产品能否实现“惊险的一跃”——转变为货币,同样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服务于社会,为市场所欢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类学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管是哪一个层次一般都定位于为政府、国有企业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我国的金融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环境中发展的,没有真正完全与国际接轨。其次,高等教育尚属精英教育阶段,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生一般都按计划统一招收、录取,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后有城市户口并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政府按计划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再次,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都按部门、行业划分得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本专业政策、制度、规定、计划编制的执行、管理方法与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那时高等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强政府主导性、专门性与计划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与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已确立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并且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一体化世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40%,并且我国已加入WTO,所以我国的经济会越来越成世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越来越作用于宏观调控方面,许多国企退出市场,经济成分多样化,特别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以历史上空前的规模与年俱增,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这与从前坐享“天之骄子”的情形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金融教学的培养目标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2 应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

  结合21世纪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的国情国力状况,在以国家教育方针确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总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金融学本科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近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便是抛开专才教育的培养目标,转而实行通才教育。过早进入专业化阶段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大乱,精细的专业教学应当放到研究生阶段进行。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现象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占绝大多数,导致现有的金融教学中专业设置存在过窄过细过专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所需投入的相对不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打破大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格局,学校为了吸收生源,哪个专业“火”,哪个专业好分配,学校就办相应的专业教育,且招生人数大大超过师资力量,这在金融领域犹为明显。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急需的专业人才,但给金融学专业教育带来了更大压力,因为如果毕业生日后工作适应能力差,不能随时吸收新的知识,与跟上时代步伐,无后劲,那么该专业的吸引力是不会长久的。

  金融领域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领域,俗话说:“最优秀的人才去了美国,美国最优秀的人才去了哈佛,哈佛最优秀的人才去了华尔街。”金融领域知识宽泛,竞争激烈,变化更新令人目眩。金融学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其中大部分只能在实践中去学习。因此,本科生的学习是应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从事实际工作适应能力。本科教育应是宽口径,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主,是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世界有名的多伦多大学开设的商业和金融学本科课程,就强调其培养目标并不是提供一种类似工商管理一样的职业训练,而是打下一个较宽广的人文基础,为将来可能接受的职业训练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3 素质教育的内涵

  金融专业的素质教育应强调以下几点:

  3.1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专业理论知识也即金融学的理论功底,要首先注重经济学基本理论功底的培养,其次才是金融理论。打好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唯有这样,才可以对不同经济理论融会贯通和娴熟地运用,并独立思考与分析经济现象。许多世界有名的经济学家莫不花了相当精力学习与掌握前人留下的基本经济理论,再提出自己的理论的。

  3.2 宽厚的通识性的基础知识

  它既包括与金融学相关的原理知识,还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科学的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知识,其中语言表达、书面写作、英语、数学与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知识都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经济工作中各个专业具有较大的相互关联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

  3.3 一定的金融实务工作能力

  金融专业毕业生最终要从事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在强调理论基础同时,与实践有机结合,直接服务于具有一定金融实务工作能力的目标。实务课程要求实,并要注意与金融自身的发展相一致。传统的金融教学重要是货币信用经济学的教学,它是建立在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之上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股权资本优势日益凸现,由此西方金融教学开始日益重视资产定价,衍生金融工具、货币时间价值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偏重经济学院办学模式。我国加入WTO后必然对金融人才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我国金融办学模式中应考虑融合经济学院办学模式与商学院办学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在实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多种方法途径,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理论基础之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教学,如模拟银行,证券市场,或结合真实证券市场来操作。笔者所在学校就曾与当地金融部门合作,取得他们的赞助,举办过外汇交易、期货买卖与股市操作大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可与金融报刊杂志联合举办讲座,邀请从事实际工作的业内人士直接向学生讲授金融业务。笔者在讲授《保险学》这门课时,就曾邀请过保险公司的展业代理、精算师,管理人员到课堂面授机宜,深受学生欢迎,课后大家都热切交谈,久久不愿散去。后来这个班好几位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保险公司并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总之,本科阶段实务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要通过实务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掌握与应用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让学生获一定实际工作技能。

  3.4 较强的开放、创新与竞争意识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之中,其中最重要的转变就是观念的更新,正如小平同志说要“解放思想”。因为一切的转变根本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所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新观念,这其中包括:

  3.4.1 竞争与创新意识

  金融业未来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激烈富有挑战性的行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中显著的特征即“金融创新”的风起云涌,它带来的新的金融工具、新的经营方式,新的服务体制、新的金融市场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金融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引起了金融领域方方面面的革命,大大促进了全社会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也刺激了金融业的竞争。对中国而言,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金融体制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重大的变化,金融管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都会与计划经济时期明显不同。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金融业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因此,培养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他们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很重要的。

  3.4.2 开放意识

  当今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再闭关锁国搞经济,封闭就会带来落后与贫穷,只有开放才会富强。中国是最好的见证。因此,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变。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更加日益融为一体。因此,金融教学应与国际惯例接轨。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惯例,对于造就金融人才是必须的。因此,金融专业培养的学生要适应日益开放的金融领域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意识。

  3.4.3 有一定的法制意识、社会责任心、合作精神与配合技能

  完善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体系的完善与周密,西方市场经济成就莫不归功于其健全而完善的法制体制。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法律法规正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经济金融法律法规不断推出。在中国进入WTO后,中国的法制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近几年,我国犯罪案件中的当事人许多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法制意识应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而这又与相应的社会责任心与道德观念分不开的,因为人内在的约束力相比外在强制的约束力更强更有效,成本也低得多。要双管齐下,标本兼治。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金融领域的工作岗位繁多,所需知识与技能宽泛,一项工作的完成需不同部门的通力合作与配合。要使学生能日后更好适应工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配合技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曾为此尝试改革了考核制度,使卷面成绩只占50%,而平时的小组作业表现也占50%。小组作业顾名思义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每一篇论文从选题、查资料、撰写、打印,到最后公开展示的板书、演说、图片制作,回答提问等都可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与配合技能。这项改革虽只试用几年,但效果还不错,毕业的同学中有的去了保险公司、外资企业的都很有团队合作的能力,他们都十分感谢我当时的教授方法。

  综上所述,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富有社会责任心、道德心、合作精神、配合技能;具备通识,对人类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就有所了解;具有深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了解经济规律对社会的作用;有一定的金融实务工作技能,对金融领域运作有广阔的认识;理解国际、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对金融运作的影响;能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与一定的数理分析能力;有较强的竞争、开放、创新、法制意识。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lcl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