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0 苹果版本:8.6.90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7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知识点应收款项减值及配套练习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7/08/04 17:41:18 字体:

2017税务师备考倒计时,你的备考进度如何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巩固学习效果,正保会计网校特整理了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的重要知识点及其配套练习,练习题均来自网校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点: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

【知识点详解】

1.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回已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预付、其他应收、长期应收等)

3.收回坏账的账务处理(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同时,

借:应收账款等(实际收回的金额)

  贷:坏账准备

或者合并成一个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经典习题】

1.(《应试指南》第9章P122)甲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1年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800元;2011年因乙公司宣告破产,应收11700元货款无法收回,全部确认为坏账;2011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324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为340000元。2012年收回已核销的乙公司的欠款5000元;2012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226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206000元。甲公司2012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元。

A.-5000

B.-4000

C.4000

D.5000

【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2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226000-206000)×5%-5000=-4000(元)

【提示】本题用期初余额的推导思路如下:2011年应收账款期初余额=4800/5%=96000(元),2011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6000+324000-340000=80000(元),2011年期末坏账准备余额=80000×5%=4000(元),由于本期发生坏账11700元,从期初余额:4800-11700+A=4000来推,2011年计提坏账准备A=10900(元),2012年应收账款期初余额=80000(元),2012年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0000+226000-206000=100000(元),2012期末坏账准备余额=100000×5%=5000(元),从丁字账推理,坏账准备期初余额:4000+本期收回5000+B=5000,推出B=-4000(元)。

2.(《应试指南》第9章P123)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120万元;2012年12月31日各应收款项及估计的坏账率如下: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其中包含应收A公司的账款200万元,因A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甲公司估计可收回40%,其余的应收账款估计坏账率为20%);应收票据余额为200万元,估计坏账率为10%;其他应收款余额为120万元,估计坏账率为30%。2012年发生坏账40万元,收回已核销的坏账30万元,甲公司2012年末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万元。

A.86

B.156

C.126

D.116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12年末应提取的坏账准备=200×60%+(500-200)×20%+200×10%+120×30%-(120-40+30)=126(万元),发生坏账减少坏账准备,收回已核销的坏账增加坏账准备的余额。

3.(《应试指南》第9章P124)下列关于应收款项减值测试和确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B.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采用组合方式进行减值测试,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减值

C.对经单独测试后未发生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无需再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减值

D.若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E.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减值测试需预计该项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可以采用现时折现率计算

【答案】ABD

【解析】选项C,对经单独测试后未发生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采用组合方式进行减值测试,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减值;选项E,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减值测试需要预计该项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应采用应收款项发生时的初始折现率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本文是正保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正保会计网校。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