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沉淀知识;在这里积蓄力量;在这里思考创新!
  原创投稿栏目是广大财经工作者及爱好者发表个人原创专业文章、展示新颖学术观点的天地。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征集原创,期待您的原创!

原创投稿首页 原创天地 投稿说明 我要投稿

原创文章

中国、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之财务会计目标的比较

作者:廖志芳  上传时间:2004-11-18 0:0

  [内容提要]:会计目标是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它反映各国会计环境的特征。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当然会出现不同的会计目标。本文试对国际、美国和我国会计准则有关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分析我国目前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的会计目标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职能的扩展以及特定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处于变化之中,确定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应立足于中国实际。财务会计的目标不能定的过高,否则将难以实现;但也不能定的过低,否则将难以发挥其功能。

  一、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派别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大派别。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

  “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即会计应当为现时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投资和信贷决策及其他决策的信息。决策有用观产生的背景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达,委托代理关系变的不再那么清晰、明确。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应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同时并存,这样就出现了双目标。事实上,委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不互相排斥、相互矛盾,它们各有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和依据。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作出是否继续维持和终止委托、受托关系的决策。因此“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统一于“都要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以减少决策者决策的不确定性”。我想,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作出这样的界定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其一:这样界定使财务报表的目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其目标就是

  (1)为了公众的利益,制定和公布编制财务报表应加以遵守的会计准则,并推动这些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和遵守。

  (2)为改进和协调与编制财务报表有关的规定,会计准则和程序进行广泛的工作。很显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分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这也是其如此界定财务报表目标的理由之一。

  其二:两种目标实际上同时存在、相互交叉。

  两种观点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对资源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但这也是为了便于委托人检查、评价受托人对资源受托管理责任管理履行情况,并做出是否继续委托—受托关系的决策。“决策有用观”认为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最为相关的信息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动的金额、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强调“面向未来”的信息,但是不建立在历史信息基础上去“面向未来”,其信息的逻辑可靠性不足以让人接受。

  三、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报表目标的界定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去确定这些决策应当是什么。”具体表述如下:

  1.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

  2.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该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股利或利息,以及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的清偿等的实得收入和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

  (1)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债务和所有者权益的信息。

  (2)财务报告应提供企业在报告期内财务业绩的信息。

  (3)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能表明企业怎样取得和使用现金,表明它的借款和借款的清偿,表明它的资本性业务,其中包括对业主分派的现金股利和其他资源,以及表明影响企业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4)财务报告应提供表明企业管理管理当局怎样利用受托使用的经济资源向股东尽其经管责任的信息。

  (5)财务报告应含有各种说明和解释,以协助使用者去理解所提供的财务信息。

  很显然,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财务报表的目标倾向于“决策有用观”。当然,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作出这样的表述也是有他的理由的,最主要的就是符合美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现阶段美国的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尤其是证券市场。这使得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数量众多且遍布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变得不像从前那样清晰、明确了。这样的经济环境要求财务会计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不但提供给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应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有利于他们作出决策。这些人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而且更为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是合乎逻辑的。

  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界定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明确提出财务会计目标的概念,但在其第2章第11条有如下的表述:“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从以上表述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的目标总体上还是选择了“决策有用观”的思路,但是在界定上比较含糊。葛家澍教授曾指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重大缺点是没有提出至少没有明确提出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它对假设是突出了,但对目标是忽略了。如果用以上的表述作为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似乎并不是很合理,其理由如下:

  (一)把财务会计的首要目标提为“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欠妥

  财务会计主要是现代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用来反映经营者受托经营责任的工具,即使是国有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国家虽然是企业最大的投资者但也应和其他投资者一样,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其以投资者身份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要可以涵盖于“满足投资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没有必要把“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单列出来。

  (二)现阶段按“决策有用观”的思路确定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否合理

  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是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占主导,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在这种状况下以“决策有用观”的思路来确定财务会计的目标似乎并不合理,比较合理的目标应不仅指明“提供决策有用的和反映经营责任的信息”而且还应包括企业的资源及其变动情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动的情况等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要合理的界定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不仅要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尽量与他们相协调,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

  参考文献:《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葛家澍、林志军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财务会计研究》 张文贤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比较国际会计》(英)克里斯托弗。诺比斯、罗伯特。帕克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曹伟 中国财经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廖志芳 女 1978年8月出生 2001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 现就职于新疆成人教育中心 2004年就读于大连东北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您的稿件须是财经类的、健康向上的财会论文或探讨类文章。
2、您可以在网上直接投稿或选择附件上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3、我们会定期将原创文章刊登在《会计文苑》栏目,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财会学习》并给作者邮寄当期样刊。
4、在本栏目发表原创文章5篇以上,且至少一篇被《财会学习》选用的,我们会为作者建立专栏。
5、发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QQ、联系地址或联系方法,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6、如果是还未公开发表的稿件,您还要另投他处不希望在网上公开请点击“暂不公开”或在文中注明。
7、文章均需经过我们的审核,通过审核的文章将会刊登在相应栏目中,未通过审核的文章有可能是决定采纳发表,发表的文章我们会电话通知。
8、一般情况下,稿件审核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您未接到发表电话且未审核,您可另投他处,所收稿件恕不退回。
9、本栏目是广大网友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作者在此发表作品视为作者同意不必支付稿酬。
10、投稿网友文责自负,本站将不对您所投稿件承担任何法律上和道义上的责任!
11、最终解释权归正保会计网校所有。
12、咨询电话:82319999-2021 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