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一、委托代销业务中双方的会计处理(会计)
1.视同买断方式。
(1)不附退回条款的视同买断(包销方式)。
这种销售方式性质上属于直接销售商品给受托方,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时确认收入。
(2)附退回条款的视同买断(非包销方式):
①委托方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受托方实际对外售出时
借:应收账款—受托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受托方
②受托方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受托代销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委托方
结算货款时:
借:应付账款—委托方
贷:银行存款
2.收取手续费方式:
(1)委托方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借:应收账款——受托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借:销售费用(手续费)
贷:应收账款—受托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受托方
(2)受托方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贷:受托代销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委托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贷:受托代销商品
借:应付账款—委托方
贷:银行存款
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手续费收入)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经济法)
1.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
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
(1)投资人决定解散;
(2)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
(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
(1)清算人。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2)通知、公告债权人。投资人自行清算的,应当在清算前15日内书面通知债权人,无法通知的,应予以公告。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应当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投资人申报其债权。
(3)财产清偿顺序。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①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②所欠税款;
③其他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4)投资人的持续偿债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疑难问题解答】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联系和区别(审计)
解答: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1.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
(1)某些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及其认定,固有风险较高。例如,复杂的计算比简单计算更可能出错;受重大计量不确定性影响的会计估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较大。
(2)产生经营风险的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固有风险,比如,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项产品陈旧,进而导致存货易于发生高估错报。
(3)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还可能与多个甚至所有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有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的固有风险。这些因素包括维持经营的流动资金匮乏、被审计单位处于夕阳行业等。
2.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取决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某种程度的控制风险始终存在。
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有时无法单独进行评估,通常不再单独提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而只是将这两者合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
【易错易混辨析】
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财务成本管理)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例如,战争、经济衰退等。所以,不管投资多样化有多充分,也不可能消除系统风险,即使购买的是全部股票的市场组合。
由于系统风险是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所以也称“市场风险”。由于系统风险没有有效的方法消除,所以也称“不可分散风险”。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由于非系统风险是个别公司或个别资产所特有的,因此也称“特殊风险”或“特有风险”。由于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多样化分散掉,因此也称“可分散风险”。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具有不同特征的企业中,可以选择前向一体化战略的有(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多选题-2010年)
A.销售环节利润率较高的企业
B.供应环节利润率较高的企业
C.现有上游供应商供应成本较高的企业
D.现有下游销售商销售成本较高或可行性较差的企业
答案:AD
解析:前向一体化战略的主要适用条件包括:企业现有销售商的销售成本较高或者可靠性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销售需要;企业所在产业的增长潜力较大;企业具备前向一体化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等;销售环节的利润率较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核“一体化战略”的知识点。该知识点只要大家熟记教材内容,即可解答。正保会计网校2010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件实验班模拟题二单项选择题第7题、普通班模拟题二单项选择题第10题与该题考点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