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票据的伪造和变造(经济法基础)
票据的伪造,是指假冒他人的名义实施票据行为的行为。票据伪造的成立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是伪造者实施票据行为,如实施出票行为、背书行为、承兑行为、保证行为等,如果实施的行为并非票据行为,则不构成票据伪造。
(2)必须是假冒他人的名义实施票据行为,如模仿他人签名,伪刻他人印章,盗用他人真正印章等。
例如,甲盗窃了其单位乙的支票,并私刻了印章,以乙的名义签发一张支票。甲将这张支票交给了收款人丙,丙又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了丁。丁持该支票向代理付款银行请求付款。银行发现出票人的印鉴和银行预留的印鉴不符而拒绝付款,引起纠纷。这里甲私自偷盗公司的支票,并且私刻了印章,在其票据上记载了金额、收款人、日期并且盖上了印章,则该行为已构成了出票的行为。但是,甲所加盖的印章并不属于其所有,甲也并不打算要承担票据上的法律责任。只是盗用了乙的名义作出了出票的行为,因此甲的行为属于票据的伪造。
票据的变造,是指没有变更权限的人,变更票据上记载的除签章之外的事项的一种行为。应当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变造的票据是合法成立的有效票据;
(2)变造的内容是票据上所记载的除签章以外的事项。如果变更票据上的签章,则属于票据的伪造;
(3)变造人无变更权。票据经过变造后,该票据仍然有效。变造的票据虽然为有效票据,但变造票据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变造票据的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当事人的签章在变造之前,应当按照原记载的内容负责;如果当事人的签章在变造之后,则应当按照变造后的记载内容负责。如果无法辨别签章发生在变造之前还是之后,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
【疑难问题解答】
书上说在产品盘盈的,按盘盈在产品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经批准后转入制造费用是什么意思?请举例子和列详细分录。(初级会计实务)
答复:是冲减制造费用,这里教材没有说明白,期末在产品盘盈表示企业有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那么可以推出,企业的制造费用并没有结转完毕,出现期末在产品盘盈的情况,可以推断出制造费用多了,因为只有制造费用的余额才表示在产品成本,因此需要冲减制造费用。而增加当期的生产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一定的,盘盈表示生产成本多了,制造费用少了,需要进行这样的转换调整,先调整增加生产成本,再调整减少制造费用,实际上的生产成本总额并没有发生变化。
比如企业总成本花费了100,其实完工产品账上是80,从制造费用中转出了:
借:生产成本80
贷:制造费用80
制造费用的余额为20,表示在产品成本,当企业进行盘点时,发现盘盈生产成本10,说明企业的制造费用多了,生产成本少了,所以需要做调整,批准前的处理:
借:生产成本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
贷:制造费用10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重新分配了,原来是80:20,现在就是90:10。总成本没有变化。
【易错易混辨析】
票据无效的情形与背书行为无效的情形(经济法基础)
(1)票据无效:
票据金额大、小写未同时记载或大小写金额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票据未记载或欠缺绝对应记载事项的,票据无效。
票据的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金额更改的,票据无效。
使用非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的,票据无效。如企业单位自行印制并使用票据的,票据无效。
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如单位出票人签章仅有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无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经办人名章,或者单位印章非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票据无效。
(2)背书行为无效:①背书应当记载在票据的背面或者粘单上,而不得记载在票据的正面。如果背书记载在票据正面,背书无效。②缺少背书人签章和被背书人名称,该背书无效。③部分背书的,背书无效;即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历年考题剖析】
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直接人工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总计232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第一工序在产品2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40%;第二工序在产品4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60%。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为( )元。(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011年)
A.2400
B.3200
C.6000
D.20000
答案:B
解析: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0×40%+40×60%=32(件)
直接人工分配率=23200/(200+32)=100(件/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100×32=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