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1.票据的概念(经济法基础)
(1)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2)汇票和支票的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与收款人;本票的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与收款人。
(3)非基本当事人包括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等。
2.票据权利与责任(经济法基础)
(1)票据权利是指票据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2)票据权利的取得
①签发、取得和转让票据,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②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即如果是因为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③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①因欺诈、偷盗、胁迫、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②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3)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
票据权利的行使是指持票人请求票据的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票据权利行使和保全的方法通常包括“按期提示”和“依法证明”两种。
(4)票据权利丧失补救
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
(5)票据权利时效是指票据权利在时效期间内不行使,即引起票据权利丧失。
①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②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③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④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6)票据责任
①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②持票人依照规定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须在当日足额付款。
【疑难问题解答】
增值税的处理(初级会计实务)
如果他们能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会计分录是不是这样: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这时未交增值税的税率是17%还是3%?
答复: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单位可以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包括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2.您的账务处理不准确。一般纳税人无论是开具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分录和税率是一样的。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易错易混辨析】
付款人、出票人、收款人与承兑人区别(经济法基础)
付款人是票据的主债务人。
付款人是指支付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票面金额的人,付款人并不一定是出票人,他只是出票人的债务人。
收款人是指收取票款的人。收款人有权要求出票人或付款人付款或承兑。
出票人是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他人的人。出票人是票据的主债务人。持票人或收款人提示票据要求付款或承兑时,出票人应该立即付款或承兑。
承兑人是指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向持票人支付汇票金额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历年考题剖析】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32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费用2000元。废品残料计价500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1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为( )元。(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011年)
A.7700
B.8700
C.9200
D.10700
答案:A
解析:该废品净损失=3200+4000+2000-500-1000=7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