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3.06.21)

2013-06-21 16:40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经济法基础)

1.法院受理提起行政诉讼的范围;

①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②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③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④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⑤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⑥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⑧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

2.法院不受理的提起行政诉讼的事项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疑难问题解答】

问: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第一步骤的在产品包括哪些?第一步骤已完工的产品是否在第一步骤的在产品中?第一步骤在产品是否是除最后一步完工产品外,都是第一步骤的在产品?(初级会计实务

回复: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是广义的在产品,是指尚未完成的在产品和半成品。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2)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即第一步骤已完工的产品);(3)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完成的在产品。所以第一步骤在产品就是除最后一步完工产品外,都是第一步骤的在产品。

【易错易混辨析】

判决与裁定的区别(经济法基础)

裁定和判决属于诉讼法的范畴,都是法院作出的。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完结之时,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对审判和执行程序中的问题以及个别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判决和裁定之间的区别有:

1.判决是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案件结论和决定,而裁定主要是解决程序问题如人民法院作出驳回自诉,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等裁定,是适用裁定解决程序问题。

2.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3.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又可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

4.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审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5日,而不服第一审民事、行政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而不服第一审刑事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

比如:甲向A法院起诉,A法院一看,说“你这个案子应当向B法院起诉”,于是就裁定“不予受理”。这是对“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是“裁定”。

又如:甲把乙打伤,乙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如下判决:甲赔偿乙各项费用5000元。这就是对“实体问题”作出的决定,而且一个案件只能是在最后有这么一个“判决”。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各项中,在确认销售收入时不影响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是( )。(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012年)

A.销售价款

B.增值税销项税额

C.现金折扣

D.销售产品代垫的运杂费

答案:C

解析:我国会计核算采用总价法,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包含销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产品代垫的运杂费等。发生的现金折扣,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不影响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