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1、月入2万元以下免两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会议指出,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会议决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按照公平税负原则,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2、税总将严查各地过头税
“在河北调研时,有企业反映一些地方特别是财政较困难的县,存在征收‘过头税’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近日在一个座谈会上说。中国钢铁协会有关人士也证实,现在的钢企实缴税费比应交的税费都多,存在缴“过头税”的现象。针对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压力大,一些地方政府又打起了企业的主意,开始征收“过头税”等问题,财政部、国税总局已多次表态“坚决制止收过头税”。
一名地方税务官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说,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比GDP更彰显政绩,地方政府增税的冲动难以抑制,这是出现征收“过头税”的原因之一。只要分配的税收任务没完成,下达的税收增长指标没达到,轻则升迁无望,重则乌纱不保,不征“过头税”,还要从制度设计上找根源。对此,国税总局明确表示,将组织专门力量调研查处征收“过头税”的问题。
3、我国企业综合税负40%
7月下旬,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的税负达40%左右,超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关数据显示,过去30年,OECD国家的平均宏观税负水平约为24%~27%,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宏观税负相对较低,过去20年约在20%左右。
对此,财政部开出了一副药方,包括加快取消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稳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逐步消除重复征税等。还建议,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通过适度提高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退税率,削弱高税负给产业带来的负面冲击。财税专家李文海表示,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一笔负担来自于社保,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社保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