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3.09.16)

2013-09-16 16:54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法(财务成本管理

1.收款法

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

2.贴现法

银行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时偿还全部本金。

该方法下,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

例:某企业从银行贷款10000元,期限1年,年利率(即报价利率)为8%,利息额为800元。按照贴现法付息,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贷款为9200元,该项贷款的有效年利率为:800/9200=8.7%。

3.加息法

分期等额偿还本息。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报价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

在加息法付息的情况下,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却支付了全额利息。这样,企业所负担的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大约1倍。

例:某企业借入(名义)年利率为12%的贷款20000元,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有效年利率=(20000×12%)/(20000/2)=24%。

附加说明:收款法、贴现法、加息法、补偿性余额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比较

收款法下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贴现法下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加息法下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存在补偿性余额时有效年利率>报价利率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区分风险转移和风险转换这两种风险管理工具?(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解答: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转移风险不会降低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只是从一方移除后转移到另一方。

例如:(1)保险: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为预定的损失支付补偿,作为交换,在合同开始时,投保人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2)非保险型的风险转移:将风险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损失负担转移给非保险机构。例如,服务保证书等。(3)风险证券化:通过证券化保险风险构造的保险连接型证券(ILS)。这种债券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取决于某个风险事件的发生或严重程度。

风险转换指企业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个风险。风险转换的手段包括战略调整和衍生产品等。风险转换一般不会直接降低企业总的风险,其简单形式就是在减少某一风险的同时,增加另一风险。例如,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转换在两个或多个风险之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风险转换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

注:风险转换的手段包括衍生产品,这个衍生产品指的是一些特殊的衍生产品,例如信用衍生产品,一般不常用。而风险对冲的手段也包括衍生产品,这里的衍生产品指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易错易混辨析】

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的区分(税法)

(1)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①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主义)

②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

③税收效率原则

④实质课税原则

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2)税法的适用原则

税法适用原则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①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②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

③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可以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给法律适用带来的混乱。

④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⑤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⑥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

【历年考题剖析】

1.2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租赁公司签订一项经营租赁合同,向租赁公司租入一台设备。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为3年,租赁期开始日为合同签订当日;月租金为6万元,每年末支付当年度租金;前3个月免交租金;如果市场平均月租金水平较上月上涨的幅度超过10%,自次月起每月增加租金0.5万元。甲公司为签订上述经营租赁合同于20×7年1月5日支付律师费3万元。租赁开始日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98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经营租赁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会计-多选题-2009年新制度)

A.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B.为签订租赁合同发生的律师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C.经营租赁设备按照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

D.经营租赁设备按照与自有固定资产相同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E.免租期内按照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采用合理方法分摊的金额确认租金费用

答案:ABE

2.甲在上班途中遗失手机一部,被乙拾得。甲发布悬赏广告称,愿向归还手机者支付现金1000元作为酬谢。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经济法-单选题-2012年)

A.返还手机是乙的法定义务,故甲虽承诺向归还手机的拾得人支付1000元酬金,乙仍无权请求甲支付该酬金,仅有权要求甲支付因返还手机而发生的必要费用

B.若乙将手机以3000元的市场价格卖给不知情的丙,则甲除非向丙支付3000元,否则无权请求丙返还手机

C.若乙将手机送交公安机关,而甲未于公安机关发出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认领,则乙取得该手机的所有权

D.若乙欲将手机据为己有,则甲有权请求乙归还,乙既无权请求甲支付1000元酬金,亦无权要求甲支付必要的返还费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拾得人虽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却可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在遗失人发出悬赏广告时,归还失物的拾得人还享有悬赏广告所允诺的报酬请求权;选项A错误。若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权利人向其请求返还时,应向受让人支付相应对价,否则受让人有权拒绝返还;选项B错误。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选项C错误。拾得人拒不返还遗失物,按侵权行为处理;拾得人不得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选项D正确。

点评:注意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但如果权利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超过2年”没有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此时受让人可以依据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答疑精华】

认定层次和报表层次的区别(审计)

这里的层次可以理解为“角度”,“认定层次”可以理解为从认定出发的角度,而“财务报表层次”可以理解为财务报表的整体角度。“认定层次”可以理解为财务报表的具体认定。

财务报表层次是从财务报表整体来说的,不能归为某个具体的认定,而认定层次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项目来说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它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治理层形同虚设而不能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等;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经济萧条、企业所处行业处于衰退期。此类风险难以被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认定,相反,此类风险增大了一个或多个不同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此类风险对注册会计师考虑由舞弊引起的风险特别相关。在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如果是后者,则属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果是前者,则属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