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财务成本管理)
1.直接分配法
(1)含义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2)分配步骤
分配的计算公式为: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注意:分母不包括辅助生产各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2.交互分配法
(1)含义
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
(2)步骤
①交互分配: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②对外分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3.计划分配法
分配程序
(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2)结转差异: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风险资本和应急资本?(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解答:(1)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即除经营所需的资本之外,公司还需要额外的资本用于补偿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传统的风险资本表现形式是风险准备金。风险资本是使一家公司破产的概率低于某一给定水平所需的资金,因此取决于公司的风险偏好。
例如,一家公司每年最低运营资本是5亿元,但是有5%的可能性需要7.5亿元维持运营,有1%的可能性需要10亿元才能维持运营。换句话说,如果风险资本为2.5亿元,那么这家公司的生存概率就是95%,而5亿元的风险资本对应的则是99%的生存概率。
(2)应急资本。应急资本是风险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应急资本是一个金融合约,规定在某一时间段内、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公司有权从应急资本提供方处募集股本或贷款(或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他实收资本项目),并为此按时间向资本提供方缴纳权力费,这里特定事件称为触发事件。
应急资本费用、利息和额度在合同签订时约定。
应急资本最简单的形式是公司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经营需要而从银行获得的信贷额度,一般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加以明确,比如信用证、循环信用工具等。
应急资本具有如下特点:
①应急资本的提供方并不承担特定事件发生的风险,而只是在事件发生并造成损失后提供用于弥补损失、持续经营的资金。事后公司要向资本提供者归还这部分资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②应急资本是一个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技术设计和定价的产品。与保险不同,应急资本不涉及风险的转移,是企业风险补偿策略的一种方式。
③应急资本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的融资选择权,公司可以不使用这个权利。
④应急资本可以提供经营持续性的保证。
【易错易混辨析】
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税目的区别(税法)
首先,是计税依据和征税对象的关系: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
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
再者,才是征税对象与税目的关系: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标志。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但所有的税种都有征税对象。比如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特定的消费品,税目进一步划分为烟,酒,化妆品等。
【历年考题剖析】
1.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在选择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会计-多选题-2007年)
A.境外经营所在地货币管制状况
B.与母公司交易占其交易总量的比重
C.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现金流量
D.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付现有及可预期的债务
E.相对于境内母公司,其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答案:ABCDE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煤炭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煤炭1000吨,甲于4月1日向乙支付全部煤款,乙于收到煤款半个月后装车发煤。3月31日,甲调查发现,乙的煤炭经营许可证将于4月15日到期,目前煤炭库存仅剩700余吨,且正加紧将库存煤炭发往别处。甲遂决定暂不向乙付款,并于4月1日将暂不付款的决定及理由通知了乙。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经济法-单选题-2012年)
A.甲无权暂不付款,因为在乙的履行期届至之前,无法确知乙将来是否会违约
B.甲无权暂不付款,因为甲若怀疑乙届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应先通知乙提供担保,只有在乙不能提供担保时,甲方可中止履行己方义务
C.甲有权暂不付款,因为甲享有先履行抗辩权
D.甲有权暂不付款,因为甲享有不安抗辩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因为乙的煤炭经营许可证将于4月15日到期,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因此甲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点评:注意不安抗辩权,是暂时性抗辩权,就是只有“暂时”可以进行抗辩,法定事由一旦消除,债务人就不能再行使抗辩权。比如不安抗辩权,先履行债务人在对方当事人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后,就不能再进行抗辩。另外不安抗辩权是存在于“同一双务合同”中。
【答疑精华】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审计)
1.检查银行存单
编制银行存单检查表,检查是否与账面记录金额一致,是否被质押或限制使用,存单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2.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询证函回函核对,确认是否一致,抽样核对账面记录的已付票据金额及存款金额是否与对账单记录一致;
(2)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调节表中加计数是否正确,调节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一致;
(3)检查调节事项的性质和范围是否合理;
(4)检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5)检查是否存在其他跨期收支事项;
(6)(当未经授权或授权不清支付货币资金的现象比较突出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支付给异常的领款人(包括没有载明收款人)、签字不全、收款地址不清、金额较大票据的调整事项,确认是否存在舞弊。
3.函证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函证结果汇总表,检查银行回函。
4.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等各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