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税收相关法律)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如果有限合伙人进行下列行为:(1)参与决定普通合伙人入伙、退伙;(2)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3)参与选择承办有限合伙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4)获取经审计的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5)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查阅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6)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向有责任的合伙人主张权利或者提起诉讼;(7)执行事务合伙人怠于行使权利时,督促其行使权利或者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8)依法为本企业提供担保,都不视为执行合伙事务。这些行为都是法律赋予有限合伙人的实际权利。
【疑难问题解答】
1.一般纳税人用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的处理(税务代理实务)
(1)对纳税人因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的,应以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
(2)纳税人发生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时,按以下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①增值税欠税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按期末留抵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红字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②增值税欠税税额小于期末留抵税额,按增值税欠税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红字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提示:按期末留抵税额和欠税额较小者,红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红字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2.“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的处理(税务代理实务)
(1)在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增值税涉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
(2)调账过程中与增值税有关的账户用“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替代。
(3)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结出“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的余额,并将该余额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中。处理之后,本账户无余额。
【易错易混辨析】
增值税纳税人征收率的规定(税法Ⅰ)
一、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的规定:
(1)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2)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只能够开具普通发票,不得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3)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二、一般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征收率规定:
(1)依6%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自来水:对属于一般纳税人的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其购进自来水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
(2)依4%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寄售商店代销寄售物品(包括居民个人寄售的物品在内);
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
(3)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按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其他固定资产,按相关规定执行。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规定或计算方法中,属于企业与关联方签署成本分摊协议内容的有( )。(税法Ⅱ-多选题-2011年)
A.非参与方使用协议成果的规定
B.非参与方逾期收益的计算方法
C.参与方会计方法的运用及变更说明
D.参与方之间补偿支付的条件及处理规定
E.参与方加入或退出协议的程序及处理规定
答案:ACDE
解析:成本分摊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参与方的名称、所在国家(地区)、关联关系、在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
(2)成本分摊协议所涉及的无形资产或劳务的内容、范围,协议涉及研发或劳务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及其职责、任务;
(3)协议期限;
(4)参与方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和假设;
(5)参与方初始投入和后续成本支付的金额、形式、价值确认的方法以及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说明;
(6)参与方会计方法的运用及变更说明;
(7)参与方加入或退出协议的程序及处理规定;
(8)参与方之间补偿支付的条件及处理规定;
(9)协议变更或终止的条件及处理规定;
(10)非参与方使用协议成果的规定。
点评:本题考核“成本分摊协议”知识点,与2011年梦想成真《应试指南•税法(Ⅱ)》模拟试题(二)多项选择题第12题考核相似知识点。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需要记忆掌握。
【答疑精华】
“内插法”的计算原理与举例(财务与会计)
“内插法”的原理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
例如:假设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现在已知与A对应的数据是B,A介于A1和A2之间,则可以按照(A1-A)/(A1-A2)=(B1-B)/(B1-B2)计算得出A的数值,其中A1、A2、B1、B2、B都是已知数据。)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方程会看出一个特点,即相对应的数据在等式两方的位置相同。例如:A1位于等式左方表达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左侧,与其对应的数字B1位于等式右方的表达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左侧。此处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对A1和A2的数值进行交换,则必须同时对B1和B2的数值也交换,否则,计算得出的结果一定不正确。
验证如下:根据:(A1-A)/(A1-A2)=(B1-B)/(B1-B2)可知:
(A1-A)=(B1-B)/(B1-B2)×(A1-A2)
A=A1-(B1-B)/(B1-B2)×(A1-A2)
=A1+(B1-B)/(B1-B2)×(A2-A1)
例如:某人向银行存入5000元,在利率为多少时才能保证在未来10年中每年末收到750元?
5000/750=6.667或750*PVAi,10=5000
查年金现值表i=8%,系数为6.710
i=9%,系数为6.418
说明利率在8%-9%之间,设为x%
(x%-8%)/(9%-8%)=(6.667-6.71)/(6.418-6.71)
计算得出x=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