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控制测试中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
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时可以适当考虑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内部控制在不同期间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在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时需要格外慎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1)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在本期审计中测试其运行有效性,以及本次测试与上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但每三年至少对控制测试一次;
(2)如果拟信赖以前审计获取的某些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时从中选取足够数量的控制,测试其运行有效性;不应将所有拟信赖控制的测试集中于某一次审计,而在之后的两次审计中不进行任何测试;
(3)鉴于特别风险的特殊性,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中都测试这类控制。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财务成本管理)
解答: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而言,如果“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则债券的价值=债券的面值;其中,票面有效年利率=(1+票面利率/m)m-1,必要有效年报酬率=(1+必要报酬率/m)m-1,“m”表示的是每年付息次数,即付息频率。
(1)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所以,付息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债券价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债券面值;
(2)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的数值越大,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高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高;
(3)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有效年利率/必要有效年报酬率”的数值越小,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低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低。
【易错易混辨析】
战略变革的时机选择(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一般来说,战略变革时机有三种选择,有远见的企业应该选择第一种,这样能避免为过迟变革付出代价。
(1)提前性变革。
这是一种正确的变革时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能及时地预测到未来的危机,提前进行必要的战略变革。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证明,及时地进行提前性战略变革的企业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企业。
(2)反应性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已经存在有形的可感觉到的危机,并且已经为过迟变革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3)危机性变革。
如果企业已经存在根本性的危机,再不进行战略变革,企业将面临倒闭和破产。因此,危机性变革是一种被迫的变革,企业往往付出较大的代价才能取得变革的成效。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出现打破了某家计算机制造商对图形界面的控制,并出现了数种互不兼容的操作系统大战。因此,计算机制造商要重新协调战略、组织结构,走出单一产品的经营模式,销售范围更广的产品,才能令公司摆脱倒闭厄运,这是一种危机性变革。
【历年考题剖析】
某市烟草集团公司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持有烟草批发许可证,2010年3月购进已税烟丝800万元(不含增值税),委托M企业加工甲类卷烟500箱(250条/箱,200支/条),M企业每箱0.1万元收取加工费(不含税),当月M企业按正常进度投料加工生产卷烟200箱交由集团公司收回,集团公司将其中20箱销售给烟草批发商N企业,取得含税销售收入86.58万元;80箱销售给烟草零售商Y专卖店,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320万元;100箱作为股本与F企业合资成立一家烟草零售经销商Z公司。
(说明:烟丝消费税率为30%,甲类卷烟生产环节消费税为56%加0.003元/支。)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按以下顺序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M企业当月应当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计算集团公司向N企业销售卷烟应缴纳的消费税。
(3)计算集团公司向Y专卖店销售卷烟应缴纳的消费税。
(4)计算集团公司向Z公司投资应缴纳的消费税(税法-计算题-2010年)
答案:
(1)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8000000/500×200+1000×200+200×250×200×0.003)/(1-0.56)
×0.56+200×250×200×0.003=4395454.5(元)=439.55(万元)
(2)应纳消费税为零。
(3)应纳消费税=320×5%=16(万元)
(4)应纳消费税=100×320/80×5%=20(万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核“卷烟消费税的计算”知识点。该知识点在网校2010年考试中心开通的实验班模拟试题(四)综合题第一题的考点基本相同。2010年“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丛书之《全真模拟试题•注会税法》第22页1题中有所体现。同时,在正保会计网校2010年《注会税法》基础班、习题班练习中心中均有所涉及。
【答疑精华】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什么属于其他综合收益?(会计)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事项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以及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产生主要由于对以外币列示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对于不同的财务报表科目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引起的,该部分差额本质上属于企业的一项利得或损失,只是由于无法分配到具体的财务报表科目而一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因此,此差额也符合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