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正文

每日一学(2013.12.18)

2013-12-18 15:51  【 】【打印】【我要纠错

【考点精讲】

具体扣除项目的标准(税务代理实务)

1.工资、薪金: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2.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3.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4.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可全额在税前扣除。软件企业其他职工教育经费按比例扣除

5.社会保险费:(1)按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2)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

【疑难问题解答】

增值税和消费税中计算组价,都会用到成本利润率,但是成本利润率是不一样的,究竟成本利润率如何选择适用?(税法Ⅰ)

解答:如果是应税消费品,则成本利润率就可能不是10%,如果是应税消费品,题中会给出相应的成本利润率。

关于组价中成本利润率的选择,可以参照下面的总结:

对于从价计征和复合计征消费税的消费品,在同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组价公式中,成本利润率都使用消费税的成本利润率,在不征收消费税只征收增值税的环节,增值税的组价中的成本利润率,为增值税的成本利润率10%。

对于从量计征消费税和不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其增值税组价中的成本利润率,只能是增值税的成本利润率10%。

【易错易混辨析】

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和偶然所得个税计算方法比较(税法Ⅱ)

(1)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800)×20%×(1-3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1-20%)×20%×(1-30%)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5)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关于会计调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财务与会计-单选题-2012年)

A.会计政策包括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

B.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是因为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C.前期差错包括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D.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在或发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B

解析: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是会计估计变更,不会引起会计政策变更。

提示:选项D的表述与准则有一定的差异,准确地说非调整事项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重大影响,但其为2012年教材P339的原文,故认为表述正确。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