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0 苹果版本:8.6.90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系统地理解和运用税收筹划

来源: 编辑: 2005/11/14 13:52:49  字体:
  税收筹划概念从西方引进我国,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税收筹划包括难易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不错计、漏计,也不多计税负,避免无谓地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纳税方案,获得节税利益。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纳税负担的低位选择。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筹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具体对税收筹划作如下科学理解:

  1.税收筹划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其性质是一种理财活动。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而开展的筹划活动,属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和安排企业的投资、经营及交易等事项的过程之中。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纳税人往往面临着税负不同的多种纳税方案的选择,纳税人可以避重就轻,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案,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应以合法为前提,所以,讲求税收筹划,不是如何去挖空心思偷逃税,而是充分利用税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2.税收筹划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和事前筹划活动,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我认为税收筹划的效用真正显示出来至少应不短于5年。税收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上,有时还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所以,税收筹划活动的开展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参考,除了要通晓税法外。必然旁及与投资决策相关的其他经济法规。

  3.税收筹划是一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手段,与降低产品成本有着同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于纳税人来说,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其税款的支出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没有与之直接配比韵收入项目。从这一角度看,节约税收支付等于直接增加企业的净利益,与降低其他成本项目具有同样的意义。

  4.税收筹划活动风除与收益并存。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长期性和预见性的特点,而国家政策、税收法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收益与风险并存。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我们还要注意到,税收筹划很可能带来投资扭曲风险。现代税制建立的原则是税收的中立性,即纳税人不因政府课税而改变其既定的投资活动,在没有税收考虑的情况下,纳税人可能准备投资于他所认为的最佳的经济项目,但政府对这种经济行为或结果课以税负时,该纳税人往往被迫将资金投向其他的“次优”经济项目。放弃“最佳”而“次优”,必然会给企业乃至国家招致某种程度的利益损失,这种由于课税而改变纳税入投资行为从而给企业带来机会损失的风险,即投资扭曲风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5.税收筹划活动要充分考虑实际税负水平。影响税负实际水平的因素有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投资绩效及税负水平的最深刻影响,表现在现金流量的内在价值的差异方面,在税收筹划中,企业应提高应收现金的收现速度和有效比重,在不损害企业市场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延缓税收支出的时间和速度,控制朗期现金支付的比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会形成应税收益的高估,同时还应注意到通货膨胀也使得企业延缓支付税金会达到抑减税负的效应。

  6.税收筹划要考虑边际税率,进而考虑税收筹划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对税收筹划影响较大的税率不是某项税负的平均税率,而是其边际税率。边际税率是对任何税基下一个单位适用税率,也即对每一新增应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对比例税率而言,边际税率是不变的,始终等于基本税率;对累进税率而言,边际税率随所得额的大小和税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边际税率越低,税收收入越高,边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反而降低低”的怪现象,这反映了边际税率变化对纳税人心理的影响及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企业应通过对边际税率的考察,核算税收筹划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合理开展税收筹划活动。

  7.税收筹划要有全局观,以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来看待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制定最佳决策。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的是三者之间的优劣比较和辩证关系,我认为这是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方式,在开展工作解决一切问题时都应该运用。税收筹划也要从企业微观经济系统甚至国家宏观经济系统角度全面考虑,细致分析一切影响和制约税收的条件和因素。也就是说,税收筹划活动也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