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设计宏观经济调控方案的的思路和方法

2006-01-10 00:00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政策工具,通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整,来实现总量上的平衡。所以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侧面,一是政策和方法的运用,例如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是经济变量的变化,例如财政赤字和盈余或者现金投放和回笼。后者是前者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政策和方法可能导致总量变化的不同结果和不同方向。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首先应该明确各种经济总量本身的变化及其规律,同时明确各种总量变化在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的效果。把不同的效果和调控目标结合和统一起来,才能最终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比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增加国内需求,变量是财政收支差额,方法是财政政策,如果此时财政实施盈余政策,就不会增加国内需求。此时,确定经济变量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就是宏观调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内容。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在设计宏观调控方案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调控方案中主要对可调控经济变量进行设计。

  调整这些变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用经济的手段调整经济变量,也可以用其它的手段如政治,宗教和社会道德观念等手段实现,所以有不确定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调控经济变量的手段会无穷尽地产生。但是经济变量的内涵一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例如,货币投放量是一个经济变量,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每个国家都有普遍意义的统计指标,它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研究货币投放量这个变量,搞清楚在什麽条件下应该增加,什麽条件下应该减少,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就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宏观经济调控方案中使用这个变量,所设计的调控方案也就有了普遍意义。至于如何使这个变量发生变化的方法,需要根据政府决策者、经济专家以及人们的创造性灵活掌握。我们设计的调控方案,就是提供一种经济变量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应该产生什麽样的变化的方案,并把它提供给政府决策者作为采用各种调控手段的依据。

  2、以调节国内总供需作为调控方案的主要目标。

  理论和经验表明,国内总供需的平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总量平衡的综合。以前人们讲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四大平衡,这些环节的各自平衡固然是很重要的,然而它们毕竟是局部的平衡,还不是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只有各个经济环节综合起来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国内总供需的平衡。国内总供需状况是国内全部市场的综合反应,它的变化也是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以及一切市场变化的综合结果,财政、银行、生产部门的状况、收入分配、投资和国际收支都会对国内总供需产生影响。国内总供需平衡了,国内市场就发展正常,否则就会产生价格波动。经济增长波动以及其它非正常变动。最终导致经济缓慢。所以宏观经济调控中以对国内总供需的调控作为龙头,作为主要目标,就包括了国民经济中所要调控的几乎所有方面。因此我们在宏观经济调控方案的设计中,要把各经济变量的调控直接和国内总供需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直接可操作性。

  3、从经济循环全过程选择主要的可调控变量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选择一部分主要的可调控变量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涉及到从什麽角度,根据什麽样的思路和原则来选择变量。总体上说,我们要选择的变量一是应该应该能够调控的变量,二是覆盖面要宽,要能够全面反应市场的的情况。由于我们以国内总供需作为横贯调控的主要目标,所以就应该从国民经济循环的全过程来考虑指标的选择。

  经济流量循环过程包括生产、消费、投资和国外几个环节,产生的流量包括收入流量、商品流量、金融流量等、,我们在选取指标时,应该从这些环节和流量综合考虑,找出其中对国内总供需发生主要作用或受供需市场影响比较大的变量,作为调控方案中的基本变量。

  4、重点研究各经济变量变化的机制及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国内总供需的变化受各经济变量变化的影响,然而各经济变量是如何对国内总供需产生影响的,即各经济变量的变化机制、其效应的传导机制、其作用的的方向和程度等,是设计宏观经济调控方案中必须首先研究的问题。在各经济变量中,有些是直接对国内总供需产生影响,有些是间接产生影响,有些变化是增加需求,有些变化是减少需求,有些变量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挥作用,有些变量则有很长的时滞,有些变量和国内总供需的相关性较强,有些则较弱,在宏观调控方案设计中必须对各个主要变量加以把握,使所设计的调控方案符合经济变化的一般规律。

  5、组合各经济变量时以协调性作为方案的基本原则对国内总供需的系统性调控,一是要求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设计不同的方案,二是每个方案中的各经济变量必须协调。每个方案中都有若干个可调控变量组成,这些变量对社会总供需的作用方向可能是不同的,如果在一个方案中既有扩大需求的变量也有减少需求的变量,他们的作用就会相互抵消,采用这个方案就起不到原来设想的效果。比如在需求短缺时期,扩大财政赤字是一个很用效率的调控手段,然而如果同时增加对公众的国债发行,就会减少公众部门的消费购买力,表面上看起来是扩大了财政赤字,实际上是左口袋的钱放到了右口袋支付,就会降低财政政策的效率,其作用也会互相抵消。因此在众多的变量设计时,必须对每个变量和其它所有变量的协调性进行研究,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不协调性,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

  6、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设计不同的理论方案国内总供需的失衡有不同的类型,每个具体时期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但由于经济变化自身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就会有不同的失衡类型出现。所以我们应该从理论上设计能够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应用的调控方案。

  前面我们已经总结出来国内总供需变化的的13中类型,其中除了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消费供需和投资供需都平衡的一种类型外,其它的12中不平衡都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发生。

  用D(总需求)、C(消费需求)、I(投资需求)的正负号及其组合分别表示不同年份总供需失衡的类别,正号表示需求过剩,负号表示需求不足。0表示供需平衡。12种类型分别是:1、  D+C+I+型,总需求过剩,消费需求过剩同时投资需求过剩。

  2、  D+C+I0 型,总需求过剩,消费需求过剩同时投资需求持平。

  3、  D+C+I-型,总需求过剩,消费需求过剩同时投资需求不足。

  4、  D+C0I+ 型,总需求过剩,消费需求持平同时投资需求过剩。

  5、  D+C-I+型,总需求过剩,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投资需求过剩。

  6、  D-C-I-型,总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投资需求不足。

  7、  D-C-I0 型,总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投资需求持平。

  8、  D-C-I+型,总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投资需求过剩。

  9、  D-C0I- 型,总需求不足,消费需求持平同时投资需求不足。

  10、 D-C+I-型,总需求不足,消费需求过剩同时投资需求不足。

  11、 D0C-I+ 型,总需求持平,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投资需求过剩。

  12、 D0C+I- 型,总需求持平,消费需求过剩同时投资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