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探讨

2010-09-17 13:41 来源:马志敏

  [摘要]社会经济的和谐良态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有力支撑就是强大的财政收支后盾。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理论上能够基本满足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整的需要。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财政支出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有限的财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更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提出新课题。如何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实现有成效的“用之于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也就此做了一些探讨。

  一、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重要性

  1.财政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支出也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保证财政分配资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我国目前由于财政支出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等原因,普遍存在预算约束软化、支出监督缺乏、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财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整个财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保障

  不管是财政管理的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对提高整个财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在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按照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对资源分配的管理和协调,其必须服务于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各个行政事业部门也必须以此为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开展工作。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转换理财观念,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新的管理理念,规范财政管理,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4.提高财政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

  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基础作用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对财政支出的前期测算和后期追踪监管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和管理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用。

  二、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有效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满足实际的财政支出管理需要,服务于财政支出管理。概括来说,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效益性原则。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都要坚持成本和效益的平衡原则,这是经济行为有效性的根本评价原则。公共财政支出管理虽然是国家作为行为主体,但也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市场经济活动原则,必须保证管理支出和取得的绩效相协调、平衡,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功效,避免过多的成本耗费仅取得微弱的绩效成果,浪费社会资源,甚至带来利益冲突和矛盾引起的社会混乱,影响整个经济活动的开展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是总体性原则。公共财政支出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其国家作为行为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管理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讲求社会总体效益。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囊括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多个环节,涉及各个层级的管理部门和人员。

  三是多层次、多样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是多层次性的,也决定了财政支出的多样性,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行政管理支出等众多层面,针对各个层面支出特点的不同,要求形成财政支出效率的不同层次。所以进行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就要从财政支出总效益、中央和地方各层级财政支出效益等多角度出发, 展开多层次的、多样性的分析,为各个层面的效益管理提供可靠、合理的依据。

  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在我国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的新工作,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工作的方法体系。但毫无疑问的是建立有效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必须从所管辖的行政范围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具体特殊层面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有一些共同点可以参考:首先应该明确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目标,明确了目标才有正确的方向,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这是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的前提工作。其次要掌握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去向,了解财政资金的分配方向、运用领域, 是研究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的基础。然后是结合实际操作的需要,科学划分公共财政支出效益管理类型,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体系。

  三、强化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措施

  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实践来看,本文认为强化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有序开展试点工作、分步实施

  我国面积广大、层次复杂的特点使得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都遵循先试点再全面推广的原则,这也是保证稳妥、高效的开展全国性工作的基本保障。可以引鉴国外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适用于国内财政支出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的标准值,然后选择条件具备、环境适宜的地区和部门开展先行的试点工作,考评各试点工作的效果,客观评价整个管理方案的优劣,不断修改和完善工作方案和政策规则,逐步建立有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完善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体系,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 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明确权、责、利是顺利实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解决好“越位” 与“缺位”问题对加强整个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公共产品应该由市场生产、政府提供,但政府提供并不等于由政府包揽一切。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遵守市场经济自动调节机制,将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撤出,逐渐取消对竞争性领域的干预政策,“有所为有所不为”,防范低效率的“越位”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

  3. 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执行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将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法律规范体系中,有效的减轻了不规范执行工作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财政支出效率管理本身涉及的层次多、范围广,更要求对财政支出管理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同时配合完善《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中财政支出效率管理的条款,明确对全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程序、工作规则、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基本事项,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明确权责利的科学、合理划分,降低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观性和支出分配的随意性。

  4. 组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机构

  因公共财政支出的特殊经济性质,为保证财政支出分配的公平和管理和公正性,克服财政部门内部机构和其他国家行政部门兼职带来的“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弊端,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来承担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工作。从整个工作流程的规范、制定体制的建立、具体操作指导政策的落实到机构人员的聘任和淘汰,都必须运用专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进行,这是从软环境上为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效率作保障。

  5. 引入现代管理观念,明确效率管理内容

  前面部分已经提到,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效率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要想进行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有必要引入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明确管理内容,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来说就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预算管理中,通过对政府行为的内部控制,保障政府目标的实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能力。同时遵循基本的管理原则,结合经济分析预测的相关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如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总量分析与比率分析相呼应等,建立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来源和政策依据。

  6. 建立财政支出效率管理信息库,重视反馈结果

  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必然造成财政支出范围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性,这也加大了支出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业务机构,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政府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备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不断地收集、查询项目资料、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同时避免效率管理流于形式,还应该高度重视评价和反馈结果,将其作为财政信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民代表大会审核程序,增加效率管理的权威性,增强各工作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以增加其透明度,接受民众的监督和评价,公平考核公共管理部门绩效,发挥公共部门在财政资源配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萌.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效率问题.财政税收,2006年3月.

  [2] 徐峰.浅析公共财政支出问题.江南论坛,2008年3月.

  [3] 李素敏.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探讨.财政金融,2006年9月.

  [4] 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财政研究,2006年4月.

  [5] 王洋,邓婧,田艾.加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控制的探讨.中国商界,2009年第3期.

  [6] 卢静.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之构建.现代财经,2005年5月.

  [7] 张国亭.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对策.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4卷第2期.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l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