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应对危机显底气

2009-07-03 12:54 来源:杜海涛 庞革平

  今年一季度,湖南GDP增长13.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8%;广西GDP增长12.9%,比全国高6.8个百分点;江西GDP增长10.2%,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这些中西部省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分析人士认为,是泛珠三角区域开展的成功合作,形成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实力和底气。这是广西、湖南等省区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显成效

  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机遇,为东部推开一扇更具回旋余地的“大门”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即“9+2”), 面积占全国1/5。2004年6月,在广东省倡导下,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泛珠各方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区域合作的大幕。

  专家认为,泛珠各方在经济上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泛珠“联姻”可谓天作之合。

  从生产要素上看,中西部省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广东是影响全球的制造业基地,澳门是富有特色的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而香港则是国际金融、物流、信息中心,一个完整的经济链隐然成形。从企业发展需求上看,泛珠东部地区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加速向内地转移;为了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一些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伙伴,增强综合竞争力。

  两广山水相连,地域相连,广西在泛珠区域产业转移中取得先机。2004年—2008年,两省区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2711个,广东投资到广西的合同金额达1414亿元。湖南主动融入珠三角产业分工体系,加快郴州、岳阳、益阳、永州4个重点承接地建设。2004至2008年底,湖南与泛珠区域各方共实施合作项目1.26万个,合同引资7841亿元。2004年泛珠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云南从其他8省区共引进资金650亿元,占省外投资的1/3。

  产业转移为泛珠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东部地区推开了一扇更具广阔回旋余地的“大门”。自2006年以来,深圳市迁出企业1083家,却为高新技术、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和文化四大支柱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2008年,深圳实现生产总值7806.5亿元,增长12.1%,人均GDP达到13153美元。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汪玉奇说:“产业的转移升级,生产力的布局优化,提高了产业集聚度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应对危机的坚实基础。”2004年至2008年,泛珠区域内地9个省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2008年,泛珠区域的经济总量(不包括港澳)已占全国的31.4%。

  “联动效应”待发掘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作为涵盖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的经济区,泛珠区域呈现层次多、差异大等特点。总体上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合作形式还比较松散,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仍待充分发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缺少利益协调机制。目前,还没有专门机构来开展区域内外的协调组织,各种行政壁垒、政策壁垒仍未根除。在一些地方,“诸侯割据”的思想依然严重。

  其次,泛珠区域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相似性。除了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这一辐射中心外,其周边的8省区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如何在合作中明确分工定位、实现良性竞争,是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认为,“明确各自在区域合作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互补性,是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走向共赢的基础。”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中西部省区要结合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尽量避免相互之间不良竞争,促进区域间资源分配的优化组合。

  广东省副省长佟星提出,泛珠各方要联手制定有关政策,共同推进项目的合作与落实,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打破行政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更充分地流动起来。

  为消除行政“壁垒”,加快跨省区项目建设和产业转移进程,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期间,泛珠各方提出,2009年将探讨建立产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产业合作专责小组,研究合作共建跨省区产业园区的财税、金融、土地、环保、能源等配套政策,推行企业产品检测报告互认制度等。

  “随着这些举措的落实到位,泛珠区域内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畅通和便利,‘联动效应’更加明显。”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说。

  携手并肩向大海

  泛珠经济圈的未来,值得期待

  6月10日晚,南宁。湖南省副省长甘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双方签署协议,湖南将在广西钦州市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及专业配套码头,从此,湖南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通道。

  泛珠区域联系东盟,辐射南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然而,远离出海口,也是泛珠区域内陆省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障碍。

  甘霖说,湖南不沿边,不靠海,一个货柜从郴州运到广州黄埔港的物流成本一度高达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高达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企业的运输费用多5000元。究其原因,除客观上远离港口以外,通关不畅、手续烦琐也是重要原因。

  为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今年5月25日,泛珠三角9省区口岸管理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区域口岸通关合作平台。区域内各海关大力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直通式放行”通关模式,通关时间将原来的1—2天缩短到几十分钟。“这为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抢占国际市场,送来了‘及时雨’。”一位出口企业负责人说。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为打通“断头路”,扫清“拦路虎”, 2005年至2007年,泛珠9省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6000亿元。泛珠区域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建成近90%;厦深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韶赣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到2012年,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4000公里,与周边国家、邻省建成的高速公路通道有14条;到2015年,云南境内陆路骨架网将全面完成,昆明将成为中国走向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

  此外,民航、海运、内河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泛珠区域内陆省份还积极与沿海省区合作,在沿海港口建设专用码头,实现借港出海。

  泛珠经济圈的未来,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