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13:06 来源:李社民
一、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l.乡镇财政负担沉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乡镇财政从小到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县财政收支平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近几年乡镇财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收入增幅下降,支出增幅增强,收支矛盾日趋突出,从而造成乡镇财政出现了巨额负债。据某县调查资料表明,截至到l别D年底,该县9个乡镇财政负债总额1890万元,占1999年全年乡镇财政本年本级收人的139%,占1999年本年本级支出的488%.乡镇财政负担重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2.乡镇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财税体制的不配套,对乡镇预算执行造成了很大影响收入任务能否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税、地税部门的配合,而乡镇又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协调国税、地税。乡镇为了完成任务,有时甚至不得不拿钱“买税”,或借款垫交税既增加了税收成本,又加大了乡镇财政负担,也扭曲了乡镇政府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工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低。随着乡镇经济建设的发展,乡镇出现了各部门自立账户、分散管钱、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不仅肢解了乡镇财力,而且还导致么镇败府对整个乡镇经济难以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预算外资金,对乡镇一级来说仍处在失控状态,部门分割比较严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I.乡镇财政债务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收入难增。乡镇经济底子薄、基础差、欠发达,财源建设后劲不足,财政增收难度大;其次是支出难控。一方面乡镇财政为完成县下达的收入任务存有垫税、买税、举债情况;另一方面乡镇机构人员臃肿,经费开支增幅快。再加上国家出台的刚性增支政策超过了多数乡镇承受能力;再次是管理松弛。县以上财政对乡镇财政重视不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政策,乡镇财政管理职能分散,资金形不成合力。由于乡镇领导更换频繁,新官不理旧账,甚至还存在赖账有理、挂账出“效益”的观念,致使乡镇债务越来越多。同时还存在财务监管不力,不良资产占用增多,挤占、挪用资金投向,造成资金调度困难,风险加大,支出管理失控,资金损失浪费比较严重。
2.乡镇财政体制方面的原因:一是乡村教师及办学经费由县财政开支,由乡镇财政向县级上解资金,加大了县级收入范围,增加了县级分成比例,给乡镇增加收入潜力较小;二是乡镇财政体制与税务部门机构管理不协调,乡镇财政所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实行块块管理;而税务所是按经济区划设置的,实行条条管理。这种条块分割的状况给乡镇财政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一方面收人的划分在乡镇之间不断发生差错,乡镇财政很难掌握本乡镇财政收入进度,家底不清,对财政体制实施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国税、地税和财政三个部门各自为政,不仅加大税收成本,而且有的乡镇是“两张皮”甚至是“三张皮”,乡镇政府很难协调。三是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与人事制度及其他改革不适应。乡镇财政体制按编制人数核定的支出基数不够乡镇增人增资支出的需要,造成有的乡镇财政连工资都没有能力足额兑现,导致乡镇之间存在着干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
3.财政管理水平低的原因:一是乡镇财政人员少、文化水平低、工作时间短。从某县来看,9个乡镇财政所仅有47人,其中正式人员24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7人,从事乡镇财政工作大多是5年以下。二是业务培训少,特别是并乡扩镇以来没有举办过培训班。三是深入基层调研少。由于乡镇人员忙于催粮要款、计划生育等非财政性工作,没有时间对乡镇财政建设进行调研分析。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增收节支减负担。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是乡镇政府和乡镇财政的职责,乡镇应在稳定农业财源基础上,一是通过抓“筑巢刮风”工程。搞好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实施“群马拉车”战略。促进户户有项目、村村有特色、乡镇有龙头的经济模式的发展。三是用激励机制加强财源建设,增强争镇财政实力。对全面完成财税各项收入任务的乡镇予以重奖,设立引进资金和单位扶持奖等项目,以调动各乡镇、各工商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主生财聚财的积极性。四是耍加强乡镇收入征管,依法治税,颗粒归仓,应收尽收,切实防止财政收人流失。五是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乡镇财政所统一记账的财务代理制、完期报账制,推行零基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裁减冗员特别是临时人员,从严控制支出以减轻支出压力,从根本上防止、减少、杜绝财务管理漏洞和腐败现象,确保不出现新的债务。六是加强对乡镇内与财政分配发生关系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依法检查和监督。通过对收人的解交、征管等过程监督,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的征收工作;通过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增强乡镇综合财力;通过对预算支出的计划、划拨到使用的全过程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
2.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县财政在与乡镇财政分割财力时要给乡镇留有余地,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从财政体制上明确乡镇的财权和事权。在确定乡镇财政体制时,应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划分类型,区别对待。坚持“富县先富乡镇”兼顾县乡利益,工确处理县乡财力分配关系,合理划分乡镇收支范围。对一些财力薄弱的乡镇,在体制上给予照顾,使其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乡镇财政体制要相对稳定,原则上应与乡镇政府换届时间对应,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乡镇财政体制。无论采用哪种体制,但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合理确定收支范围。凡属乡镇范围内收入支出项目要全部下放到乡镇。二是收入支出目标的确定要重新测算。三是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全面推行财税人员合署办公,制定《乡镇财税合署办公实施办法》。对财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及时处理涉税业务。即机构统一设置,按照一岁(镇)一分局的原则,将乡镇财政所、国税、地税住乡镇税专员或协税员组织起来成立乡镇财税分局,财税人员工作统一安排、财税收支统一结算、票证统一管理、干部业绩统一考核、干部奖惩统一标准兑现。另外还可以成立乡镇财税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长挂帅,国税、地税包乡人员和财政所人员组成,以便协同作战。
3.强化组织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为加强乡镇财政组织建设,根据乡镇财政的需要,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干部从事乡镇财政工作。特别是要配备专职的财政所长和财政总会计。上级财政部门要通过开展同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具体工作指导,逐步提高广大乡镇财政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使国家的财税政策能在乡镇及时得到贯彻落实。并鼓励乡镇财政干部主动学习诸如会计电算化、网络、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努力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各级领导和人民满意。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