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老师,销售商品没有确认收入怎样做分录?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9
#实务#
您好,这个要确认收入才能结转成本,所以你这个要先确认收入
阅读 2
收藏 0
月末增值税结转比缴纳多了一分钱,怎么做分录调平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8
#实务#
您好,通过营业外收支来调平就可以
阅读 6
收藏 0
公司主体不是卖货物的,进项服务费用10万,销项服务费用10万,分别怎么写科目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7
#实务#
您好,公司是主营做什么的?
阅读 3
收藏 0
老师,我们公司的贷款利息,银行说不能提前知道,然后是当月扣了本金,才知道生产利息,进行第二次扣利息,请问分录怎么写?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6
#实务#
扣本金时:借:短期借款 / 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扣利息时:借:财务费用 - 利息支出(实际金额) 贷:银行存款 (无需预提,按实际扣息金额直接入账,确保与银行回单一致即可)
阅读 1
收藏 0
老师,@深税收到判断是否是互联网平台在哪里反馈?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4
#税务#
您好,一般在工商局年报可以选,电子税务局没法选
阅读 2
收藏 0
你好 老师 问下 公司买的净化器 3500元,做固定资产还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取得专票 进项税额可以一次性抵扣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2
#实务#
会计上:建议计入 “固定资产”(符合使用寿命超一年的特征),后续计提折旧; 税务上:取得专票且用于一般计税项目,进项税额可一次性抵扣。 若想简化核算,金额较低时也可直接计入 “管理费用”,不影响进项抵扣。
阅读 18
收藏 0
老师: 做银行到账分录时 借:银行100贷应收100 酒店业务根据前台系统报表做账, 请教问题,酒店前台系统会再上账一次,银行汇款100元,应收减少100元, 再做一次就重复了,不做呢,前台系统的报表不平, 请问怎么做或者怎么过渡呢? 前台系统到账时:借银行汇款 100,贷应收账款 - 过渡户 100(系统记过渡,不直接冲应收 )。 财务核对后: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账款 - 过渡户 100(这样做,应收解决了,银行变成200了,银行重复了) 请问应该怎么做呢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2
#实务#
前台系统记录到账时,仅做内部虚拟分录(借:系统银行 100,贷:应收 - 过渡户 100),不影响财务账;财务核对银行回单后,做两笔分录:①借:应收 - 过渡户 100,贷:应收 - 客户 100(冲客户应收);②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 - 过渡户 100(确认银行到账)。过渡户最终清零,避免银行和应收重复记账,两边都平衡。
阅读 2
收藏 0
您好老师 我有个问题想要咨询一下您!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4月、5月都有给员工发现金过节费,然后因为当时报个税的时候忘记了,就想着6月份一起报,结果6月份公司有人员流动,所以 我今天去税务局更正申报4月、5月的个税,也把需要补缴的个税补了 但是我不太清楚这个过节费是要做在哪个月,是4月发的就计提在4月、5月发的就做在5月吗?还是说可以在6月一起补提呀?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1
#实务#
...
阅读 60
收藏 0
老师,我买地按啥交印花税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41
#实务#
您好,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
阅读 14
收藏 0
请问3月底接手的账,利润表怎么衔接过来
小邓子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8
#实务#
获取截至3月底的完整利润表数据 从科目余额表(第1张图)中提取 2025年1月至3月 的利润相关科目本年累计发生额: “本年利润”科目余额:124,082.34元 → 即1-3月净利润。 “利润分配”期初余额:43,554.65元 → 历年累计留存收益。 损益类科目(如职工薪酬、税费):通过“本年累计发生额”还原1-3月利润表构成
阅读 1
收藏 0
请问老师,我是新外贸企业,我在15号做完退税勾选做完增值税申报,等结汇后到了20号再做出口退税,这样行吗?出口退税是不限在月申报期做的,是吗、?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7
#实务#
你好,可以的。以后做也可以。不用本月也行。
阅读 2
收藏 0
老师,你好,我公司是一家养老企业,2024年人员超30人,达到72人,2025年近100人,老板想减免残保金,又开设了一家子公司,将人员分配42人到子公司,但所有合同为总公司签订,总公司再委托子公司运营,请问这样是否有风险,该怎样规避风险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7
#实务#
你好,操作是可以的了。到时候子公司开发票收款就行。
阅读 2
收藏 0
老师,现在税务注销是在网上电子税务系统里面注销吗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5
#实务#
您好,不能,还是要去窗口才可以
阅读 8
收藏 0
老师,资金习性预测法里不变资金都有什么?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5
#中级职称#
您好,固定资产折旧,长期负债利息,管理人员薪酬,租金
阅读 4
收藏 0
公司主体不是卖货物的,主要收入支出都是服务费用,这样的服务费用是怎么写分录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3
#实务#
您好,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阅读 5
收藏 0
何老师: 财务在做银行到账的已经做了 借:银行100贷应收100 请教问题,酒店业务根据前台系统报表做账, 前台系统会根据银行到账上账,借银行汇款100元,应收减少100元,(再根据这个做账银行一次会重复,请问这个怎么做分录呢?) 再做一次就重复了,不做呢,前台系统的报表不平, 请问怎么做或者怎么过渡呢?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2
#实务#
可通过过渡科目解决,流程如下: 前台系统到账时:借银行汇款 100,贷应收账款 - 过渡户 100(系统记过渡,不直接冲应收 )。 财务核对后: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账款 - 过渡户 100(财务通过过渡户承接,避免重复 )。 定期核对过渡户余额,保证系统与财务数据一致,这样既让前台报表平,又不重复记账 。
阅读 4
收藏 0
网络零售额占零售额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快原因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1
#实务#
您好,可能是消费者热情减弱,线下消费的恢复
阅读 1
收藏 0
购买一台研发设备低于500万,会计账上是否可以一次性计入研发支出,这个研发费用金额是否可以按折旧费用填入汇缴表加计扣除里面的设备折旧那一行来享受研发加计扣除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30
#实务#
你好,这个虽然是可以一次税前扣除,实操中没见过税务局同意研发也这样操作的。 你可以问下你的管理员,看他同不同意
阅读 154
收藏 0
@郭老师,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新公司小规模都没有进项,哪里来的收入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29
#实务#
有成本就可以有收入哦
阅读 28
收藏 0
山洪把厂里的产品冲走了,怎么做分录,借营业外支出,贷产成品/原材料等?原始凭证是什么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29
#实务#
你好,是的。这个需要公司的说明,照片,或者评估报告等。
阅读 10
收藏 0
老师您好,财管是什么样的证件?我没有找到这个的介绍。看看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8:28
#实务#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3
收藏 0
购买车辆保险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7:14
#会计实务#
购买车辆保险的会计处理方式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般来说,以下是可能的会计处理方式: 1. 费用支出:将购买车辆保险的费用视为一项费用支出,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表。这适用于一次性购买车辆保险的情况。 2. 预付费用:如果购买的车辆保险是为一段时间(例如一年)而言的,可以将费用视为预付费用。在购买时,将费用计入预付账户,然后在每个会计期间逐渐转移到损益表上。这样可以平均分摊保险费用。 3. 资本化: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购买的车辆保险是为了保护资产的价值,可以将费用资本化。这意味着将费用添加到车辆的成本中,作为资产的一部分。然后,可以通过折旧或摊销来逐渐转移到损益表上。 无论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确定。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根据当地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阅读 1075
收藏 5
工程运输设备的购买会计分录中需要记录哪些账户?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7:02
#会计实务#
工程运输设备的购买会计分录中需要记录以下账户: 1. 固定资产账户:记录工程运输设备的原值,即购买时的成本。 2. 应付账款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的应付款项,如果是通过分期付款或者延期付款方式购买的话。 3. 银行账户或现金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支付的现金或通过银行转账的款项。 4. 累计折旧账户:记录工程运输设备的折旧费用,用于计算工程运输设备的净值。 5. 应交税费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需要缴纳的相关税费,如增值税等。 这些账户的具体使用会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进行会计分录时,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相关准则进行相应的处理。
阅读 814
收藏 3
招待费在会计上属于什么类型的费用?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6:08
#会计实务#
招待费在会计上属于一种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支持和促进企业管理活动的费用,包括招待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招待费是为了满足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进行商务交往和沟通的需求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与企业的营销、业务拓展和关系维护等方面有关,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部分。在会计上,招待费一般会被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进行核算和记录。
阅读 902
收藏 1
利息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计息周期进行调整,常见的计息周期包括日息、月息和年息。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6:06
#会计实务#
是的,利息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计息周期进行调整。常见的计息周期有日息、月息和年息。 日息是指按照每天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日利率 × 计息天数。 月息是指按照每个月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月利率 × 计息月数。 年息是指按照每年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计息年数。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息周期进行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利息。
阅读 1017
收藏 4
结汇的会计分录中,应该如何记录外币现金的收入或支出?
秦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5:45
#会计实务#
在结汇的会计分录中,外币现金的收入或支出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记录: 1. 外币现金收入: 借:外币现金账户(资产类账户) 贷:结汇收入(其他收入类账户) 2. 外币现金支出: 借:结汇支出(费用类账户) 贷:外币现金账户(资产类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外币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金额应该按照结汇时的汇率进行折算。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可能需要进行汇兑损益的确认等。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建议参考当地的会计法规和财务准则,或者咨询专业会计师的意见。
阅读 870
收藏 4
请解释一下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的概念及其区别。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5:04
#会计实务#
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是会计中与资产价值下降相关的概念。 减值损失是指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会计准则要求将资产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通常发生在资产价值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或法规变化等。 减值准备是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而提前进行的准备。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措施,用于平衡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减值准备通常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上进行计提,以反映资产的潜在价值下降风险。 区别在于,减值损失是在资产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确认的,而减值准备是在预测可能发生减值损失时提前计提的。减值损失是一种实际发生的损失,而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用于应对潜在的损失风险。减值损失是一次性的,而减值准备是连续计提的,以反映资产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阅读 774
收藏 3
承兑账期一般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协商确定,通常为多少天?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4:11
#会计实务#
承兑账期是指卖方向买方提供商品或服务后,买方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的期限。承兑账期的具体天数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协商和约定,一般情况下,承兑账期可以是30天、60天、90天等。具体的承兑账期天数可以根据买卖双方的实际情况和交易规模来确定。在国际贸易中,承兑账期一般较长,通常为90天。而在国内贸易中,承兑账期相对较短,一般为30天或60天。需要注意的是,承兑账期的长短也会受到买卖双方信用状况、交易金额、行业惯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确定承兑账期时,买卖双方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阅读 1768
收藏 4
工业会计核算方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2:54
#会计实务#
工业会计核算方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制造业:制造业通常会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不同的生产作业,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例如,汽车制造业会将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按照不同的车型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每辆汽车的成本。 2. 石油化工业:石油化工业通常会使用过程成本法进行核算,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阶段或产品上。例如,炼油厂会将原油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按照不同的产品(如汽油、柴油等)进行分配。 3. 建筑业:建筑业通常会使用合同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不同的建筑项目,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合同上。例如,一家建筑公司承接了多个建筑项目,会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费用等按照不同的合同进行分配。 4.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通常会使用公共事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将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用户或地区上。例如,一家发电公司会将燃料成本、设备折旧费用、人工费用等按照不同的用户或地区进行分配。 总之,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会根据行业特点和经营活动的特点而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核算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结构。
阅读 823
收藏 0
责任制度是指在企业中明确规定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请问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2:43
#会计实务#
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工作职责明确,权责对等,从而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内部控制:通过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可以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和有效执行,避免工作重复、遗漏或混乱,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促进工作效率:责任制度可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避免工作交叉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果,确保工作按时完成。 3. 加强内部监督:通过明确责任制度,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各个岗位和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提升管理水平:责任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阅读 739
收藏 3
上一页
1
...
22
23
24
25
26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