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老师,现在6月入以前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卡片上是可以填写期初的累计折旧,但是明细账上的累计折旧怎么做才能跟跟固定资产模块一样呢?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42
#税务#
确保固定资产模块相关业务(如新增、折旧)都生成凭证传到总账;核对折旧方法、年限等参数,确保计算正确;若有差额,通过补提或冲减折旧调整,使明细账与模块数据一致。
阅读 3
收藏 0
有哪位懂得老师能解答一下疑惑,小规模5月公户收到4700元,这个没开具发票,然后目前也没有进项没有成本,这个季度需要申报收入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41
#实务#
如果没有成本就尽量不做收入,做其他应付款
阅读 19
收藏 0
我们公司比较混乱,不知道哪些应该作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8
#实务#
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 直接从事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五险一金”及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 研发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费、试制相关费用、研发设备租赁费等直接投入费用; 研发用仪器设备的折旧费、研发用软件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 新产品设计费、临床试验费等; 技术资料费、专家咨询费等其他相关费用(总额不超研发费用总额10%)。 委托外发的,按实际发生额80%计入加计扣除(委托境外个人的除外)。
阅读 18
收藏 0
老师,个人独资企业申报经营所得个税时,为什么投资者减除费用每个月5000不让填或者没自动弹出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8
#实务#
您好,这个不用填,系统自动生成的
阅读 10
收藏 0
量产的东西不应该作为研发费用吗?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7
#实务#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6
收藏 0
老师,您好,我是搞餐饮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我在填写增值税申报表主表,免税销售额,我是把账里面的有票收入和无票收入的不含税收入相加在一个数,然后免税额是自动生成的,请问这样是对的吗?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5
#实务#
对的是的,这个是正确的
阅读 12
收藏 0
新公司第一次报经营所得,用不用人员采集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4
#实务#
需要采集你股东的信息
阅读 6
收藏 0
老师,我老板是两个公司法人,第一个是股份少的要签贷款名字,第二个公司是她股份多的,后期第二个公司也需贷款会不会有影响?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3
#实务#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9
收藏 0
老师,我们公司是批发零售白酒的,客户有建筑公司,机械设备公司,现在他们让给开专票,可以开吗,犯法不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3
#实务#
你们实际有发生就可以开,他实际销售给你了什么开什么业务就行。
阅读 5
收藏 0
老师,我公司是被合并方,还是迷糊帐上数据怎么没有了,才能合并,有营业外支出需要汇缴调增,是由我公司被合并公司完成清算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1
#实务#
被合并方需处理完账务(如资产清查、损溢核销等)才能合并。营业外支出汇缴调增由被合并方在注销前的汇算清缴中完成。一般税务处理下被合并方需清算,特殊处理则通常不需。
阅读 38
收藏 0
老师,请问公司一共有3次工商变更信息需要调档,都是股东变更,是要在哪里办理呢,工商局的柜台吗,谢谢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30
#实务#
您好,是的,带公章去工商窗口调档,网上是没有办法下载的
阅读 6
收藏 0
老师 我想问一下 离职人员个税申报的话人员状态是不是要改为“非正常”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27
#税务#
是的 写上离职时间的
阅读 26
收藏 0
这道题怎么做?是长投还是?
乐伊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21
#中级职称#
同学您好,这是长投+合并报表
阅读 26
收藏 0
老师,中级会计应试指南第92页,例题20,为什么摊销不需要乘以8/12 题目说2022年5/1号购入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19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因为该无形资产是在2022年5月1日购入,从当月开始摊销。会计年度通常是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而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指出需要计算当年剩余月份(即8/12)的摊销额,而是要求按照整个会计期间来处理。因此,在计算年摊销额时不需要乘以8/12。如果题目要求计算从5月至年末的摊销,则需要调整计算方法。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2
收藏 0
老师请问缴纳的当月社保费,用哪些分录做账呀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17
#实务#
您好,这个计提附上工资表就可以
阅读 7
收藏 0
老师请教一下,个体工商户第二季度报经营所得,成本大于系统采集的(主要有些无票成本和人工费用),备注我写什么比较好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15
#实务#
写上成本费用是多少工资多少 有发票的是多少 剩余的没有发票的多少
阅读 19
收藏 0
老师好,上季度开了27万的普票,这季度冲红了27万的普票,又开了10几万的普票,现在申报表是自动生成的,但是锁住了,显示有差额。这是啥意思呢?
明琪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12
#实务#
晚上好亲!申报表不允许负数申报
阅读 17
收藏 0
老师进项暂时不抵扣进来是不是借库存商品 借代认证进项 贷 银行存款 还是 借库存 姐进项 贷银行 然后再做一笔借代认证进项 贷 进项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09
#实务#
按第一个做法就可以的
阅读 144
收藏 1
老师,一台电脑上的个税删除员工信息会影响另一台电脑上的个税信息吧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08
#实务#
不影响 另一个电脑需要下载或者这台电脑备份,在另一台电脑恢复备份
阅读 1
收藏 0
老师,假如我的公司被合并,合并时间是8月1日开始,合并后我公司注销,但是我公司有营业外支出需要汇缴调增,这个调增是合并公司调增还是我公司被合并方调增,也就是25年汇缴谁来做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07
#实务#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12
收藏 0
l老师 个体户核定征收 做费用 有没有发票没关系的吧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9:06
#实务#
您好,没事,这个不影响的
阅读 20
收藏 0
购买车辆保险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7:14
#会计实务#
购买车辆保险的会计处理方式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般来说,以下是可能的会计处理方式: 1. 费用支出:将购买车辆保险的费用视为一项费用支出,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表。这适用于一次性购买车辆保险的情况。 2. 预付费用:如果购买的车辆保险是为一段时间(例如一年)而言的,可以将费用视为预付费用。在购买时,将费用计入预付账户,然后在每个会计期间逐渐转移到损益表上。这样可以平均分摊保险费用。 3. 资本化: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购买的车辆保险是为了保护资产的价值,可以将费用资本化。这意味着将费用添加到车辆的成本中,作为资产的一部分。然后,可以通过折旧或摊销来逐渐转移到损益表上。 无论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确定。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根据当地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阅读 1076
收藏 5
工程运输设备的购买会计分录中需要记录哪些账户?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7:02
#会计实务#
工程运输设备的购买会计分录中需要记录以下账户: 1. 固定资产账户:记录工程运输设备的原值,即购买时的成本。 2. 应付账款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的应付款项,如果是通过分期付款或者延期付款方式购买的话。 3. 银行账户或现金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支付的现金或通过银行转账的款项。 4. 累计折旧账户:记录工程运输设备的折旧费用,用于计算工程运输设备的净值。 5. 应交税费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需要缴纳的相关税费,如增值税等。 这些账户的具体使用会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进行会计分录时,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相关准则进行相应的处理。
阅读 814
收藏 3
招待费在会计上属于什么类型的费用?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6:08
#会计实务#
招待费在会计上属于一种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支持和促进企业管理活动的费用,包括招待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招待费是为了满足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进行商务交往和沟通的需求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与企业的营销、业务拓展和关系维护等方面有关,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部分。在会计上,招待费一般会被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进行核算和记录。
阅读 902
收藏 1
利息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计息周期进行调整,常见的计息周期包括日息、月息和年息。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6:06
#会计实务#
是的,利息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计息周期进行调整。常见的计息周期有日息、月息和年息。 日息是指按照每天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日利率 × 计息天数。 月息是指按照每个月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月利率 × 计息月数。 年息是指按照每年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计息年数。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息周期进行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利息。
阅读 1017
收藏 4
结汇的会计分录中,应该如何记录外币现金的收入或支出?
秦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5:45
#会计实务#
在结汇的会计分录中,外币现金的收入或支出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记录: 1. 外币现金收入: 借:外币现金账户(资产类账户) 贷:结汇收入(其他收入类账户) 2. 外币现金支出: 借:结汇支出(费用类账户) 贷:外币现金账户(资产类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外币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金额应该按照结汇时的汇率进行折算。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可能需要进行汇兑损益的确认等。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建议参考当地的会计法规和财务准则,或者咨询专业会计师的意见。
阅读 870
收藏 4
请解释一下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的概念及其区别。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5:04
#会计实务#
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是会计中与资产价值下降相关的概念。 减值损失是指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会计准则要求将资产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通常发生在资产价值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或法规变化等。 减值准备是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而提前进行的准备。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措施,用于平衡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减值准备通常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上进行计提,以反映资产的潜在价值下降风险。 区别在于,减值损失是在资产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确认的,而减值准备是在预测可能发生减值损失时提前计提的。减值损失是一种实际发生的损失,而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用于应对潜在的损失风险。减值损失是一次性的,而减值准备是连续计提的,以反映资产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阅读 774
收藏 3
承兑账期一般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协商确定,通常为多少天?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4:11
#会计实务#
承兑账期是指卖方向买方提供商品或服务后,买方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的期限。承兑账期的具体天数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协商和约定,一般情况下,承兑账期可以是30天、60天、90天等。具体的承兑账期天数可以根据买卖双方的实际情况和交易规模来确定。在国际贸易中,承兑账期一般较长,通常为90天。而在国内贸易中,承兑账期相对较短,一般为30天或60天。需要注意的是,承兑账期的长短也会受到买卖双方信用状况、交易金额、行业惯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确定承兑账期时,买卖双方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阅读 1769
收藏 4
工业会计核算方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2:54
#会计实务#
工业会计核算方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制造业:制造业通常会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不同的生产作业,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例如,汽车制造业会将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按照不同的车型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每辆汽车的成本。 2. 石油化工业:石油化工业通常会使用过程成本法进行核算,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阶段或产品上。例如,炼油厂会将原油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按照不同的产品(如汽油、柴油等)进行分配。 3. 建筑业:建筑业通常会使用合同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不同的建筑项目,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合同上。例如,一家建筑公司承接了多个建筑项目,会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费用等按照不同的合同进行分配。 4.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通常会使用公共事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将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用户或地区上。例如,一家发电公司会将燃料成本、设备折旧费用、人工费用等按照不同的用户或地区进行分配。 总之,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会根据行业特点和经营活动的特点而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核算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结构。
阅读 824
收藏 0
责任制度是指在企业中明确规定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请问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2:43
#会计实务#
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工作职责明确,权责对等,从而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内部控制:通过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可以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和有效执行,避免工作重复、遗漏或混乱,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促进工作效率:责任制度可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避免工作交叉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果,确保工作按时完成。 3. 加强内部监督:通过明确责任制度,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各个岗位和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提升管理水平:责任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阅读 739
收藏 3
上一页
1
...
22
23
24
25
26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