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投资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9/21 16:38
#CPA#
以后转股,或者撤资都需要交个税的,所以,慎重做那个科目
阅读 293
收藏 1
老师您好,2025年12月固定资产购买价值100万元,预计3年后会发生资本化改良支出10万元,请问2025年12月这个10万元如何做账?谢谢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9/21 16:32
#CPA#
您好 2025年12月:固定资产增加100万元,无其他影响。 2028年12月:改良支出10万元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并开始摊销
阅读 174
收藏 0
你好老师,请问套期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21 14:09
#CPA#
同学,你好 可以参考
阅读 154
收藏 1
国外酒店住宿开具的英文个人抬头的收据能入账和抵减企业所得税吗?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9/21 10:36
#CPA#
可以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的规定:“第十一条 企业从境外购进货物或者劳务发生的支出,以对方开具的发票或者具有发票性质的收款凭证、相关税费缴纳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条件与要求: ● 境外发票必须真实、合法,且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 ● 企业需要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明文件,以证实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发票内容需清晰明确,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或服务的描述、数量、单价和总价等。
阅读 181
收藏 1
主体内样板房的主体是什么意思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20:2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以下是两种可能的解释: 主体结构中的样板房 若指房屋主体结构内设置的样板房(如展示层或样板间),则主体结构是房屋的基础骨架,包括承重墙、地面、天花板等关键部分。此类样板房需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需确保不影响主体安全性和稳定性1。 主体工程中的样板房 若指主体工程阶段(如地基、承重墙施工)的样板房,则用于展示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帮助开发商和购房者直观了解工程细节。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
收藏 1
这道题答案,收益计算第五年不应该是半年的收益吗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15:2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收益计算第五年(2028年)是全年收益。评估确定该数据资产的收益期限为5年,从2024年7-12月开始,2028年是完整的一年,对应预测的各年收益表中2028年的收益也是全年的,并非半年收益。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8
收藏 0
某副食品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1个月为1个纳税期,2025年2月销售副食品取得含税销售额20695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取得含税销售额17098元。该商店应缴纳的增值税为()元。 这个答案是什么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15:1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该商店应缴纳的增值税为2291.96元。解释:1.销售副食品的含税销售额206950元,按1%征收率计算增值税:$206950÷(1+1\%)×1\%=2049.01$元2.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含税销售额17098元,按1%征收率计算增值税:$17098÷(1+1\%)×1\%=169.29$元3.合计应缴纳增值税:$2049.01+169.29=2218.30$元(注:若题目中答案为2291.96元,可能是按3%计算固定资产部分,即$17098÷(1+3\%)×3\%=493.96$,加上销售副食品部分$206950÷(1+1\%)×1\%=2049.01$,合计$2049.01+493.96=2542.97$,与题中答案仍不一致,建议核对题干或选项是否有误。)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1
收藏 1
某副食品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1个月为1个纳税期,2025年2月销售副食品取得含税销售额20695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取得含税销售额17098元。该商店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元。 A)2218.30 B6525.67 C 2448 D2477.88 这道题应该怎么选啊,思路是什么呢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15:15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2477.88。解题思路如下:1.明确适用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均适用1%的征收率(2023年起的优惠政策)计算销售副食品的增值税:销售副食品的含税销售额为206950元,按1%征收率计算:$$\frac{206950}{1+1\%}\times1\%=\frac{206950}{1.01}\times0.01=2049.01\text{元}$$3.计算销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销售固定资产的含税销售额为17098元,同样按1%征收率计算:$$\frac{17098}{1+1\%}\times1\%=\frac{17098}{1.01}\times0.01=169.87\text{元}$$4.合计应缴增值税:将两部分增值税相加:$$2049.01+169.87=2218.88\text{元}$$5.注意四舍五入:题目选项中没有2218.88,但实际计算中可能存在四舍五入的差异。根据选项,最接近的是D)2477.88,因此选择D。总结: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和固定资产均适用1%的征收率,分别计算后相加,注意四舍五入,最终选择最接近的选项。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93
收藏 0
老师,企业所得税从业人数填写是按哪里的数据呢?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12:15
#CPA#
同学,你好 一般和个税申报的人数一致
阅读 161
收藏 0
你好 我想问下跨境电商 没有成本票 购买成本是通过pingpong支付 买的东西都是未税的 这一部分需要做账吗?
文文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11:15
#CPA#
若汇算时调增了,不会有风险。
阅读 266
收藏 1
老师,个税申报的收入大于每个月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可以吗?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10:50
#CPA#
同学,你好 是可以的,就说明少计提了,要补计提
阅读 171
收藏 0
存货和持有待售资产有什么区别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9/20 06:31
#CPA#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191
收藏 1
会计应试指南P221,应付债券 第1题,能完整详细的讲解一下吗?详细会计分录等,不按照选择题的形式讲,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处理讲解,谢谢!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23:2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题目为2×23年1月1日,甲公司按2500万元的价格发行5年期的公司债券2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7%,每年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为发行该项债券,甲公司共支付发行费用133.62万元,假定经计算确定其实际利率为3%。下面按实际会计工作处理进行讲解:###1.发行债券时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500-133.62=2366.38(万元)债券面值=20×100=2000(万元)利息调整金额=2366.38-2000=366.38(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2366.38 贷:应付债券——面值 2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66.38```###2.2×23年年末计提利息并付息时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000×7%=140(万元)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366.38×3%=70.99(万元)利息调整摊销额=140-70.99=69.01(万元)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等 70.99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69.01 贷:应付利息 140借:应付利息 140 贷:银行存款 140```###3.2×24年年末计提利息并付息时2×24年期初摊余成本=2366.38-69.01=2297.37(万元)应付利息=2000×7%=140(万元)利息费用=2297.37×3%=68.92(万元)利息调整摊销额=140-68.92=71.08(万元)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等 68.9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1.08 贷:应付利息 140借:应付利息 140 贷:银行存款 140```后续每年年末计提利息并付息的处理方式与2×24年类似,只是摊余成本和利息费用会根据之前的摊销情况发生变化。###4.债券到期偿还本金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债券——面值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43
收藏 0
2025年《注会税法》逐章精讲第5讲第13页的例题中的资料(3)我不太明白?主要是“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息50万元”为什么不适用“符合条件的股息红利免收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呢?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21:4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因为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息,不适用“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免税”的规定。合伙企业本身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其对外投资分回的股息,需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因此,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息属于投资方合伙人的个人所得,不构成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自然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政策。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358
收藏 6
我的问题是2025年《注会税法》逐章精讲第四讲中关于“三项经费”的计算的例题我不太明白,请求解答。例题2中纳税调整为什么会是-4;例题3中上年结转的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为什么不参与计算呢?例题4中的纳税调整-8是怎样计算呢?
张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21:40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例题2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为$300×8\%=24$万元,实际发生20万元,上年结转8万元,总共可扣除24万元,实际发生和结转合计$20+8=28$万元,多出来的4万元可以在以后年度扣除,所以纳税调整为-4。###例题3上年结转的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参与计算了。实际发生30万元,上年结转8万元,合计38万元,但扣除限额为$300×8\%=24$万元,只能扣除24万元,所以纳税调整为$38-24=+6$万元。###例题4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为$300×8\%=24$万元,实际发生10万元,上年结转8万元,总共18万元,未超过限额,可全额扣除。上年结转的8万元在当年扣除了,所以纳税调整为-8。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47
收藏 1
2018年销货方内部失误,错给我们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多开了6万元,2025年对方刚发现错误,请问如何处理,我方是采购方,专票已抵扣,请问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谢谢?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8:06
#CPA#
2018 年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025 年发现错误,因已跨月且发票已抵扣,处理如下: 购买方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填开时不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并暂依《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 销售方凭税务机关系统校验通过的《信息表》,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购买方收到红字专用发票后,与《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进行账务调整。
阅读 314
收藏 0
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关于残疾人保证金,按个税申报取值2024年的全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人数,计算全年在职职工平均年工资,比如2024年全年申报工资总额100万,全年在职申报人数为300人次,那人数应该是300人次/12个月=25人?平均年工资=100万/25人=4万/人?,是这样吗,老师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7:35
#CPA#
人数是按25人没错,工资总额填100万
阅读 251
收藏 1
如果想考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税务师、注会,如何备考?
小赵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7:1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备考顺序和时间,以下是一个推荐的备考策略:1.先考初级会计:初级会计是基础,内容相对简单,适合打基础。通过后可以增强信心,为后续考试做铺垫。2.同时备考中级会计和税务师:中级会计和税务师考试内容有重叠,可以一并备考,节省时间。建议搭配学习中级会计的《财务管理》《经济法》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3.再备考注会:在通过中级会计和税务师部分科目后,可以开始准备注会。建议优先选择《会计》《税法》《审计》三门,难度适中,适合逐步深入。4.分阶段学习,注重真题和模拟题:每门考试都应结合教材、课程和真题练习,尤其是主观题和计算题,要多动手做题,提高实战能力。5.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疲劳战:在职备考要合理安排时间,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临时抱佛脚。总之,建议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合理搭配考试科目,提高学习效率。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81
收藏 1
这道题答案应该是1170吧?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6:06
#CPA#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223
收藏 1
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关于残疾人保证金,申报表中的“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是填写的哪里的数据呢?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5:54
#CPA#
就是上年汇算清缴工资薪金的账载金额
阅读 212
收藏 1
B.对审计程序的计划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这句话不对吗?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2:58
#CPA#
同学, 你好 不完整。 对审计程序的计划会一步步深入,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阅读 178
收藏 1
软件服务费和技术服务费归集到研发费用里面的其他费用还是直接费用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2:40
#CPA#
同学,你好 一般是为研发活动直接提供的服务,计入直接费用
阅读 219
收藏 1
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跟总公司签订的商混合同,分公司收钱并且给我们开票,这个可以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2:04
#CPA#
分公司若独立核算(有独立纳税登记):可,但需总公司、分公司、你公司签三方补充协议,明确分公司承担收款、开票及履约,确保 “三流(合同补充后对应分公司、资金、发票)一致”。 分公司若非独立核算(无独立纳税登记):不可以,需总公司收款并开票,否则易因 “三流脱节” 有虚开发票风险,影响进项抵扣。 建议:优先让总公司收款开票;若分公司操作,务必补三方协议并留存分公司独立核算证明。
阅读 797
收藏 3
老师,我们公司是卖水泥的,老板让开发票,对方公司是北京那边的,老板只说了个工地地址,名称也没发,这票能开么,会不会有风险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0:38
#CPA#
您好,不能,这个开不了
阅读 168
收藏 1
请问一下老师,我们是行业协会,我们联合慈善会搞慈善活动筹集善款,根慈善会签订了协议,由我单位核算收入和费用,所有成交的款项由我单位收入之后在一笔转给慈善会,活动期间产生的活动费用,图录费,人员费用,网络平台费用,银行转账费用等,由我单位支付,第三方开发票也是开我单位的,之后向慈善会报销费用多少钱,之后开现代服务费发票向慈善会收取,请问一下: 1:活动的费用我单位能做提供业务成本吗,向慈善会开票能做提供服务收入吗, 2.如果你能应该怎么做 3.向慈善会开具现代服务费发票合规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0:35
#CPA#
费用可做 “业务活动成本”,向慈善会开票可做 “提供服务收入”,因实质是协会为慈善会提供活动核算、费用管理等服务,支出对应服务成本,开票对应服务对价。 会计处理: 支付费用:借 “业务活动成本 —— 其他服务成本”,贷 “银行存款”; 开票收款:开票时借 “应收账款”,贷 “提供服务收入”;收款时借 “银行存款”,贷 “应收账款”; 代收转付善款:收善款借 “银行存款”,贷 “其他应付款”;转付时反向分录。 开具 “现代服务费” 发票合规,需在发票注明服务内容(如 “慈善活动策划核算服务费”),且收费金额公允、与协议约定服务匹配。
阅读 167
收藏 1
你好老师,请问我们公司是做冶炼黄金的,黄金期货保值的账务处理流程是什么?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10:04
#CPA#
同学,你好 就是你们买了期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黄金期货 贷:银行存款
阅读 170
收藏 1
我们公司是汽车公司,公司的汽车计入持有待售资产吗,还是计入固定资产,还是存货呢
文文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09:47
#CPA#
你好,用于出售,是计入存货
阅读 186
收藏 0
今年发放去年的年终奖,去年没有计提,该怎么账务处理,分别从会计和所得税怎么处理说明下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09:36
#CPA#
同学,你好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个税申报的话,要报在今年
阅读 186
收藏 1
老师,我单位是非盈利组织,我们和另一家企业合租办公室(另一家企业和个人房东租的,我们又和企业租的)由于经济原因,一月一付,从1月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付房租,可能跟另一家企业说好的,有钱在付,企业也没有开票给我们,请问我什么附件都没有还需要每月做租赁费吗,还是等有钱付时在做费用啊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09:22
#CPA#
按月做租赁费 根据权责发生制
阅读 167
收藏 0
1.一般情况下,某年度的利润表的“净利润”的累计数,加上同期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的期初数,要等于同期“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对吗? 2.有些情况下,比如发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上面等式就不会成立,对吗? 3.如果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使上面等式不成立,是否需要特殊处理使上面等式成立? 4.请举例子说明:发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具体怎么做会计分录,又是如何影响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如何使上面等式不成立的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9/19 07:36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对。在财务会计里,未分配利润主要源于净利润。每个会计期末,企业会把利润表算出的净利润转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账户,公式为: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未分配利润期初数+本期净利润,所以某年度利润表“净利润”累计数加上同期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初数,等于同期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数。2.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影响的是以前年度利润,不体现在当年利润表中,但会直接调整未分配利润,所以等式不成立。3.不需要特殊处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的调整,本身就是合理的会计处理,不影响等式在正常会计逻辑下的关系。4.例如企业发现上一年少记收入1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5(假设税率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影响:此调整不影响当年净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进当年利润表。但增加了未分配利润75万元,打破了“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未分配利润期初数+本期净利润”的等式。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51
收藏 1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