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老师请问小规模异地预缴税款是多少,一般人纳税人一般计税异地预缴多少,简易计税预缴多少。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9/01 10:53
#CPA#
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增值税预缴2%简易计税3%, 小规模的1% 季度30万小规模的可以不用预缴
阅读 11840
收藏 1
审计的固有限制的来源之一是审计程序的性质,其中包含“舞弊可能涉及精心策划和蓄意实施以进行隐瞒,注册会计师不应被期望成为鉴定文件真伪的专家”,那D选项是否可以理解为审计的固有限制的来源之一是审计程序的性质呢
审计老师
|
提问时间:04/10 15:02
#CPA#
您好,您的问题回复如下: 您说的有道理,但是本题出题人可能就是想区分审计的固有限制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所以您也不**多纠结。
阅读 11835
收藏 0
这个运费3万元是属于合同履约成本?但是不是说合同履约成本是可以增加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吗?这怎么能够增加呢?像教材这个例题,甲公司向两名负责该项目的员工支付的工资,费用就记录了当期损益呀
bamboo老师
|
提问时间:09/29 09:36
#CPA#
您好 销售货物送货上门支付的运费会计处理: 销售货物送货上门的业务中,运输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的有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企业商品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之前、为了履行客户合同而发生的运输活动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相关运输成本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采用与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该合同履约成本应当在确认商品收入时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阅读 11825
收藏 0
概念容易混淆, 1税后经营净利润=净利润+利息*75% ; 2 EBIT=净利润/(1-25%)+利息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所以 税后经营净利润=EBIT*0.75 ?
廖君老师
|
提问时间:06/06 17:57
#CPA#
您好,是的,没错。税后经营净利润等于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
阅读 11817
收藏 0
题库财管第八章单选题5,完全看不懂呀!求讲解
大伟老师
|
提问时间:04/30 21:03
#CPA#
同学稍等,正在为您编辑中
阅读 11816
收藏 30
您好 老师 帮忙看看 这个是怎么回事?
金金老师
|
提问时间:04/29 14:50
#CPA#
您好,是退税中的吗
阅读 11808
收藏 50
嗯,这个第四点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产品,向客户预付货款,这个不应该是向供应商预付货款吗?书上好像也是写的向客户预付货款
东老师
|
提问时间:09/29 09:23
#CPA#
您好, 这种采购计入预付账款就行
阅读 11803
收藏 36
支付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可以按照工资总额多少来扣?如当期未扣完是否可以结转?
刘宝志老师
|
提问时间:09/28 14:42
#CPA#
职工教育经费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扣除,其他的不可以。
阅读 11801
收藏 0
信用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准备区别在哪里?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3/18 20:03
#CPA#
信用减值损失是一个具体的科目,信用减值准备是指的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准备金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会计科目。
阅读 11799
收藏 0
1.这题里头第二问,利润留存率(40/100)不变,为啥不能直接用?如果按这个思路,算出来的股利支付率=1-40/100=60%,和正确答案不一样,错在哪里了?2.这题里头怎么看出是超额增长?
财管老师
|
提问时间:02/22 00:34
#CPA#
(1)这里就是让我们以其他指标不变,利润留存率变化后,去计算利润留存率,此时不能默认为不变。 (2)当不增发新股和回购股票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指标增加,则会导致实际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即实现超额增长。
阅读 11797
收藏 50
黄河公司原有普通股 10 000 万元、资本成本 10%,长期债券 2000 万元、资本成本 8%。现向银行借款 600 万元,借款年利率为 6%,每年复利一次,期限为 5 年,筹资费用率为零。该借款拟用于投资购买一价值为 600 万元的大型生产设备(无其他相关税费),购入后即投入使用,每年可为公司增加利润总额 120 万元。该设备可使用 5 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期满无残值。该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向银行借款增加了公司财务风险,普通股市价由 16 元跌至 14 元,每股股利由 2.7 元提高到 2.8元,对债券的市价和利率无影响。预计普通股股利以后每年增长 1%。请问提高到 2.8元是D0还是D1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9/22 16:25
#CPA#
你好这样看不出来描述的
阅读 11796
收藏 50
这个部分是怎么计算的呢?老师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2/27 17:3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里是倒挤再乘10%:[(8500+1200)-(8500+680)]*10% 这里是半年的折旧金额,8500/25*2*6/12=340
阅读 11796
收藏 18
老师,我是大专应届生,这样可以吗?后期啥时候之前上传学历证明,截止到几月
艳子老师
|
提问时间:04/30 00:14
#CPA#
您好,考试前上传就可以了
阅读 11792
收藏 5
老师,您好,请问例12这种题型,如果有合同部分发生减值60,无合同部分未发生减值并且可变现净值是大于成本40的,那么最后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多少呢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2/12 12:11
#CPA#
计提60的存货跌价准备。
阅读 11791
收藏 46
广宣费30%是哪些企业?不得扣的是哪些企业?
易 老师
|
提问时间:09/29 22:50
#CPA#
您好主要是化妆品,医药,酒。
阅读 11790
收藏 29
我不太懂这个400台的在产品怎么生产出2000台的产成品
廖君老师
|
提问时间:09/29 09:45
#CPA#
您好,是在产品400 加上本期的投入,不全是在产品的生产的2000
阅读 11787
收藏 50
老师,第4题B选项怎么理解?为什么只影响权益资本成本,而不影响加权资本成本呢?这里不明白,麻烦老师解析一下,谢谢!
来来老师
|
提问时间:04/30 15:23
#CPA#
你好 在无税MM理论下认为债务资本成本=无风险利率,不受债务比例影响。所以债务资本成本是不变的。 债务比例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股权投资者投资该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加大,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提高,股权资本成本提高。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负债所占比重×债务资本成本+权益所占比重×权益资本成本,由于债务资本成本小于权益资本成本,在无税情况下,负债所占比重增加减少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被权益资本成本提高增加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抵消,从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变。
阅读 11785
收藏 19
为什么无形资产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
薛薛老师
|
提问时间:05/19 07:54
#CPA#
尊敬的学员您好! 因为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多进行研发,所以对于无形资产,税法上有例外规定。 会计利润在计算的时候,无形资产该摊销多少,计算会计利润时就扣除多少,但税法上可以再让你多扣除50%的摊销额。 所有在初始确认的时候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 固定资产不同,不管你是会计上的折旧还是税法上的折日,方法不同但是折旧的总额是一样的,所以会产生这期多纳税,下期少纳税的问题。
阅读 11784
收藏 48
企业学习雇用了一小部分销售代表负责销售HMM。他们收到了HMM11销售合同总价值的6%的佣金,与每年确认的收入相同。HMM12的佣金是否应遵循同样的方法,导致佣金在合同签署时支付,而收入尚未确认?如果是的话,公司应该如何报告佣金?应递延一部分,以配合收入,因为他们是承认每年,或应记录为费用,在支付的年度?或者,HBP是否应修改其支付佣金的方法,以符合HMM12的收入确认方法?
Jack老师
|
提问时间:04/30 15:20
#CPA#
您好,稍等一下发给您。
阅读 11775
收藏 0
税后净利润与税后经营净利润的区别
财管老师
|
提问时间:02/18 22:13
#CPA#
税后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阅读 11769
收藏 16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有什么区别?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2/17 10:12
#CPA#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指的是“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的会影响利润;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不影响利润。
阅读 11768
收藏 49
老师,期望收益率和承诺收益率,可以讲解一下吗?
路露老师
|
提问时间:04/28 17:04
#CPA#
同学你好,承诺收益率是和期望收益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之所以有这两个概念的差异,是因为债券有违约的可能性。
阅读 11763
收藏 49
视同销售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 那我发的图片中的例题后面180跟100 就是视同销售的 我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还加税了
税法老师
|
提问时间:02/15 10:33
#CPA#
这里是包含税款的,您可以参考如下规定: 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4、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5、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企业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阅读 11755
收藏 32
老师您好,请问债务重组中,为什么债务人支付的库存商品不用结转收入和成本呢?
青老师
|
提问时间:06/29 15:35
#CPA#
你好 ;这个地方是因为 存货是适用债务重组准则的,债务人不视同销售,按照存货的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收入和成本。
阅读 11755
收藏 49
老师,哪些东西需要交税
文文老师
|
提问时间:09/29 17:27
#CPA#
你好,能说得具体些吗?若是公司,销售商品,一般都是要交税的
阅读 11728
收藏 0
以摊余成本模式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续的计算基数会变吗, 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呢
向阳老师
|
提问时间:08/27 22:14
#CPA#
您好,同学,请稍等下
阅读 11714
收藏 8
甲公司是母公司,甲对A和B都是100%控股,C公司是B公司的控股公司(股比65%),现在A公司以2000万的价格购买C公司另外35%的股权,假设C公司净资产是5000万,那A公司的长投初始确认金额是多少?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22 11:45
#CPA#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C公司的公允价值。根据题目,C公司净资产为5000万,A公司以2000万的价格购买C公司另外35%的股权。因此,C公司的公允价值为: C公司净资产为:5000万元 A公司购买C公司35%股权的价格为:2000万元 C公司的公允价值为:5000+2000=7000万元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A公司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金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应当按照支付的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确定。因此,A公司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为: A公司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为:2000万元 所以,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为2000万元。
阅读 11702
收藏 49
职工教育经费具体指什么?
东老师
|
提问时间:09/28 15:51
#CPA#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阅读 11698
收藏 36
老师 463题为什么不用考虑季初现金余额
丁小丁老师
|
提问时间:04/28 15:32
#CPA#
您好!35000已经考虑了期初了哦,你再看下题目的说法
阅读 11688
收藏 49
第七章 证券法律制度 收购人拟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超过30%的,超过30%的部分,应当改以要约方式进行;如果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免于发出要约”的情形,收购人可以免于发出要约,直接履行其收购协议。如果不符合“免于发出要约”的情形,收购人应当在30日内将其或者其控制的股东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份减持到30%或者30%以下;否则,应当发出全面要约,即触发了强制性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为何超过30%的部分,会有强制性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5/24 14:28
#CPA#
1.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份被单一收购人持有,意味着该收购人将对公司拥有较大的控制权。为了防止收购人滥用其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法律强制要求收购人发出全面要约,使中小股东有机会选择是否出售其持有的股份,从而避免被大股东“绑架”。 2.防止市场操纵:当收购人持有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份时,其已经拥有了较大的影响力,有可能利用这一地位操纵股价或公司决策。全面要约收购的规定可以确保市场公平,防止收购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 3.维护市场稳定:上市公司股份的转移和重组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要约收购制度可以确保收购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鼓励公平竞争:全面要约收购为其他潜在的收购人提供了机会,鼓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这样可以防止某一收购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控制权,损害其他潜在收购人的利益。 5.规范收购行为:通过规定超过30%股份后需要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法律为收购行为设定了明确的规范和界限,使得收购人在进行收购时能够明确其法律义务和责任。 所以,超过30%的部分触发强制性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防止市场操纵、维护市场稳定、鼓励公平竞争以及规范收购行为。这一规定是证券法律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11688
收藏 1
上一页
1
...
28
29
30
31
32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