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老师你好,问下子公司收了投资款,可以用于母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吗?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8:17
#中级职称#
你好!没明白你意思。 母公司投资给子公司吗?
阅读 608
收藏 0
会计学堂怎么回事,一个小时了。一个答疑老师都没有吗?效率太低了吧,再也不敢报会计学堂的课程了。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8:15
#中级职称#
好的 正在挨个解答
阅读 624
收藏 0
问了三道题,怎么一个解答的老师都没有?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8:11
#中级职称#
同学你好 正在挨个解答中
阅读 507
收藏 2
5题ac错在哪里了?谢谢
丽媛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8:10
#中级职称#
你好同学正在解答请稍等
阅读 573
收藏 0
老师14题的bcd不太理解?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7:48
#中级职称#
同学你好 B选项:甲公司应当仅就转让至乙公司的权利确认设备的出售损益 理解: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会计上,当甲公司将设备销售给乙公司时,它应当根据销售合同的价格(300万元)与设备的账面价值(400万元 - 160万元 = 240万元)之间的差额来确认销售损益。这里,账面价值是设备在甲公司账面上的剩余价值,不考虑公允价值。因此,甲公司应确认的出售损益是300万元(售价)减去240万元(账面价值),即60万元的利得。这个处理仅基于销售合同,不涉及后续的租赁交易。 C选项:甲公司应将该销售价款与设备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额外融资处理 理解: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在这个交易中,虽然设备的公允价值(380万元)高于销售价格(300万元),但这并不意味着差额应被视为额外融资。额外融资通常指的是在销售交易中,买方除了支付购买价格外,还提供了额外的资金给卖方,而这里并没有这样的安排。销售价款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是市场条件决定的,不是融资的一部分。 D选项:甲公司应按公允价值380万元调整相关销售损益 理解:这个选项也是不正确的。在确认销售损益时,甲公司应基于销售合同的价格(300万元)和设备的账面价值(240万元)进行计算,而不是设备的公允价值(380万元)。公允价值在评估交易的经济实质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在确认具体的销售损益时,应严格遵循销售合同的条款。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它正确地描述了甲公司应如何确认销售损益;而C和D选项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基于错误的逻辑或误解了会计处理的规则。
阅读 569
收藏 2
老师abc错在哪里了?谢谢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7:42
#中级职称#
平台规则一题一问哦,你问哪个问题的ABC
阅读 513
收藏 2
老师,请教一下公司法人用公司账户里的钱购买理财产品,如何做分录,我计入短期投资,然后收益计入投资收益,但是我的资产负债表里,这个收益就没有体现出来。怎么调整?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7:28
#中级职称#
你好,那个投资收益是体现在利润表的
阅读 495
收藏 2
老师,合并报表存货顺流交易 第一年出售40% 第二年全部出售的分录如何做
软软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7:15
#中级职称#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阅读 615
收藏 3
请问下申报残保金的上年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是上年工资的总额吗
吕小冬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7:14
#中级职称#
你好是的,上年工资的总额
阅读 789
收藏 3
老师,请问一下,长投权益法和成本法同控、非同控下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和实现净利润是分别是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的。谢谢老师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6:51
#中级职称#
成本法现金股利0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实现净利润不做会计分录处理
阅读 693
收藏 3
小规模公司季度开票30000元(含税),会计分录怎么做?是借,主营业主收入30000,贷、银行存款吗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6:32
#中级职称#
你好!不是,是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阅读 564
收藏 2
借债券投资-利息调整45贷投资收益45 题目中没有告诉实际利率,每年计提的投资收益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谢谢老师
小朵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6:32
#中级职称#
同学,你好 投资收益=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阅读 623
收藏 0
(900+600+120)*8/12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加23年的
小敏敏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6:16
#中级职称#
你好,同学,900+600+120是2023年借入的,站在2024年是已经占用的,从1月到8月结束。
阅读 609
收藏 0
老师,合并报表调整抵销这里,怎么做的。子公司注销了,资产负债表期末数为0.差额为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表上本年累计借方-447522.63数。我在调整这怎么做这笔分录。
张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6:02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有关实务工作中的问题,您可以到财税问答提问:https://www.chinaacc.com/ask/hangjia因为老师主要负责应试考试,没有相关的实操经验,在这方面也不是特别专业的,您可以试着到实务免费答疑板进行提问看看。感谢您的理解。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04
收藏 0
这个单选题怎么做啊?
云苓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5:55
#中级职称#
首先,计算专利的入账价值: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 598 万元,加上注册申请费 2 万元,专利入账价值为 600 万元。 2x18 年初到 2x19 年末,累计摊销金额 = (600 - 50)÷ 8 × 2 = 137.5(万元) 2x19 年末专利账面价值 = 600 - 137.5 = 462.5(万元) 因为 2x19 年末该专利权发生贬值,预计可收回价值为 240 万元,所以计提减值准备 462.5 - 240 = 222.5(万元) 减值后账面价值为 240 万元。 2x19 年末到 2x22 年末,累计摊销金额 = (240 - 0)÷ (8 - 2)× 3 = 120(万元) 2x22 年末专利账面价值 = 240 - 120 = 120(万元) 2x22 年末该专利权的可收回价值为 190 万元,未发生减值。 2x23 年 1 月出售专利权,实收款项 150 万元。 出售此专利的损益额 = 150 - 120 = 30(万元) 所以,答案选择 C 选项。
阅读 594
收藏 2
这个题为什么是递延所得税税负债,我觉得应该是资产啊?
miao
|
提问时间:07/10 15:54
#中级职称#
同学您好,资产计税基础2950<账面价值4500,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阅读 629
收藏 3
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时,应当每年年度终了做减值测试,但有的题说是每一会计期末。每年年度终了和每一会计期末是相同意思吗?
miao
|
提问时间:07/10 15:49
#中级职称#
同学您好,年度终了,和会计期末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年底的意思
阅读 676
收藏 0
老师 中级会计 老师,财管学习有没有什么方法呢? 感觉财管比较难
桂龙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5:39
#中级职称#
以下是一些学习财务管理的方法建议: 1. 理解基本概念:财务管理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如货币时间价值、资本成本、财务杠杆等,务必透彻理解这些基础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建立知识框架: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章节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思路。不仅要做课后习题,还可以找一些历年**和模拟题进行练习。
阅读 666
收藏 3
资料三和资料四,麻烦老师讲解一下
薇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5:10
#中级职称#
您好,正在解答中,请稍等!
阅读 645
收藏 3
老师,合并报表非同控 无形资产评估增值 第二步借: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这里为什么行成的是递延负债 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分别是什么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4:44
#中级职称#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无形资产评估增值的情况下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因如下: 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资产价值。在无形资产评估增值的情况下,税法通常不认这部分增值,所以计税基础仍为原账面价值。 而账面价值则是评估后的增值后的价值。 由于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根据会计准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如,一项无形资产原账面价值为 100 万元,评估后价值为 150 万元。计税基础仍为 100 万元,账面价值为 150 万元,差异 50 万元。这 50 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假设税率为 25%,则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50×25% = 12.5 万元。会计分录即为:借:资本公积 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阅读 697
收藏 3
老师,公示期间和公示催告期间一样么?如不一样,麻烦大白话解释一下,谢谢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4:34
#中级职称#
你好!简单来说,公示期间就像是“大家好,我有个重要事情要告诉大家,你们要是有意见,这段时间内可以提出来”,而公示催告期间则像是“喂,有人丢了东西或者有人找不到了,我在这里喊一下,如果没人回应,我就按丢失处理了”。两者都是为了让相关方有机会在一定时间内做出反应。
阅读 629
收藏 3
老师,帮我看一下,我的理解可否正确
桂龙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4:20
#中级职称#
同学,你好, 有票冲无票,都在一个方向核算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负数 贷主营业务收入 正数
阅读 529
收藏 2
老师我打横线的不会,麻烦老师告知,谢谢!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4:01
#中级职称#
同学你好,首先要先掌握 财务杠杆系数 的算法,知道这个,就全部都能算出来, DFL=EBIT/(EBIT-I-PD/0.75) 因此,没筹资前 1)分子EBIT=1600 2)分母【EBIT-I】=1600-3000*0.1=1300 3)DFL=1600/1300=1.23 然后,筹资后,都套这个公式去计算
阅读 557
收藏 0
月末结转,资本公积结转吗?收到投资款借:银行 贷:资本公积
东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3:51
#中级职称#
您好,资本公积不需要结转。
阅读 248
收藏 1
资本公积金可以弥补亏损吗?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2:46
#中级职称#
你好,这个不可以弥补亏损的
阅读 668
收藏 3
请问图片中的两题,为什么初始投资成本一个是用的原股权公允价值,一个用的账面价值?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2:35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第一个题,是金融资产转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时是按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的。 而第二个题,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增资转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以这里是按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投成本的。 要注意不同的转换形式,处理可能是不同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86
收藏 2
请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属于什么类科目?资产类吗?
东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2:27
#中级职称#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阅读 568
收藏 2
老师是这样的,我们产品是放到拼多多平台上售卖的,一部分发票是开给平台的,还很多是开给平台的零售客户的,钱是平台给我们结的,平台每隔5天给我们付一次款,但是那些开给平台零售客户的普票,我们怎么会计科目呢
李爱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2:17
#中级职称#
您好,不管是开给平台还是零售客户,你都是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阅读 730
收藏 3
【例·计算分析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拟拿出10 000件甲商品进行促销活动,现有两种促销方案:方案一是八折销售,且销售额和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方案二是买4件甲商品送1件甲商品(增值税发票上只列明4件甲商品的销售金额)。根据以往经验,无论采用哪种促销方式,甲产品都会很快被抢购一空。 要求:计算两种销售方式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并判断A公司应该采取哪种促销方式?(A公司采用现金购货和现金销售的方式,甲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每件10元,不含税的进价为每件5元。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方案二下计算现金流出关于企业所得税为什么赠送的那部分不计入收入减去成本,赠送的不是应该视同销售收入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1:37
#中级职称#
方案一: 销售价格 = 10 × 80% × 10,000 = 80,000 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 = 80,000 × 13% = 10,400 元 销售成本 = 5 × 10,000 = 50,000 元 企业所得税 = (80,000 - 50,000) × 25% = 7,500 元 现金流入 = 80,000 + 10,400 = 90,400 元 现金流出 = 50,000 + 7,500 = 57,500 元 净现金流量 = 90,400 - 57,500 = 32,900 元 方案二: 买 4 送 1,相当于销售 8,000 件的收入。 销售价格 = 10 × 8,000 = 80,000 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 = 80,000 × 13% = 10,400 元 销售成本 = 5 × 10,000 = 50,000 元 企业所得税 = (80,000 - 50,000) × 25% = 7,500 元 现金流入 = 80,000 + 10,400 = 90,400 元 现金流出 = 50,000 + 7,500 = 57,500 元 净现金流量 = 90,400 - 57,500 = 32,900 元 在方案二中,赠送的部分在企业所得税计算时,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这是因为在这种买四送一的促销模式下,整体的销售定价已经考虑了赠送的因素,实际上是对 8000 件商品进行了定价,以实现 10000 件商品的销售。 通过计算,两种方案的净现金流量相同。但在实际决策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市场反应、品牌形象等。如果仅从财务角度看,两种促销方式均可选择。
阅读 758
收藏 3
老师您好,资产周转率里季度的平均值为什么是这样写,为什么期初期末要用平均数
廖君老师
|
提问时间:07/10 11:33
#中级职称#
您好,把这个拆开就好理解了,1/2(1月初+1月末)+1/2(1月末+2月末)+1/2(2月末+3月末),都是每月的月初月末相加除2,只是1月末和2月末出现2次,1/2+1/2等于1
阅读 657
收藏 3
上一页
1
...
449
450
451
452
453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