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本期发生广告费1050万元,税法扣除=8000X15%=1200-1050=150 应纳税所得额中是加是减 在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是加是减 未你不的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0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是加是减 在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是加是减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8/17 15:5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同学您问的具体是那道题的知识点呢,请您删除完整题目,方便老师解答。 祝您学习愉快! 翻译 搜索 复制
阅读 961
收藏 4
老师您好,请问(4)问的实际成本为什么是用合同价款的16000+摊销,为什么不用17500去加摊销呢?谢谢!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6/30 19:26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把会计主体弄换了。 乙公司是花了17500万元,但是甲公司是购买方,支付了“合同价款为16000万元” 所以按照答案的处理。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1
收藏 4
生猪饲养公司打算开一新项目,该项目要利用企业现有仓库,该仓库现出租给另一家企业,下一年租金为100000元,此后租金可望与通货膨胀率同步增长,年增长率为4%,除仓库的占用,估计尚需对厂房及设施投资120万,这笔费用可以10年直线折旧,但生猪公司打算在第8年初,终止该项目,厂房及设备以400000元的价格卖出,最后项目要求对营运资本初始投资350000元,从1-7年里,预计营运资本为销售额的10%。 生猪饲料的销售额在第一年可达到420万元,此后的销售额预计年增长5%,生产成本预计为销售额的90%,利润所得税率为35%,资本成本为12%。 问生猪公司项目的净现值。
张老师
|
提问时间:05/15 15:40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请问您具体是哪里有疑问呢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1
收藏 0
老师,母公司对子公司100%控股,母公司6月末未分配利润是100万的话,子公司是不是要做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100万,贷投资收益100万 那如果子公司未分配利润是-100万的话,母公司的会计分录又是什么呢
小林老师
|
提问时间:07/08 08:45
#CPA#
你好,子公司不对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做账
阅读 960
收藏 4
这注会实务第三章,固定资产,第一节初始计量 这道题这个数字结果,我不知道怎么来的
张静老师
|
提问时间:03/14 17:06
#CPA#
学员你好,我看一下
阅读 960
收藏 4
为什么不选A,错在哪里了啊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02/06 16:39
#CPA#
同学你好,麻烦你发一下题目,谢谢
阅读 960
收藏 4
纳税调减和纳税调增,具体调减谁?调增谁?请专业老师解答,谢谢。
邹老师
|
提问时间:05/07 20:40
#CPA#
你好,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或者调减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增—纳税调减 比如业务招待费,需要做纳税调增处理 国债利息收入,需要做纳税调减处理
阅读 960
收藏 0
已知某公司拟于2023年初购置设备一台,需一次性投资100万元。经测算,该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设备投入运营后每年可新增净利润20万元。为了筹集项目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公司拟按目前资本结构筹集资金,已知该公司目前资本结构为负债占比50%,权益占比为50%。公司股票贝塔系数为1.5,无风险报酬为4%,市场组合的风险溢酬为6%。公司长期借款的利息率为7%。(本题忽略所得税) 要求: (4)计算该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该项目净现值,根据净现值判断是否接受该项目?
财管老师
|
提问时间:12/30 12:09
#CPA#
思路如下: (4)先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股权的资本成本。公司长期借款的利息率为7%(本题忽略所得税),所债务资本成本就是长期借款的利息。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股权的资本成本*权益占比+债务资本成本*负债占比。 (5)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 净现值=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决策:净现值大于0,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阅读 960
收藏 4
怎么区分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发展战略——密集型战略——多元化战略?
晃晃榴莲老师
|
提问时间:08/03 22:23
#CPA#
同学,你好,密集型战略属于发展战略中的一种,而多元化战略属于密集型战略的一种,多元化战略是同时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
阅读 960
收藏 0
股票的总收益率=股票资本利得率=必要报酬率=期望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股利增长率 是不是这个意思
易 老师
|
提问时间:11/03 16:38
#CPA#
学员您好,是的,对的
阅读 960
收藏 0
关于企业合并或有对价知识点,想请教下,这个或有对价,什么情况应该并入到合并对价里,什么情况要单独做为或有事项?讲义里讲了两道例题,是一个需要计入合并对价,一个不需要,我有些看糊涂了
小田田老师
|
提问时间:11/10 09:22
#CPA#
您好,学员。 然后我们再来说下同一控制及非同一控制合并或有对价的处理区别。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的处理基于以上的大原则,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判断是否应就或有对价确认预计负债或者确认资产,以及确认的金额。这里的资产通常是指其他应收款。以13号准则来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好处是在于,该预计负债或资产金额与后续或有对价结算金额的差额不影响当期损益,直接调整资本公积,这与初始确认时的会计处理是一模一样的。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的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或有对价,并非都是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这得具体分析到底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还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或有对价符合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定义的,购买方应当将支付或有对价的义务确认为一项权益或负债,这里的负债可能是预计负债,也可能是交易性金融负债;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符合合并协议约定条件的、可收回的部分已支付合并对价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这里的资产就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 然后在购买日完成后的或有对价或需要调整该如何处理?12个月内不论划分——>直接调商誉12个月外权益工具——>不做调整12个月外金融工具——>视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除此以外,按或有事项即13号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
阅读 960
收藏 0
老师,解答一下,要计算过程。
小默老师
|
提问时间:12/20 14:51
#CPA#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纳税调减=500+(2300-1400-500)*0.5
阅读 960
收藏 4
你好 老师 出口退税转内销怎么做账务处理和申报报表
耿老师
|
提问时间:08/05 15:57
#CPA#
你好!看看例题对你有帮助 甲企业首次出口,因出口退税登记证未及时办理导致有几笔出口业务做内销处理,会计处理应如何进行? 【解答】出口转作内销时,如已按规定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已转成本的应将已计入产品成本的进项税额分离出来,转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在当期做调整或冲减下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按出口额计税: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计算当月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阅读 960
收藏 4
企业将自有房屋无偿提供给本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使用,下列各项中,关于计提房屋折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 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B 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C 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D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邹老师
|
提问时间:06/21 10:00
#CPA#
你好,企业将自有房屋无偿提供给本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使用,下列各项中,关于计提房屋折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D选项
阅读 960
收藏 4
老师,资产处置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这两个你再给我讲一下吧,我就老是分不清楚,搞不懂
易 老师
|
提问时间:10/13 12:58
#CPA#
同学您好,资产处置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都是借方表示损失,贷方表示利得,只是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包括: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2、按照权益法核算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 4、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增加或减少 5、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其他综合收益可以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出来。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并不会影响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但会影响综合收益总额。
阅读 960
收藏 4
(2018年)甲公司为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公司,甲公司通过其在开曼群岛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了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乙公司。SPV公司是一家空壳公司,自成立以来不从事任何实质业务,没有配备资产和人员,也没有取得经营性收入。甲公司及其子公司相关股权架构示意如下,持股比例为100%。 乙公司于2019 年发生了如下业务: (2)7月15日,向甲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1 000万元、咨询费800万元,7月30日向甲公司支付设计费5万元。甲公司未派遣相关人员来中国提供相关服务。 (3)计算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等应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
木木老师
|
提问时间:07/24 15:14
#CPA#
你好,同学。你好,同学。 咨询费、设计费,这是属于劳务类,没有人员来中国,说明 是和境内无关的收入,不交的 1000÷1.06×6%增值税 10%是所得税率
阅读 960
收藏 4
老师,今年注会是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呢?
一鸣老师
|
提问时间:01/14 10:58
#CPA#
2023年注册会计师报考时间是4月6-28日(8:00-20:00),逾期无法参加报名。
阅读 960
收藏 4
老师,BS模型只针对看涨期权对吗~
赵老师
|
提问时间:07/28 16:00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0
收藏 4
老师,弱式有效这里为什么说技术分析无效,下面估值模型,基本面分析不都属于技术分析吗,有什么不同吗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7/21 17:45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技术分析对历史信息无效 基础面分析和各种估价模型对所有的公开信息无效 所以:弱式有效市场技术分析是无效的;市场半强式有效,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各种估价模型都是无效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0
收藏 4
无论是流通股还是销售股转让,个人所得税都是免税吗
赵老师
|
提问时间:07/18 13:2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说的销售股是限售股吧 个人转让境内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转让限售股,一般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0
收藏 4
老师,我想问一下这个第四题啊,上面这个正常生产能力,为什么这个它是实际用量呢?你这个生产能力不是只有算固定制造的预算数的时候才能用吗?其他的情况是都不能用生产能力的呀,为什么这个题这儿它就是实际用量呢?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25 11:0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生产能力一般指的是预算产量,麻烦您提供一下题目的位置,老师针对您的问题去核实一下。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0
收藏 4
专家的工作结果或结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其它审计证据的一致性。什么叫与其他审计证据的一致性?请老师具体描述下
张老师
|
提问时间:07/05 17:11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也就是两项相关的审计证据之间应当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专家的工作结果也应当与其他相关审计证据之间保持一致性,如果能一致,则可以证实彼此的恰当性,如果不一致,则说明其中一方或是两方有问题。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0
收藏 4
非上市股息是不能减或免吗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5/16 09:49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个人取得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没有优惠,全额按照20%计算个税。取得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一个月以内全额计税,1-12个月的减半征收,持有12个月以上的才免征个人所得税注意区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区别。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60
收藏 4
老师您好,这个表里面121200是代表什么,60600又代表什么,60呢
立峰老师
|
提问时间:04/04 15:02
#CPA#
你好同学,资料发全一些,凡是引用到的数据,都要有对应的数据
阅读 959
收藏 0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下列有关穿行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执行内部控制审计,通常预期注册会计师会对重要流程实施穿行测试 B.在实施穿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那些不符合既定程序和控制规定的例外事项 C.对于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缺陷,无须实施穿行测试 D.注册会计师需要使用与被审计单位人员使用的相同的文件和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实施穿行测试,并向参与该流程或控制重要方面的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飞飞老师-财经答疑老师
|
提问时间:03/11 20:37
#CPA#
C 选项C错误: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实施穿行测试:(1)存在较高固有风险的复杂领域;(2)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缺陷(需要考虑缺陷的严重程度);(3)由于引入新的人员、新的系统、收购和采取新的会计政策而导致流程发生重大变化。
阅读 959
收藏 4
老师麻烦帮我解答下题,谢谢
小张老师-答疑
|
提问时间:01/20 09:04
#CPA#
同学 您好: (1)以房抵债一般按照债务重组方式处理: 具体分录可以参考: 借:在建工程 1062485 贷:应收账款 1062485
阅读 959
收藏 4
财务分析。我需要具体具体详细的分析。 格力2020年资产负债率58.14%,产权比率1.39,权益乘数2.39。2021年资产负债率66.23%,产权比率1.97,权益乘数2.97。2022年资产负债率71.30%,产权比率2.48,权益乘数3.48。 美的2020年资产负债率65.53%,产权比率1.90,权益乘数2.90。2021年资产负债率65.25%,产权比率1.88,权益乘数2.88。2022年资产负债率64.05%,产权比率1.79,权益乘数2.79。 通过这些数据怎么具体分析对比美的格力的长期偿债能力。
薛薛老师
|
提问时间:06/08 09:04
#CPA#
尊敬的学员您好!首先搞清楚每个指标是长期偿债能力的正向指标还是反向指标,对比金额比较大小。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这是最基本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而且是反向指标,数值越大,说明长期偿债能力越弱。这三个指标美的比格力的数值大,说明美的长期偿债能力低于格力
阅读 959
收藏 4
注定模八计1-4, 老师,图3红色划线框里不明白,2024年公允价值下降,不是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吗?为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呢?解题思路是什么?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3/29 22:35
#CPA#
是这样的: 首先245是自用房地产转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减少100,税法不认可公允价值的变动,在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时候应该纳税调增,所以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5155-155)/50是折旧的金额,税法不认可公允价值计量,按照成本模式计量折旧。 您再理解下。
阅读 959
收藏 4
老师好 资料3的委托研发加计扣除,我记得不是说委托境外才有80%的限额要求吗?这里为什么委托境内的也要80%?
耿老师
|
提问时间:08/05 14:40
#CPA#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规定,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并计算加计扣除。很多大企业的财税负责人对这个80%的规定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不是100%呢?对此,本文将给出答案。 纳税人权益保护是税收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纳税人的“获得感”。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 告2009年第1号 ,以下简称1号公告)就明确提出了纳税人依法可享受的14项权利。此后,税务机关就特别重视征管、稽查等执法环节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规范入户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使用等工作赢得纳税人好评。笔者以最近发布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 ,以下简称119号文件)为例,探讨如何在政策制定中更好地体现纳税人权益保护。 税务机关只允许委托研发费用按照80%加计扣除,是出于防范税收管理风险的目的。因为企业自主研发和委托研发的费用结构不同,委托研发除了研发成本外还包括研发利润,如果委托研发按照实际支付费用全额享受优惠,那么委托方的利润加成部分也被加计扣除,这可能带来税收优惠滥用和潜在的避税问题。虽然纳税人有质疑,但这种顾虑不无道理。实际上,分析委托研发产生的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变化,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 ,以下简称116号文件)到119号文件中可以发现明显的进步,税务机关在税收风险防范和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天平上逐步靠近后者。 116号文件规定,对委托开发的项目,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否则该委托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实行加计扣除。也就是说,116号文件要求受托方必须把研发项目的成本费用清单给委托方,委托方只能按照受托方发生的成本费用加计扣除。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涉及受托方的商业秘密,委托方较难从受托方获取真实、准确的成本费用清单,政策执行较为不便。此外,1号公告明确规定纳税人享有保密权,税务机关应为纳税人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密,包括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纳税人、主要投资人
阅读 959
收藏 4
商业健康保险是每月200扣除,还是200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王超老师
|
提问时间:09/02 07:41
#CPA#
你好 这个是据实扣除的
阅读 959
收藏 4
上一页
1
...
488
489
490
491
492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