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老师这道题,2018年可收回金额那个不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吗,那个就不算损益了吗
何江何老师
|
提问时间:11/26 13:24
#CPA#
您好同学不是的同学
阅读 986
收藏 4
老师 这个s是销售收入 还是销量 销量不是用Q表示吗
微微老师
|
提问时间:11/11 09:32
#CPA#
您好,麻烦给图片我看下的呢,谢谢
阅读 986
收藏 0
注会财管公式总结版发一下
小天老师
|
提问时间:10/08 17:58
#CPA#
您好, 说明: 1.根据公式的重要程度,前面标注★★★;★★;★ 2.标注页码的依据是 2020 版中级财管教材;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货币时间价值 ★P23:复利终值:F=P×(1+i)n ★★★P24:复利现值:P=F×(1+i)-n ★★★P25:普通年金现值:P=A×(P/A,i,n), 逆运算:年资本回收额,A=P/(P/A,i,n) ★★P26:预付年金现值:P=A×(P/A,i,n)×(1+i) ★★★P27: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 ★★P29:永续年金现值:P=A/i ★P30:普通年金终值:F=A×(F/A,i,n), 逆运算:偿债基金,A= F/(F/A,i,n) ★P31:预付年金终值:F=A×(F/A,i,n)×(1+i) 【提示】 1. 永续年金没有终值; 2.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和普通年金类似,不过需要注意确定期数 n(也就是年金的个数)。 【要求】 1.判断是一次支付还是年金; 2.注意期数问题,列出正确表达式; 3.对于系数,考试会予以告诉,不必记系数的计算公式,但是其表达式必须要掌握; 4.在具体运用中,现值比终值更重要,前者需要理解并灵活运用,后者可以作一般性地了解。 【运用】 1. 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思路,可以运用于年金净流量(P153),年金成本(P166)中; 2.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可以运用在股票价值计算中,阶段性增长模式下,求正常增长阶段股利现值和 (P178); 3.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可以运用在净现值的计算(P152),内含收益率的列式(P156),债券价值计算(P173)等地方。 ★★★P32:插值法 解决下面的问题: 当折现率为 12%时,净现值为-50;当折现率为 10%时,净现值为 150,求内含收益率为几何? (12%-10%)/(12%-IRR)=(-50-150)/(-50-0)。解得:IRR=11.5% 【运用】 1. 实际利率的计算(P32); 2. 内含报收益率的计算(P156); 3. 资金成本贴现模式的计算 (P124); 4. 证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P176 债券,P179 股票)。 【提示】 涉及到插值法,共计四个步骤:1.列式;2.试误;3.内插;4.计算。 对于试误这一步,如果题目有提示利率的范围,是最好;如果没有提示,可以从 10%开始,如果现值太低,降低折现率;反之亦然。 测试完毕的标志是:1.两个结果分布于“标准”的两边;2.利率之差不能超过 2%。 P33:利率的计算 ★★★一年内多次计息,实际利率推算:i=(1+r/m)m-1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要求】上述第一个公式必须掌握,第二个公式需要明确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 ★P40: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要求】 不要记忆公式,直接记住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等于各项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提示】 涉及到加权计算的还有: 1.资产组合贝塔系数的计算(P42); 2.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P126); 3.综合边际贡献率的计算(P241); 4.销售预测的加权平均法(P278)。 ★★P40:两项资产组合方差的计算 σp2=W12σ12+W22σ22+2W1W2ρ12σ1σ2 【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相关系数的不同范围,两项资产的组合风险如何变化。相关系数在-1 和 1 之间,当相关系数为 1,完全正相关,不会分散任何风险;只要小于1,就能够分散风险,并且越小分散效应越明显。 ★★★P4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Rf+β×(Rm-Rf) 【要求】重要公式,必须记忆并灵活运用; 【提示】如果考题中告诉的收益率前面有“风险”定语,如市场股票的平均风险收益率,市场上所有资产的平均风险收益率,那么这个收益率即为“(Rm-Rf)”(风险溢酬)。 【运用】 1. 求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P43); 2. 2.计算股权资本成本的方法之一(P126); 3. 确定公司价值分析法中,就股权价值计算的折现率的确定(P140); 4. 计算股票价值时,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Rs 的确定(P177)。 ★★P52:高低点法(成本性态分析)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要求】 不必死记硬背,根据高低点,结合成本性态公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 【提示】 选择高低点一定是业务量(自变量)的高低点,而不是资金(成本)(因变量)的高低点。 【运用】 1. 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P51); 2.用资金习性预测法来预测资金的占用(逐项分析)(P119)。 ★★★P53: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要求】公式简单,必须掌握,这是量本利分析的基础。 第三章 预算管理 ★★P66:生产预算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备注】等式右边前两者是需求量,第三项是存货来源之一,差值即为当期的生产量(来源之二)。 ★★P66:直接材料预算编制 预计采购量=生产需用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P71: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 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备注】 注意利息的支付属于现金筹措及运用范畴,计算现金余缺的时候不考虑利息支出。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上) ★★P92:融资租赁: 年末支付租金:设备价款-残值×(P/F,Kb,n)=年租金×(P/A,Kb,n) 年初支付租金:设备价款-残值×(P/F,Kb,n)=年租金×(P/A,Kb,n)×(1+i) ★★P107:可转换债券: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提示】 转换比率是指“每张”债券可以转成普通股的股数。需要关注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P117:因素分析法: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 ×(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 【提示】 如果周转速度增加,用减号,反之用加号(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占用越少) ★★★P118:销售百分比法: 外部融资额=敏感性资产增加额-敏感性负债增加额-预期利润留存 预计利润留存=预测期销售收入×预测期销售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提示】 如果题目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外部筹资额中还需要加上固定资产购买的资金需求。对于敏感性资产和负债,考试会直接告诉,或者告诉哪些资产负债和销售收入成正比例变化(这就是敏感性资产和负债)。 ★★★P124:资本成本一般模式 资本成本率=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提示】 该公式主要用于银行借款和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尤其注意如果分母是利息,则需要考虑抵税的问题,即“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如果是优先股股息,则不能考虑抵税,因为股息是税后利润中支付。做如下两小题: 1.银行借款总额 100 万,筹资费率为 1%,年利率为 10%,所得税税率为 25%,资金成本率为几何(7.58%) 2.发行公司债券筹资,面值总额为 100 万,票面利率 10%,所得税税率为 25%,溢价发行,发行价为 120 万,筹资费率为 3%,资金成本率为几何(6.44%) ——计算中,分子一律用票面要素,分母用发行要素。 ★★★P124:资本成本贴现模式 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折现率(思路同内含收益率)。 如: 银行借款为: 借款额×(1-手续费率)=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b,n)+借款额×(P/F,Kb ,n) 公司债券为: 贴现模式(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b ,n)+债券面值×(P/F,Kb ,n) 【提示】 以上公式不必死记硬背,关键是要区分现金流量,并且能正确予以折现列示。 ★★★P126: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之股利增长模型法: KS=预计第一期股利/[当前股价×(1-筹资费率)]+股利增长率 【提示】第一期的股利一定是未发放的,发放的股利不能纳入资本成本的计算范畴,也不能纳入证券价值的计算范畴。 【运用】这个公式和股票投资的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类似(P179),只不过筹资费是筹资方承担,故资金成本中予以体现;投资者不承担筹资费(对于投资费,很少涉及,故省略)。 ★★★P128~133 杠杆效应 【提示】 如果存在优先股,那么在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的分母,还需要扣除“Dp/(1-T)”,即需要把优先股股息转换为税前。 【要求】 1.明白是哪两项变化率之比; 2.给出基期数据,能否计算当期的杠杆系数(不能,用基期的数据计算的是下一期的杠杆系数); 3.如果引入了优先股股息,需要在财务杠杆系数后总杠杆系数分母的 I0后面再扣除[Dp0÷(1-所得税税率)] ★★P137: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 【提示】 决策思路是,如果规模小,息税前利润低(小于无差别点),用权益资本;反之用债务资本。 ★★★P140:公司价值分析法之股票价值的计算 权益资本价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权益资本成本 第六章 投资管理 ★★★P149:项目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率 【备注】 很重要的公式,建议自己推导一下几个公式之间的关联性。 ★★★P149:固定资产变现的税收问题 纳税额:(变现价值-账面价值)×企业所得税税率,如果为正,纳税(现金流出);反之抵税(现金流入)。 ★★★几个计算指标: 净现值 (P152)=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年金净流量 年金净流量(P153)=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现值指数 (P154)=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内含收益率(P156)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静态回收期(P157-158) 【提示】 净现值≥0,那么年金净流量≥0,现值指数≥1,内含收益率≥必要收益率;方案可行。 反之,方案不可行,以上几个指标原则上越大越好,但回收期原则上越小越妙。 ★★P173:债券投资 债券价值=债券各年利息现值之和+债券到期日面值现值 【提示】 利息的计算,本金的归还,一律用票面要素。 ★★P178:股票投资 股票的价值=D0×(1+增长率)/(折现率-增长率) 当增长率=0 时,股票的价值=股利/折现率 【提示】 价值就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对于证券价值适合,甚至对于项目价值,企业价值均适合。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P192: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之成本模型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提示】 管理成本往往是固定的,机会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短缺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减少而增加,故核心就是找到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P195:存货模式 【提示】考虑了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P196:随机模型 H(最高控制线)=3R-2L 回归线: ÷ ÷ 【提示】 对于第二个公式,记住最高限到回归线的距离为回归线到最低限的距离的两倍即可,即 H-R=2(R-L)。涉及到现金转换,只有达到或超出控制线才予以转换,转换后现金为回归线数值。第二个公式瞬间记忆即可,可考性很低。 ★★P199: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P202:应收账款的成本=全年销售额/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提示】 在进行信用政策确定的时候,其他的成本不容易遗漏,但上述公式涉及到的成本容易忘记。如果是多次付款(如 10 天有 40%付款,30 天有 60%付款),建议计算平均收现期统一带入公式计算(平均收现期用加权平均法)。如果涉及到现金折扣,其现金折扣成本不要落下。 ★★★P216:存货管理 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 经济订货量 EOQ=(2KD/Kc)1/2 存货相关总成本=(2KDKc)1/2 陆续供给下经济订货批量: 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 【提示】 保险储备的确定有以下几步: 1. 确定交货期(一般会涉及到加权); 2. 确定交货期的存货耗用量(每日耗用×交货期); 3. 区别不同情况下的保险储备(从保险储备为 0 开始,然后逐一增加每天的耗用量); 4. 计算成本,涉及到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缺货成本的计算需要特别注意,缺货成本=平均缺货量×单位缺货成本×订货次数) 流动负债管理 ★★P223: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P223:贴现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 ★★★P225: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折扣率/(1-折扣率)×360/(付款期-折扣期) 【提示】 上述第三个公式,分母“付款期-折扣期”中,如果题目没有告诉具体的付款期,那么放弃现金折扣的客户可以认为是在信用期付款;如果实际付款期不等于信用期,应该用实际付款期计算。比如信用期为 30 天,实际付款期是 50天,此时公式中的信用期应该用 50 而不是 30。 第八章 成本管理 ★★★P234:本量利分析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提示】 上述核心的公式必须记住,后面的公式可以由此推导得出。如计算保本点,令利润=0 即可;如计算特定的利润,把等式左面用特定的数值替代即可。 【应用】 1. 盈亏平衡分析 (P235); 2.安全边际量(率)的计算(P247); 3.产品组合盈亏平衡分析 (P238); 4.目标利润的分析(P243); 5.以成本为基础的产品定价方法(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保本点定价法、目标利润法、变动成本定价法)(P284~285)。 ★★P245:敏感性分析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提示】 注意是变动率之比,而不是变动额之比。另,分析指标在分子,影响因素在分母;用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判断敏感性,绝对值越大越敏感,反之亦然。 ★★P256~P259 成本差异计算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用量;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提示】 1. 上述差异分析均针对实际产量; 2. 括号外面记住“价标量实”,即价格用标准,用量用实际; 3.不同的费用差异有不同的名称:价差和量差分别为,直接材料为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直接人工为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实际产量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1) 预计产量 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 (2) 实际产量 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 实际产量 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4) 【提示】 (1)-(2)=耗费差异; (2)-(3)=产量差异; (3)-(4)=效率差异; (2)-(4)=能量差异。 ★P268:成本中心 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实际产量下的预算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100% ★P269:利润中心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备注】 可控边际贡献考核部门经理,部门边际贡献考核利润中心。 ★★P270:投资中心 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平均经营资产=(期初经营资产+期末经营资产)/2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收益率)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P277-279:销售预测分析中的趋势预测分析 算术平均法:销售量预测值=(∑第 i 期的实际销售量)/期数 加权平均法:销售量预测值=∑(第 i 期的权数×第 i 期的实际销售量) (修正)移动平均法:Yn+1=(Xn-(m-1)+Xn-(m-2)+…+Xn-1+Xn)/m;Yn+1=Yn+1+(Yn+1-Yn) 指数平滑法:Yn+1=aXn+(1-a)Yn ★★★P284-285:以成本为基础的产品定价方法 成本利润率定价: 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保本点定价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适用税率) =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 目标利润法: 单位产品价格=(目标利润总额+完全成本总额)/[产品销量×(1-适用税率)] =(单位目标利润+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备注】 以上的几个公式可以由量本利基本模型的核心公式推导得出,即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比如销售利润率定价法,假设单价为 A,那么应该有:A×销售利润率=A-A×适用的税率-单位成本;推导得出上述公式。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备注】 本章的财务指标比较多,记忆的时候可以“望名生义”,通过名字来记住公式。 ★P320:财务分析的方法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 ★★P327: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短 期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长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期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 =(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应付利息 ★★P333:营运能力分析 基本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 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 【提示】 1. 计算周转次数时,存货周转率为营业成本,而其他周转率均为营业收入; 2. 考试中,如果告诉了某项资产的期初期末数值,为了和分子时期数配比,原则上应该计算期初期末数的平均值,除非题目特别说明用期末数,或者无法取得期初数,此时可以用期末数近似替代; 3. 周转天数=计算期(通常是 365 天)÷周转次数。 ★★★P337:盈利能力分析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其中: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 平均净资产=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提示】 这类指标的记忆并不困难,通过其名称,基本上也就八九不离十。尤其要注意的是净资产收益率,这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 ★P339:发展能力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提示】 除了资本保值增值率之外,其他的指标均为:本期增长额/期初(上期) 数。 ★★P341:现金流量分析 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总资产×100%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其中: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 【提示】 除了净收益营运指数外,其他指标的分子均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P343: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股数为年末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股数为年末数)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备注】 基本每股收益的分母调整需要注意,如果是分发股票股利,虽然股数增加,但是不增加新的资本,此时不考虑时间权重;如果是发行普通股筹资,股数增加,资本也一并增加,此时才考虑普通股股数增加的时间权重。 ★★★P349: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 杜邦分析法: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股东权益 【备注】 核心公式,务必掌握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阅读 986
收藏 4
向境内单位提供的期租和湿租服务,境内的承租方实际 提供国际运输服务,由承租方适用零税率,那出租方按9%吗
王超老师
|
提问时间:12/29 16:15
#CPA#
你好; 国际运输是的; 按照0税率的 ;如果是境内的单位和个人向境内单位或个人提供期租、湿租服务,如果承租方利用租赁的交通工具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国际运输服务和港澳台运输服务,由承租方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阅读 986
收藏 4
A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1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审计工作底稿记载的审计完成阶段相关事项如下。(1)根据复核计划,审计项目组经理复核了审计工作底稿,A注册会计师复核了财务报表和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确信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2)审计工作底稿显示,甲公司销售费用被严重高估,管理费用被严重低估。A注册会计师这两项错报相抵后对利润总额无重大影响,未建议管理层调整:((6)15年7月,甲集团公司更换了主要管理层成员由于现任管理层仅就其任职期间提供书面声明,A注册会计师向前任管理层获取了其在任时相关期间的书面声明。要求:分别针对上述情况1-6,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
小小快乐老师
|
提问时间:06/25 19:10
#CPA#
(1)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并与项目组讨论。 (2)不恰当。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类存在错报,会影响重要的财务报表指标 (3)不恰当。重大资产重组会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广泛重要影响,需要设计审计程序 (4)不恰当。对于第一阶段期后事项的审计,除了了解及询问,还需要查阅被审单位的所有者、管理层和治理层在财务报表日后举行会议的纪要,如果不能获取,询问会议讨论的事项。查阅被审单位最近的中期财务报表。查阅被审单位在财务报表日后最近期间内的预算、现金流量预测、其他管理报告。询问被审单位法律顾问相关的诉讼和索赔事项,扩大之前口头或书面查询的范围。考虑是否有必要获取特定期后事项的书面声明来支持其他审计证据,从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
阅读 986
收藏 4
老师,我区分不了可解锁与不可解锁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可解锁是不是意味着真正的用利润去发放,不可解锁呢?分录看不懂
丁小丁老师
|
提问时间:08/27 21:37
#CPA#
您好!可解锁就是到时会行权成为公司真正的股东,不可解锁就是到时不会行权 具体哪个分录不明白呢?
阅读 986
收藏 4
10. 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4000 元,单价 20 元,计划销售产品 1000 件,欲实现目标利润2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
悠然老师01
|
提问时间:12/05 11:21
#CPA#
学员你好,计算如下 产品单价=35/(1-0.3)=50 保本销售额=200*0.5*50=5000 税前利润=200*0.5*35=3500
阅读 986
收藏 4
审计业务。请问,企业没有担保业务,缺陷表还能列示它缺少担保制度的设计缺失吗
审计老师
|
提问时间:01/27 00:07
#CPA#
如果本身没有担保业务的话,个人认为没有设置相关的内控本身不算是缺陷。所以缺陷表不用列示这个问题。
阅读 986
收藏 4
老师好,求这道题准确答案,方案那里是有三个方案,我们截全
朱立老师
|
提问时间:11/25 17:27
#CPA#
你好 补偿性余额的实际利率=10%/(1-20%)
阅读 986
收藏 4
我提问的是 因为签报告,所以是其他关键审计人员。 冷却期怎么计算的,一共多久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1:4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项目经理签署了审计报告,是签字注册会计师,所以冷却期与项目合伙人同等对待,这里21年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满5年后,需要冷却5年;所以23年还处于冷却期。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6
收藏 4
委托加工的是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让受托方“代收代缴”,目的是什么?
于老师
|
提问时间:06/28 01:06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原因如下: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让受托方“代收代缴”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家税收的顺利征收。在委托加工过程中,受托方作为加工企业,代收代缴消费税可以有效地监控消费税的缴纳情况,防止税款流失。同时,这也便于税务机关对受托方的税务管理,确保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对于委托方来说,这种方式简化了税务处理,减少了纳税申报的复杂性。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6
收藏 4
这道题不会做,请老师帮忙解答一下
王晓晓老师
|
提问时间:05/07 18:29
#CPA#
首先一定要确定资本化时间,从4月1号开始,一共9个月
阅读 985
收藏 4
申报个税,本期收入,指未扣除五险一金的应发工资吗?
艳子老师
|
提问时间:02/06 14:29
#CPA#
您好, 是的,是这个应发工资
阅读 985
收藏 0
你好我想问一下 在将权责发生制下的营业成本转化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时,应列为减项的有哪些 a商品存货减少数 b应付账款增加数 c存货盘盈 d接受投资增加的存货 e计入本期生产成本的人工费用
艳民老师
|
提问时间:12/28 10:54
#CPA#
营业成本转化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时,应列为减项的有ABE
阅读 985
收藏 4
注会合并报表,为什么合并日后,年末,要编制调整分录: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调长投)。不明白为啥要让长投由成本法像权益法看齐
金金老师
|
提问时间:07/21 09:43
#CPA#
您好,是这样的,因为最后合并报表是不认可成本法的,他认可的是公允机制
阅读 985
收藏 0
老师,在丧失对原子公司的控制权时(60%→40%),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按该日公允价值对所持的剩余股权进行重新计量。这样会导致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不一致,以后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基础和结果就会不同。 请问,(1)对于原母公司来说,丧失控制权以后,就不用再做合并报表了,那该项长投在合并报表层面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的权益法核算,计算这个数还有什么意义呢?毕竟原母公司是要按个别报表的金额来进行后续计量。 (2)或者说,如果原母公司还有其他子公司,所以年末还需要继续做合并报表,此时长投在合并报表层面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的权益法核算才能用上?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3/15 15:40
#CPA#
丧失对原子公司的控制权后,是有可能就不把这个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中了的,但是还是要在报表中体现这个丧失控制权的过程,因此需要对剩余的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并不是只有后面这个纳入到合并范围中这个才是有用的
阅读 985
收藏 4
会计:同样是非正常毁损取得保险赔款,存货的就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固定资产的就要计入投资活动现金流。是因为存货是流动资产么?
辜老师
|
提问时间:06/21 17:16
#CPA#
是的,因为存货是属于经营活动需要的资产,购买的时候也是计入经营活动的
阅读 985
收藏 4
冲模一,第5多选 老师,选项D属于,是增加对外发行的普通股,稀释每股收益了,为什么不需要重新计算每股收益呢?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3/09 08:00
#CPA#
因为这件事是本年发生的,影响的是本年的每股收益,不影响去年的,所以不用重新计算比较报表(去年)的每股收益
阅读 985
收藏 4
土地使用权在企业于其上进行建筑物该如何处理 经典题解 2022 注会 会计 P19页 第2个多项选择题,B C答案似乎是矛盾的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9/22 09:15
#CPA#
B选项是错的 ,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的,不计入建筑物成本的 C选项是对的 ,土地使用权的 摊销是计入建筑物成本的
阅读 985
收藏 0
建设期间的工程盘亏报废毁损净损失计入工程成本,如果是因为自然灾害比如暴雨,也是计入成本吗;建设期间的车间提供的水电啥的费用也计入成本吗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9/15 10:1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建设期间的工程盘亏报废毁损净损失,如果是由于自然灾害(如暴雨)造成的,通常会记入营业外支出。这种损失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不属于正常的施工风险,因此不直接计入工程成本。 建设期间的车间提供的水电费用,如果是为工程施工服务的,通常会记入工程成本。这些费用是为了工程施工而发生的,应当计入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或间接成本,而不是计入生产成本。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5
收藏 0
这道题的A选项为什么不能选? 为确定是否存在管理层以前未识别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程序有( )。 A. 获取管理层的书面声明 B. 检查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律师询证函回函 C. 检查股东会和治理层会议的纪要 D. 检查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银行询证函回函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06 22:40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道题的A选项不能选,因为题目要求是“为确定是否存在管理层以前未识别或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而获取管理层的书面声明通常是用来确认已知的关联方关系或交易,而不是用来发现新的或未披露的关联方关系或交易。 比如有些是管理层故意隐瞒的关联方,此时让他提供书面声明说已经告知了所有的关联方,这种书面声明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并不会有助于发现未识别的关联方。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5
收藏 1
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歪存货处置后,需要转回吗
张老师
|
提问时间:05/11 13:4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需要转回。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5
收藏 0
题目中没有说明金额单位,答题时会计分录需要带单位吗,例如 借:长期股权投资5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5000万元
金老师
|
提问时间:08/15 09:1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需要的,写数字就好,不用写上单位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5
收藏 4
为什么甲公司确认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的公允价值变动也要计入投资收益呢?不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吗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7/21 21:2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里没有涉及公允价值的变动的 ,您是指哪里确认了投资收益呢 这里属于债务重组的 ,不需要区分资产的处置损益或利得的 ,涉及到了非金融工具抵债的话,差额都计入其他收益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5
收藏 4
老师您好,请问(4)问的实际成本为什么是用合同价款的16000+摊销,为什么不用17500去加摊销呢?谢谢!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6/30 19:26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把会计主体弄换了。 乙公司是花了17500万元,但是甲公司是购买方,支付了“合同价款为16000万元” 所以按照答案的处理。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85
收藏 4
第一类期后事项属于财务报表日后调整事项么?
AI智能答疑老师
|
提问时间:08/31 10:39
#CPA#
答案:是的,第一类期后事项属于财务报表日后调整事项,这类事项是对财务报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阅读 984
收藏 4
老师,1.仓储费用通常记到管理费用中2.仓库保管员的工资记到管理费用中对吗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9/08 09:44
#CPA#
是的,都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是销售环节的仓储计入销售费用
阅读 984
收藏 4
一个小规模企业的租车收入,期间产生的加油过路费用是入成本还是费用 还有请的临时驾驶员的费用怎么入账 这些能直接入成本吗
bamboo老师
|
提问时间:05/23 10:55
#CPA#
您好 请问都是租车过程中产生的么
阅读 984
收藏 4
问题写在纸上了 麻烦解答
张学娟老师
|
提问时间:05/07 23:46
#CPA#
你好,先看一下题目请稍等
阅读 984
收藏 4
老师,委托母公司里的某人为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方写什么
家权老师
|
提问时间:05/07 14:48
#CPA#
委托方就是你们公司的名称
阅读 984
收藏 4
上一页
1
...
496
497
498
499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