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事业单位净资产(初级会计实务)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
企业净资产其实就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企业净资产的计算也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这一点可以结合起来学习,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内容是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一)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财政补助结转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事业单位设置“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
期末根据财政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
借:财政补助收入
贷:财政补助结转
根据财政补助支出本期发生额:
借: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年末,按照有关规定,结转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
借:财政补助结转
贷:财政补助结余
或做相反会计分录。
按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
借:财政补助结转(实际上缴资金数额或注销的资金额度数额)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额度的,做相反会计分录。
2.财政补助结余
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补助资金。财政补助结余是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事业单位设置“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年末,按照有关规定结转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
借:财政补助结转
贷:财政补助结余
或做相反会计分录。
按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余额度的,按照实际上缴资金数额或注销的资金额度数额:
借: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或额度的,做相反会计分录。
(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非财政补助结转
期末,事业单位应当将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支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借: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根据事业支出、其他支出本期发生额中的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其他支出
2.非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两个组成部分。
(1)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事业结余=(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其他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公式中涉及的科目均为非财政非专项资金项目。
年末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借记或贷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或借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
(2)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年末,如“经营结余”科目为贷方余额,将余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即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3)事业单位应当设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年末,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的余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后,要按照规定进行结余分配: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应缴税费(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专用基金(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
进行结余分配后,要把“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余额结转至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
或做相反会计分录。
(三)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年末: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
或做相反分录。
将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辅助专项(项目已完成)剩余资金结转至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四)非流动资产基金
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应设置“非流动资产资金”科目,核算非流动资产基金增减变动,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
(五)专用基金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等。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专用基金”科目核算专用基金,贷方登记提取的专用基金,借方登记实际使用的专用基金,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专用基金余额。
提取专用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或有关支出科目)
贷:专用基金
按规定使用专用基金:
借:专用基金
贷:银行存款
使用专用基金形成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疑难问题解答】
1.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经济法基础)
解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提示]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2.经济补偿金,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工作年限×月工资?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经济法基础)
解答:根据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所以,只有在“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情况下,经济补偿的最高年限才不得“超过12年”;其他情况,都是按照实际工作年限计算。
【易错易混辨析】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与财政应返还额度的用法(初级会计实务)
答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方登记收到的授权支付到账额度,贷方登记支用的零余额用款额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单位尚未支用的零余额用款额度。
而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年度终了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即反映结转下年使用的用款额度。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
下年度恢复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年度终了,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下年初恢复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例如: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是指,比如某事业单位2012年全年申请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总额为100万元,2012年全年实际使用款90万元,差额10万元。
申请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
贷:财政补助收入100
实际支付90万元时:
借:事业支出9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90
注销额度时: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1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
下年初恢复额度时:
2013年度,财政授权支付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10
如果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
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例如:某事业单位2012年全年申请的预算指标是120万元,“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的总额是100万元,差额20万元。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20
贷:财政补助收入20
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20
【历年考题剖析】
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1200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为800元)。期满终止合同时,甲公司未向孙某提出以不低于原工资标准续订劳动合同意向,甲公司应向孙某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额为( )。(经济法基础-单选题-2011年)
A.800
B.1200
C.2400
D.360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本题中孙某工作满3年,应支付3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即经济补偿金=1200×3=3600(元)。
点评:对于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就是按照“劳动者自己的月均工资计算”,而不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除非劳动者月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是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一般规定中就是按照“劳动者自己的月均工资计算”。
题目中月工资是1200元高于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的800元。因此这里按照1200元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答疑精华】
问: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会引起专用基金的变化吗?(初级会计实务)
答复: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变化之前,支付清理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在2013年新教材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生了改变,在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发生的相关费用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所以在新教材中不会引起专用基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