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试谈假币区域性泛滥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应对

2011-04-12 09:30 来源:韩斌

  摘要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视角探讨假币区域性泛滥的问题。首先论证了假币区域性泛滥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其次从防范假币的制度、技术、收缴管理办法及缺乏应对性演练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大人民币防伪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人民币鉴伪能力,建立健全现金快速调配机制,加强假币区域性泛滥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关键词:金融稳定;假币;区域性泛滥;对策

  近年来。随着假币制作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假币的生产量和流传渠道迅速增加,“假币村”、“12亿假币案”、“HD90假币风潮”等假币事件层出不穷。人民币反假工作形势日益严峻,假币制造的规模化发展趋势和假币大规模出现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人民币反假工作已经不只是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单个部门维护人民币权威性的工作,而成为多部门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工作。为了深入研究假币区域性泛滥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将从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假币案件发生和应对过程中,推断和预测未来发生假币规模突现的可能性及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为基层人民银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一点参考。

  一、假币区域性泛滥带来的严峻挑战

  制售假币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获得非法暴利;另一种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通过制造假币并大规模投放市场,破坏敌国或敌对政府合法货币的信誉和存在价值,从而破坏其经济基础。历史证明,以后者为目的的造假对一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远比前者强,因为以获取暴利为目的的造假规模一般较小。然而,造假技术和通信的飞速发展使出于谋利为目的的假币制造的规模越来越大。

  1 出于政治性目的的大规模造假。出于政治目的的货币造假也被称为“假币战争”或“货币战争”。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假币战争”是南亚冲突的缩影;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也曾用制造大量假币的手段颠覆伊拉克经济。对我国来说,遭到敌对国家或政府的大规模假币攻击的可能性极小,因为我国经济总量和现金总量都很大,并且有较为完备的反假币体系。但如果敌人缩小攻击目标为某一省或市等较小区域,就比较容易危害这个区域的金融和经济稳定。早在2000年,公安部防伪专家詹楚材在接受香港《明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显示,大陆约有50亿人民币假钞在流通,有八成来自台湾。2007年5月18日福建海关截获12亿台湾造假人民币,是建国以来查获的最大假币案,假币主要流入浙江、山西等4省。层出不穷的假人民币案件是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我们尚不能定论,但事实上的区域性假币规模爆发现象已经越来越多。

  2 暴利诱惑使区域性团伙造假防不胜防。“假币村”事件是近几年我们听说的最典型的区域性团伙造假事件。广东一个叫华美村的小村庄在上世纪90年代曾因为全村造假币而全国闻名,该村总人口约5700人,因制贩假币而被捕判刑的却有几十号人,其中3人被判极刑,华美村是当年广东假币泛滥的一个缩影。制造假人民币的团伙犯罪在台湾尤其猖獗,资料显示,福建省警方曾在一次反假币集中行动中,一举破获台湾的3个黑社会团伙,抓获所属“竹联帮”、“四海帮”、“三合会”等帮会的24名制假币黑帮成员,缴获假人民币1208万元。就在今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中,湖南、广东两省公安机关异地联动、同时出击,成功破获一起特大伪造货币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假人民币9000余万元以及一大批制假设备、原料。以上案例说明,制造假币的犯罪团伙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增加的趋势,而且部分造假团伙已经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假币的高额利润率和黑恶势力的隐蔽性、区域性和有组织性结合起来,两者的发展速度将不可估量。因此,假币的区域性泛滥很有可能借助团伙性犯罪而在某地区爆发。

  3 造假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造假规模越来越大。2006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德阳市一支行网点在办理储蓄业务时误收一张1999版面值100元的假人民币。该币虽然假币特征明显,但经5个品牌、10台不同类型的点钞机鉴别,却均能通过而不报警。据了解,台湾为高仿真假人民币的主要印制基地,甚至有假钞厂可印出骗过提款机的“变造币”,印钞技术冠绝全球。一流的设备加上高超的印刷人员,使得台湾版假钞越做越精准,对新版人民币的破解能力也越来越强。发生在2008年和2009年的“HD90假币”事件,正是台湾造假币技术的一次验证。据大陆警方透露,台湾伪钞集团仿冒的第一代“HD90”伪钞,仿真度不高,很快便被发现。约两年前成功印制出第二代“HD90”伪钞,不但加入防伪金属线,纸质也有所强化,单靠肉眼或手感难以分辨,惟在验钞机下才现形。到2008年初,伪钞集团的造假技术再上一层楼,第三代“HD90”伪钞无论在磁带、数字磁粉、防伪线、浮水印,以及凹凸图案方面,水准之高几可乱真。在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犯罪分子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最新的钱币造假技术,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和销售假币,如果钱币防伪技术没有及时跟上、鉴伪点钞机升级不及时的话,假币在某区域内规模突现的情况将很可能发生。

  二、假币区域性泛滥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 高仿真假币在某区域规模性爆发可以引发大面额现钞流通停滞,影响该地区的现金交易。理论上,虽然在某区域内出现成百上千万元的假人民币在当地现金总流通量中的占比微不足道,但这成百上千万元的假币若在某时段内集中出现,尤其是部分或全部验钞机暂时不能识别时,商家和居民就会拒收大面额现钞,超市、公路收费站等大量使用现金交易的机构几乎无法正常运营,单位和个人用现金偿还债务时也只能通过银行转账或到银行当面交割。更可怕的是当出现银行验钞机都不能鉴别的假币时,银行的现金收支也会暂停,该种面值的人民币会出现停止使用的状况。

  2 大面额币种出现大规模假币时,小面额钞票需求量会剧增,容易引发事发区域现钞供应紧张。当50或100元的人民币,或者50和100元的大面值人民币同时出现较大数量的假币时,未出现假币的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的需求量就会急剧增加,而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又不会在很短时间内补充替代面值的现金供应,这势必会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从而影响当地的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

  3 假币事件还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引发周边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居民恐慌,严重影响经济运行和居民对银行、政府乃至对人民币的信任度,甚至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是一个现金发行量非常大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使用现金消费的偏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币走出国门的步伐正在加快,流通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如果假币大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首先,国家控制 银行准备金率进而调控物价水平的政策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物价上升,人民币贬值,使国家外汇储备蒙受损失。其次,假钞泛滥可能会危及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及信誉。使人民币在国内和国际的信用下降。例如,2008、2009年,“HD90”等编号开头的高仿真人民币流入全国各地引发了“集体恐慌”,有媒体称,人民币假币已经流入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一时间,“假钞”事件也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有报道援引香港《东方日报》说,这些假币扰乱了金融秩序,并对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因此使北京将人民币打造成“亚元”的努力功亏一篑,并对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产生影响。

  三、当前防范假币区域性泛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国家防范假币区域性泛滥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刑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对制造、持有和销售假币等违法活动的惩罚办法给予了明确规定,对有效打击假币相关非法行为起到了作用。公安部门和人民银行也在每年的固定时期开展打击假币犯罪和反假人民币宣传月等活动。然而,这些制度性安排重点针对的是打击假人民币犯罪和如何识别假人民币的日常性防范措施,而当难以识别的新版假币在某地突然大规模出现时,这些制度安排就显得力不从心,而此类事件又极有可能引发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的经济秩序。这就迫切需要确定专门的部门,依据相应的法规,系统性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及其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 鉴伪点钞机管理水平低下且混乱。一是鉴伪点钞机生产和使用混乱,自2006年6月《人民币伪钞鉴别仪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开始实施以来,我国鉴伪点钞机生产企业逐年增加至近200家,但其中鱼龙混杂,技术和产品质量差距较大,众多品牌和型号让金融机构眼花缭乱,无从选择。虽然多数全国性大型银行由其总行或省级分行集中采购,但众多的中小银行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而存在各机构配置多个品牌和型号的鉴伪点钞机。点钞机的多样性使得金融机构对点钞机的升级换代难度变大,效率低下,难以及时应对高科技假钞的出现。二是点钞机较高的价格不利于民间防假。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小商户往往不舍得花高价买一台鉴伪点钞机。致使假币规模出现在某地区后,小商户只得采取拒收大面额钞票的办法来防止假币带来的损失。三是普通鉴伪点钞机的技术单一,难以防范高科技假币。民间广泛使用的鉴伪点钞机多数是价格相对便宜、鉴伪功能相对较弱的机具,当技术含量很高的假币大规模出现时,这些鉴伪点钞机将形同虚设。

  3 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中缺乏类似假币区域性泛滥的应对演练。假币在某地突然大规模出现,而部分验钞机又无法识别,这类事件在假币制造技术日益高超的今天已经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事件一旦发生,引发的一系列金融、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多部门协调应对,有的甚至需要跨地区应对,因此平时必须加强针对类似事件的应急演练。自200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以来,各地方政府、系统、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预案的演练。各级政府会同同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制定了《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笔者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到,目前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还没有专门针对类似假币区域性泛滥引发的突发事件进行过演练,至少没见过相关信息发布。

  4 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存在缺陷。目前的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规定,居民发现自己持有假币,要依法交回银行,银行柜台发现假币,依法没收。也就是说,居民发现一百元假币后,交回银行,自己就会损失一百元钱,或者居民发现可疑钱币,要银行鉴别也可能损失这一百元钱,但是如果铤而走险,试着要把它花出去,就不会损失这些钱。这说明我们这个规则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缺陷,它实际上不是在鼓励人们把假钞交给银行,反而迫使一些人把假钞留着,或者是在适当的机会花出去。这样的规则也正好使犯罪分子有更长的时间往某地区大量投放假币,因此,进一步完善假币收缴相关制度也是反假币工作需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假币区域性泛滥的防范与应对

  1 要站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高度防范假币区域性泛滥的发生。假币区域性泛滥事件的后果是使事发地人民币无法正常流通,金融和社会经济稳定受到严重影响。事件发生后,需要政府、公安、银监和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应对。因此,此类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已经不只是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单个部门维护人民币日常流通的工作,而要站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新高度上看待。各级政府要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传,提高各部门协调配合效率,公安部门要加大假币犯罪打击力度,银监部门要强化金融机构的应急管理,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和货币金银部门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反假信息、加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反假技能培训,同时各部门要共同研究假币区域性泛滥事件的应对方案和防范措施,提高此类事件预防能力和发生后的应对能力。

  2 加大人民币防伪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强鉴伪点钞机具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的人民币鉴伪能力。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人民币防伪、假人民币识别技术的研究投入,提高应对高科技制造假币的能力。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他们识假、防假能力直接关系到居民对金融机构的信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始终是识假、防假人民币的中坚力量,银行的鉴伪点钞机相应地要代表最新的假币鉴别技术,因此,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配备最新版的鉴伪点钞机具,并建立鉴伪机具迅速升级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堵塞假人民币的扩散。

  3 把人民币鉴伪机具作为社会公共设施,降低全体公民使用人民币鉴伪机具的成本。原先,居民到银行鉴别人民币,必须冒着是假币就被没收的风险,而如果在银行柜台、商场等公众场合设立自助式鉴伪机具,就会有效降低居民鉴别人民币的成本。另外。还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鉴伪机具,当发现假币数量剧增时,及时放置在公众场合,以便居民使用。

  4 建立健全现金快速调配机制。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完善现金供应相关的应急预案,并与上下级行和跨地区行之间建立快速联动的互助机制,确保当某一大面值假币大规模出现,居民拒用此面值人民币时,人民银行能在最短时间内供应足量的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当本行现金不足时,也能迅速从上级行或由上级行调配到其他地区行调入现金。

  5 加强假币区域性泛滥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人民银行金融稳定部门、货币金银部门应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假想各种假币引发的突发事件定期进行专门演练。例如新版假币大规模出现在银行、出现在居民手中、从某超市或大型商场流出,不同的事发地、涉案人群、影响范围都需要有不同的具体应对措施,如果平时进行了针对性的演练,类似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应对组织的指挥、相关部门职责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就会高效地实施。因此,专门制定假币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可以有效地降低假币对区域性金融、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vince
上一篇:
浅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下一篇: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