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财税专业问答平台:上千名老师在线等你,免费提问,快速解答
搜答案
暂无数据
0/400
选择问题所属话题
请添加话题
上传图片(最多上传3张图片)
提交问题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热门问答
精华问答
使用APP提问,老师回复第一时间提醒
扫一扫,下载APP
因果预测分析法在预算编制中有何应用?
秦老师
|
提问时间:10/01 19:49
#中级职称#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一种用于预测未来事件或趋势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推断未来的结果。在预算编制中,因果预测分析法可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预测未来的收入、成本和利润,从而为预算决策提供支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 1. 销售预测: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与经济指标(如GDP、通货膨胀率、消费者信心等)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例如,如果历史数据显示销售额与GDP增长呈正相关,那么可以根据GDP的预测来调整销售预算。 2. 成本预测:分析成本与生产量、价格、人工成本等变量的关系,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成本水平。例如,如果单位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那么可以根据预计的生产量来估算未来的成本。 3. 利润预测:通过分析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例如,如果收入增长率高于成本增长率,那么可以预计企业的利润将增加。 4. 投资回报预测:评估新项目的投资回报时,可以通过因果预测分析法来预测项目的收入、成本和利润,从而计算项目的预期回报率。 5. 风险评估:分析不同风险因素(如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政策变动等)对财务结果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在预算中考虑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6. 资源分配:根据对不同部门或项目收益的预测,可以优化资源分配,确保资源被分配到能够产生最大回报的领域。 7. 绩效评估:将实际绩效与基于因果预测分析法制定的预算进行比较,可以评估预算的准确性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在应用因果预测分析法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相关性分析:确定历史数据中哪些变量与预算目标相关。 - 因果关系建模:建立因果关系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 - 数据质量:确保用于分析的数据准确、完整和可靠。 - 假设检验:对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检验,确保模型适用于实际情况。 - 情景分析:考虑不同的情景和不确定性,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 通过因果预测分析法,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财务结果,从而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阅读 77
因果预测分析法在财务预测中的局限性有哪些?
郭老师
|
提问时间:10/01 19:17
#中级职称#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已知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预测未来的方法。在财务预测中,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数据的局限性:因果预测分析法依赖于历史数据来建立模型,但历史数据可能无法捕捉到未来的变化。例如,技术进步、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新因素可能未在历史数据中体现,从而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 2. 模型的假设和简化:为了便于分析,模型通常会假设某些变量保持不变或遵循特定的规律,但这些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企业收入可能不会像模型预测的那样继续增长。 3. 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历史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预测结果。如果数据存在偏差、遗漏或错误,基于这些数据建立的模型将无法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4. 滞后性:因果预测分析法可能存在滞后问题,即基于过去的数据进行预测,可能无法及时反映当前市场变化的影响。 5. 复杂关系的难以捕捉: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难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例如,消费者行为、投资者情绪等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6. 外生变量的影响:模型可能无法捕捉到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外生变量(即模型之外的变量)。例如,自然灾害、政治事件等不可预测的因素可能对财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7. 过度拟合的风险: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可能会增加模型的复杂性,导致模型过度拟合历史数据。这样的模型虽然在历史数据上表现良好,但可能无法很好地预测未来。 8. 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结果通常是概率性的,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财务预测中,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因果预测分析法在财务预测中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的局限性需要被认识和理解,以避免对预测结果产生错误的信心。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其他预测方法和工具,如定性分析、市场研究、专家意见等,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阅读 75
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而准备购置一条新生产线,计划于2026年年初一次性投入资金6000万元,建设期为1年,全部形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6年,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4年预计每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1000万元,第5~6年预计每年的税前营业利润为666.67万元。新生产线开始投产时需要流动资产1700万元,结算性流动负债同时增加1000万元,垫支的营运资金在项目终结时一次性收回。税法规定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6年,残值率为20%。预计最终回收的净残值为1000 万元。假设适用所得税税率为 25%。 要求:计算新生产线下列指标。(1)第0年的现金净流量;(2)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 (3)第2~5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4)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5)第7年的现金净流量。
贾老师
|
提问时间:07/28 13:54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第0年的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投资+营运资金垫支)=-(6000+1700-1000)=-6700万元(2)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折旧-流动资产增加 第1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付现成本1000万元,则税前营业利润为2000万元。 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使用年限=6000×(1-20%)/6=800万元 税后营业利润=(税前营业利润-折旧)*(1-所得税率)+折旧=(2000-800)*(1-25%)+800=1400万元 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1400万元(3)第2~5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折旧 税前营业利润为2000万元,折旧费用800万元。 税后营业利润=(2000-800)*(1-25%)+800=1400万元 第2~5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1400万元(4)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折旧+回收营运资金+净残值回收 税前营业利润为666.67万元,折旧费用800万元。 税后营业利润=(666.67-800)*(1-25%)+800=733.33万元 营运资金回收=1700-1000=700万元 净残值回收=1000万元 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733.33+700+1000=2433.33万元(5)第7年的现金净流量=0(项目终结,无新增现金流)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639
收藏 3
水费发票税率是多少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06 13:51
#中级职称#
同学,你好 水费发票的税率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一般为9%,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则为3%;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征收率为3%。
阅读 577
收藏 2
历年《中级财务管理》主观题,一般只用写结果,不用写计算过程?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7/29 11:47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完全正确。如果题目要求计算金额,通常需要写出计算过程,仅提供结果可能会影响得分。但如果题目没有特别要求,直接写结果也是可以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07
收藏 2
老师麻烦您给讲一下求这个净现值。为什么要减3600?为什么是1700的?还有个1300乘以系数,这个不明白?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为增加产能,公司计划于2024年年初购置新设备。有关资料如下:对于新设备投资,公司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0%,公司提出如下两个方案。A方案:从国内购买新设备,购置成本6000万元,分别于2024年年初和2025年年初各支付3000万元,新设备2024年年初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新设备开始投入使用时需垫支营运资金600万元,在设备使用期满时收回。新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带来营业收入2500万元,每年发生付现成本1000万元。新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400万元。相关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保持一致。B方案:从国外购买新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经测算,方案B的净现值为680万元。计算A方案的如下指标:①净现值
贾老师
|
提问时间:07/21 10:24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A方案的净现值时,3600万元是从2024年年初和2025年年初各支付的3000万元购置成本总和。1700万元是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第一年的现金流量,具体由营业收入2500万元减去付现成本1000万元再减去垫支营运资金600万元得出。至于1300乘以系数的部分,这是指每年的净现金流(即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和折旧后的金额)在计算净现值时需要根据时间价值进行贴现处理。这里的1300是指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2500-1000=1500万元,再扣除当年的折旧费用6000/8=750万元后得到的结果。净现值计算中使用的系数是根据公司要求的最低收益率10%来确定的时间价值贴现因子。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07
收藏 2
2025年变更内容 其他债权投资 到期收回的 差额转入”信用减值损失” 那么 小尾巴 ”其他综合收益” 转入 ”信用减值损失”还是“投资收益”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8/11 15:55
#中级职称#
2025 年相关规定下,其他债权投资到期收回时,差额计入 “信用减值损失”。而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转入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其公允价值变动等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需要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转出,转入当期损益,根据规定,这里的当期损益对应的是 “投资收益” 科目,与到期收回时差额计入的 “信用减值损失” 无关。
阅读 497
收藏 2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者什么关系?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8/06 10:53
#中级职称#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就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一种表示形式,两者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叫法。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97
收藏 0
赶快点击
登录
获取专属推荐内容
实务资讯
查看更多
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这10个常见问答请收好!
提醒注意!增值税申报常见的六大误区
居民企业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如何免征企业所得税
财报异常指标易招税务稽查风险!这些预警指标要注意!
免费资料
一键下载
下载APP快速提问
扫一扫立即下载APP
拍照一键搜题更便捷
老师回复第一时间通知
意见反馈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