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你好老师个体户经营超市购买的连卷袋的商品会计分录怎么做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4:01
#实务#
同学,你好 不是卖的话,可以计入低值易耗品
阅读 17
收藏 0
第三问 答案-(-5.62)怎么理解 我没有减 。我是用公允价值减去了摊余成本。为什么非要减去这个-5.62呢? 求解答,很着急很着急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7
#实务#
“-(-5.62)” 是因为 2×18 年末确认过公允价值变动贷方 5.62(代表公允比摊余少 5.62) 。2×19 年算当期变动,要先看 “当前公允与上期末摊余的差”,再 抵消之前累计的变动 : 当期变动 =(本期公允 - 上期摊余) - 之前累计变动(2×18 年的 -5.62 ),即(18 - 19.8) - (-5.62)= 3.82
阅读 73
收藏 0
公账的收款人可以是个人吗???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6
#实务#
同学,你好 公转私,是可以的
阅读 26
收藏 0
生产设备维修费超5000元,无合同直接微信转账个体户,再拿发票去报销可以吗?有什么税务风险?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5
#实务#
你好这个个体户没合同不要紧,有发票就可以的
阅读 49
收藏 0
公账的收款人可以是个人吗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5
#实务#
同学,你好 你的意思是公转私吗?
阅读 20
收藏 0
你好,交社保的分录怎么做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5
#实务#
同学,你好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单位部分) 其他应付款(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阅读 3
收藏 0
建安发票是什么!!!建安发票是什么!!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4
#实务#
同学,你好 建安票是指在建筑、安装等工程作业中,由施工单位或个人向付款方开具的收付款凭证。
阅读 3
收藏 0
老师,请问制造企业员工主要是以计件为主,个别员工计时,生产的半成品或者产成品以什么为依据去分摊当月发生的人工和制费比较合理?谢谢!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51
#实务#
优先用 “实际工时” 分摊 对计时员工,直接记录实际工作工时;对计件员工,按 “计件数量 × 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折算为标准工时,汇总总工时。 分摊率 =(当月人工 + 制费总额)÷ 总工时 某产品应分摊金额 = 该产品耗用工时 × 分摊率 优点:统一以 “工时” 为尺度,体现投入与费用的匹配,尤其适合工序稳定、工时易统计的场景。 辅助用 “计件数量 + 工时权重” 混合分摊 若部分产品计件特征明显,可先按计件数量分摊计件员工人工,再用总工时分摊计时人工和制费,最后汇总。 优点:兼顾计件员工的产出导向,减少单一标准的偏差。
阅读 82
收藏 0
请本周在新电子税务局通过打印完税凭证,发票申请模块触发提示满意度调查问卷或通过12366触发相关短信提醒,这个怎么操作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8
#实务#
同学,你好 那就打印完税凭证,来完成满意度调查问卷
阅读 5
收藏 0
申报表附一把即征即退的数据更为零,主表即征即退的挪到一般项目,保存后税款不是要繳回的之前退了的税款,请问老师怎么更正?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5
#实务#
同学,你好 你更正完成之后,是要缴纳税款。你现在是想更正什么呢?
阅读 2
收藏 0
老师,修建厂房时周边的道理及雨污水管网工程这些费用需要计入厂房原值缴纳房产税吗?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5
#实务#
同学,你好 不需要的,小金额修理计入费用的
阅读 14
收藏 0
燃气费4-6的发票一直没开,我做的时候直接做的制造费用-燃料动力费。发票开出来之后需要做什么科目,怎么处理啊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4
#实务#
你好,直接贴在凭证后就可以的
阅读 13
收藏 0
您好老师:单位购买的路灯是入管理费用还是怎么办好?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2
#实务#
按使用部门的,车间的制造费用 分不出来的都做管理费用可以
阅读 5
收藏 0
老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出售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和其他综合收益都转成本是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1
#实务#
是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出售时: 累计的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需结转至 “其他业务成本”; 转换时确认的 “其他综合收益” 也需结转至 “其他业务成本”。 两者最终均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阅读 140
收藏 1
你好,享受即征即退的政策了,但是现在要让繳回之前退了的70%税款请问怎么更正申报表?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40
#实务#
你好什么原因需要退回?
阅读 2
收藏 0
支付给别的公司押金,是记入应收账款,还是其他应收款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39
#实务#
您好,这个是计入其他应收款里面
阅读 4
收藏 0
考试时,写分录,那些计算的过程也要写是吗 这个()里的也写是吗,不写会的扣分吗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37
#实务#
不用 直接写结果就可以
阅读 51
收藏 0
老师这个计入当期损益不包含后面的吗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37
#实务#
你好,包括所有的投资收益,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阅读 50
收藏 0
老师,修改公司章程里的出资日期,涉及税务局么?会不会有什么税费要收?
刘艳红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37
#实务#
您好,这个不影响的
阅读 10
收藏 0
会计实务这一科的综合、计算题,是不是就在长投、金融资产、收入、所得税、合并报表这几章里出的?会不会在其他章节出到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36
#实务#
你好计算题也有可能固定资产,就你说的这几个章节
阅读 46
收藏 0
老师这个答案错了是吧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8/14 13:34
#实务#
答案正确,按公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 = 净利润 + 折旧摊销 - 资本性支出 - 营运资金增加 ,代入数据:400 + 25 - 45 - (42 - 21) = 359(万元),所以选 C 。核心是扣减 营运资金增加额(42 - 21)
阅读 48
收藏 0
购买车辆保险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7:14
#会计实务#
购买车辆保险的会计处理方式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般来说,以下是可能的会计处理方式: 1. 费用支出:将购买车辆保险的费用视为一项费用支出,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表。这适用于一次性购买车辆保险的情况。 2. 预付费用:如果购买的车辆保险是为一段时间(例如一年)而言的,可以将费用视为预付费用。在购买时,将费用计入预付账户,然后在每个会计期间逐渐转移到损益表上。这样可以平均分摊保险费用。 3. 资本化: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购买的车辆保险是为了保护资产的价值,可以将费用资本化。这意味着将费用添加到车辆的成本中,作为资产的一部分。然后,可以通过折旧或摊销来逐渐转移到损益表上。 无论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确定。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根据当地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阅读 1175
收藏 5
工程运输设备的购买会计分录中需要记录哪些账户?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7:02
#会计实务#
工程运输设备的购买会计分录中需要记录以下账户: 1. 固定资产账户:记录工程运输设备的原值,即购买时的成本。 2. 应付账款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的应付款项,如果是通过分期付款或者延期付款方式购买的话。 3. 银行账户或现金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支付的现金或通过银行转账的款项。 4. 累计折旧账户:记录工程运输设备的折旧费用,用于计算工程运输设备的净值。 5. 应交税费账户:记录购买工程运输设备时需要缴纳的相关税费,如增值税等。 这些账户的具体使用会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进行会计分录时,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相关准则进行相应的处理。
阅读 874
收藏 4
招待费在会计上属于什么类型的费用?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6:08
#会计实务#
招待费在会计上属于一种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支持和促进企业管理活动的费用,包括招待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招待费是为了满足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进行商务交往和沟通的需求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与企业的营销、业务拓展和关系维护等方面有关,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部分。在会计上,招待费一般会被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进行核算和记录。
阅读 994
收藏 1
利息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计息周期进行调整,常见的计息周期包括日息、月息和年息。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6:06
#会计实务#
是的,利息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计息周期进行调整。常见的计息周期有日息、月息和年息。 日息是指按照每天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日利率 × 计息天数。 月息是指按照每个月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月利率 × 计息月数。 年息是指按照每年的利率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计息年数。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息周期进行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利息。
阅读 1104
收藏 5
结汇的会计分录中,应该如何记录外币现金的收入或支出?
秦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5:45
#会计实务#
在结汇的会计分录中,外币现金的收入或支出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记录: 1. 外币现金收入: 借:外币现金账户(资产类账户) 贷:结汇收入(其他收入类账户) 2. 外币现金支出: 借:结汇支出(费用类账户) 贷:外币现金账户(资产类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外币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金额应该按照结汇时的汇率进行折算。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可能需要进行汇兑损益的确认等。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建议参考当地的会计法规和财务准则,或者咨询专业会计师的意见。
阅读 990
收藏 4
请解释一下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的概念及其区别。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5:04
#会计实务#
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是会计中与资产价值下降相关的概念。 减值损失是指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会计准则要求将资产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通常发生在资产价值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或法规变化等。 减值准备是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而提前进行的准备。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措施,用于平衡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减值准备通常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上进行计提,以反映资产的潜在价值下降风险。 区别在于,减值损失是在资产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确认的,而减值准备是在预测可能发生减值损失时提前计提的。减值损失是一种实际发生的损失,而减值准备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用于应对潜在的损失风险。减值损失是一次性的,而减值准备是连续计提的,以反映资产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阅读 855
收藏 4
承兑账期一般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协商确定,通常为多少天?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4:11
#会计实务#
承兑账期是指卖方向买方提供商品或服务后,买方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的期限。承兑账期的具体天数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协商和约定,一般情况下,承兑账期可以是30天、60天、90天等。具体的承兑账期天数可以根据买卖双方的实际情况和交易规模来确定。在国际贸易中,承兑账期一般较长,通常为90天。而在国内贸易中,承兑账期相对较短,一般为30天或60天。需要注意的是,承兑账期的长短也会受到买卖双方信用状况、交易金额、行业惯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确定承兑账期时,买卖双方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阅读 1978
收藏 4
工业会计核算方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2:54
#会计实务#
工业会计核算方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制造业:制造业通常会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不同的生产作业,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例如,汽车制造业会将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按照不同的车型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每辆汽车的成本。 2. 石油化工业:石油化工业通常会使用过程成本法进行核算,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阶段或产品上。例如,炼油厂会将原油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按照不同的产品(如汽油、柴油等)进行分配。 3. 建筑业:建筑业通常会使用合同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不同的建筑项目,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合同上。例如,一家建筑公司承接了多个建筑项目,会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费用等按照不同的合同进行分配。 4.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通常会使用公共事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将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用户或地区上。例如,一家发电公司会将燃料成本、设备折旧费用、人工费用等按照不同的用户或地区进行分配。 总之,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会根据行业特点和经营活动的特点而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核算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结构。
阅读 888
收藏 0
责任制度是指在企业中明确规定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请问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2/19 12:43
#会计实务#
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工作职责明确,权责对等,从而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内部控制:通过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可以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和有效执行,避免工作重复、遗漏或混乱,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促进工作效率:责任制度可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避免工作交叉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果,确保工作按时完成。 3. 加强内部监督:通过明确责任制度,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各个岗位和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提升管理水平:责任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明确各个岗位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阅读 806
收藏 3
上一页
1
...
22
23
24
25
26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