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问题:那老师,就是不管是普通代表人诉讼还是特别代表人诉讼,权利人的范围都是这个是嘛? 都是在实施日之后买入,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后仍然持有(诱多型) 或者是在实施日之后卖出,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后仍未买回(诱空型)
薇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6:57
#CPA#
你好,在实施日之后买入,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后仍然持有(诱多型)”或“在实施日之后卖出,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后仍未买回(诱空型)”的情况,这确实是一般情况下确定权利人范围的一种思路。但在特别代表人诉讼中,由于有特定的投资者保护机构参与,权利人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投资者在揭露虚假陈述后确实遭受了损失。
阅读 1203
收藏 5
你好,为什么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的评估费审计费等费用化而不是资本化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5/14 15:17
#CPA#
你好!之所以将发生的与合并相关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将其资本化,主要是为了防止商誉的价值虚增
阅读 1203
收藏 5
好的老师,那如果刘某刘某已经间接持有55%了,不想继续买股权了,根据规定他也需要强制发出全面要约?然后有股东卖的话,他还是要买?
月亮老师
|
提问时间:05/06 15:03
#CPA#
你好,图中的意思是,如果刘某想继续买股份的话,无论其他股东卖不卖,他都需要发出全面要约。刘某不打算买股权的话,自然就不需要发出要约了
阅读 1203
收藏 5
第二小题迷迷瞪瞪 不明白,麻烦老师详细解答一下
王晓晓老师
|
提问时间:04/13 08:51
#CPA#
存货跌价就是看账面跟可变现净值那个大,可变现净值小于账面就要计提减值
阅读 1203
收藏 0
这个10 就是因为每年复利2次 所以5年就是5*2=10期 这样理解吗? 10 怎么理解呢?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11/04 10:20
#CPA#
同学你好。就是这么理解的。10 就是变成计息期为 10 期了
阅读 1203
收藏 2
转销企业无法支付应付账款,应贷记的科目是( )。 A 营业外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其他应付款 D 资本公积
辜老师
|
提问时间:06/21 10:17
#CPA#
应贷记的科目是A营业外收入
阅读 1203
收藏 5
下列关于企业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B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C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管理费用 D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税金及附加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6/21 09:48
#CPA#
你好 选择第二个的
阅读 1203
收藏 5
某普通企业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减除成本、费用、税金等后,会计利润300万元。2020年度有关成本费用等有下列项目: (1)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70万元。 (2)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15万元。 (3)财务费用中因在建工程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36万元。 (4)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税务罚款2万元,非广告性赞助费1万元。 (5)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万元,取得联营公司分回的税后利润17万元。 (6)某项先进设备折旧采用直线法,年折旧额3万元;税法规定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税前可扣除年折旧额5万元。 (7)2019年未弥补亏损30万元。某税务师事务所受托进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审核。税务师及助理人员根据上述资料,依税法规定分项进行纳税调整。
图图*老师
|
提问时间:06/13 12:53
#CPA#
你好同学,各项调整计算如图
阅读 1203
收藏 0
老师,C选项不由客户承担的,为什么不列入合同成本?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1/14 09:30
#CPA#
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 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包括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不由客户承担的,即不满足“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所以不列入合同成本;而是计入损益
阅读 1203
收藏 5
我认为预计负债没有问题。按照期后事项处理,他在23年计提了100万的预计负债,23年1月份公布。 不理解怎么还有多计提了预计负债?
汪老师
|
提问时间:08/18 16:1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这个思路。老师给您引用一下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或有事项准则所指的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因合同、法规或其他司法解释等产生的义务,通常是企业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调中,依照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履行的责任。比如,企业与另外企业签订购货合同产生的义务,就属于法定义务。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等高危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费,就属于法定义务。推定义务,是指因企业的特定行为而产生的义务。企业的特定行为,泛指企业以往的习惯做法、已公开的承诺或已公开宣布的经营政策。由于以往的习惯做法,或通过这些承诺或公开的声明,企业向外界表明了它将承担特定的责任,从而使受影响的各方形成了其将履行那些责任的合理预期。 例如,甲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因扩大经营规模,到A国创办了一家分公司。假定A国尚未针对甲公司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制定相关法律,因而甲公司的分公司对在A国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不承担法定义务。但是,甲公司为在A国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行向社会公告,宣称将对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甲公司的分公司为此承担的义务就属于推定义务。 通常情况下,义务总是涉及对另一方的承诺,但是,管理层或董事会的决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并不一定形成推定义务,除非该决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以一种相当具体的方式传达给受影响的各方,使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其责任的合理预期。 (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也就是说应当在实际公布补偿方案的当月确认为一项负债,而不是确认为预计负债,所以本事项存在多记预计负债的重大错报。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3
收藏 5
我觉得这两道题相互矛盾,分配股利时到底要不要考虑年初的未分配利润啊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7/21 10:0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矛盾,图二是采用剩余股利政策,不考虑期初未分配利润。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3
收藏 5
为什么答案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求解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5/31 22:45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此处属于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对于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 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且初始确认的资产和 负债导致产生等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的单项交易(包括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初始确认租赁负债 并计入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交易,以及因固定资产等存在弃置 义务而确认预计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交易等,以下简 称适用本解释的单项交易),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 ——所得税》第十一条(二)、第十三条关于豁免初始确认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规定。企业对该交易因 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 税》等有关规定,在交易发生时分别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 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3
收藏 5
财管教材 199页,倒数第5行。延迟期权,构建的什么是净现值二叉树呢,1200是价值,1050是执行价值,1200-1050,不就是期权到期日的价值么,为什么这里说是净现值呢。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4/27 16:0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净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 原始投资额现值1200 是上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和,因为是延迟期权,现在投资是1050,一年后投资依然是1050不变,则原始投资额的现值就是1050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3
收藏 5
老师我们支付房租费是667666.8元,然后开房租发票也是开了667666.8元给我们公司,这个是24年7月-25年6月的房租,这我要怎么做账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8/26 10:52
#CPA#
同学,你好 一年的房租建议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房租
阅读 1202
收藏 0
这个题为什么要乘1-10%呀?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05/07 10:42
#CPA#
你好10%是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剩下部分才是成本
阅读 1202
收藏 5
(三)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 1.第一阶段: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处理原则:企业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其损失准备 实际利息=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2.第二阶段: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是尚未发生信用减值 处理原则:企业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其损失准备 实际利息=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3.第三阶段: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 处理原则:企业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信用损失计量其损失准备 实际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老师,这3个阶段,前2个阶段说企业应当按照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后一个阶段说按照信用损失,预期信用损失和信用损失表述有什么不一样?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4/02 15:43
#CPA#
在处理金融工具减值问题时,确实需要明确区分和理解“预期信用损失”和“信用损失”这两个概念。 预期信用损失是基于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合理预测,对金融工具在整个存续期内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的估计。它涉及对未来现金流缺口的加权平均现值进行计算,这些现金流缺口是由于违约事件可能导致的金融工具现金流减少。在金融工具减值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企业都是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来计量损失准备的。这是因为在这两个阶段,虽然信用风险可能有所增加,但尚未实际发生信用减值。 而信用损失则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债务人违约,导致债权人无法按约定收回本金和利息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在第三阶段,即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的信用损失来计量损失准备。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信用损失已经实际发生,企业需要基于实际的损失情况来计提减值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和信用损失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的预测和估计,后者则是实际已经发生的信用损失。在金融工具减值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适当的计量基础和方法来计提减值准备。 至于实际利息的计算,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由于尚未发生信用减值,企业仍按照金融工具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来计算利息收入。而在第三阶段,由于已经发生了信用减值,企业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即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来计算利息收入。
阅读 1202
收藏 0
1、张三与李四共同出资成立A有限公司; 2、A有限公司与自然人王五,共同出资成立一个B有限合伙企业(A公司为普通合伙人,王五为有限合伙人)。 3、B有限合伙企业与甲有限公司再共同出资成立<C医疗有限公司> 1、假设C公司破产,B有限合伙企业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A公司还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吗? 2、假设B有限合伙企业破产,A有限公司的股东张三、李四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吗
法律老师
|
提问时间:12/07 15:35
#CPA#
1.如果C公司破产,B有限合伙企业承担有限责任。A公司对该责任承担无限责任。 2.B有限合伙企业破产,A公司承担无限责任,A公司的股东张三和李四不承担连带责任。
阅读 1202
收藏 0
外企代表处适用什么会计制度,收到总公司拨款记什么科目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9/25 23:4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外企代表处通常适用《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会计政策。如果代表处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一部分,那么它可能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如果代表处是外企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那么它可能会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收到总公司拨款时,代表处应根据资金的性质和用途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例如: 1.如果拨款需要偿还,可以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2.如果拨款是作为资本金投入,可以记入“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科目。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2
收藏 5
甲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承接A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乙注册会计师负责确定与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实质性程序。要求:针对表1-5列示的乙注册会计师发现的问题,请代乙注册会计师列示出这些问题违反的认定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0/23 13:1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老师看您问了2遍,放了图片的那个问题已经回复啦,注意去看哦~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2
收藏 0
经典题解-税法下卷-第72页第6题,当期核准的免抵税额10万,不是应该在下个申报周期吗在加到应纳税额吗,为什么当期核准,当期加
金老师
|
提问时间:08/04 12:05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对增值税免抵税额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应在税务机关核准免抵税额的下一个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这里说的是下一个纳税申报期申报的当期税款所属期的税款。 9月份核准免税额,计入9月份应缴纳的城建税的计税依据中,只不过在10月15日之前申报缴纳9月份的税款而已。 注意理解一下。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2
收藏 5
2016年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1100,2016年底价值1200。2017年年底价值1500。2016和2017年税率15%,2018年及以后税率25%。2017年价值上升,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没有转回,可能会在2018年以后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不都是按照转回期间的税率计算吗,2016年递延负债用15%还是用25%确认计算?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4/14 22:45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这里是按15%的税率计算的。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2
收藏 0
老师,为什么这个题目不属于及时性呢?我感觉也含有及时性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14 07:03
#CPA#
题目中的会计处理主要体现的是重要性要求而非及时性要求,原因如下: 一、重要性体现 甲公司将补提的以前年度摊销额 20 万元直接计入 2×22 年度的管理费用,而没有追溯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是因为 20 万元的金额相对于 2×21 年和 2×22 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 20000 万元和 15000 万元)没有达到重要性程度(20/20000 = 0.1%)。这表明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公司根据交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和决策,符合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及时性的不符之处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本题中虽然涉及到对 2×21 年度未摊销事项在 2×22 年的处理,但重点并不是强调处理的时间是否及时,而是在于根据金额的重要性程度来决定会计处理方式。如果单纯是因为在 2×22 年及时发现并处理了 2×21 年的未摊销事项而认为体现了及时性,就忽略了题目中对重要性判断的关键因素,并且没有突出及时性所强调的在规定时间内尽快进行会计处理的特点。 所以,本题主要体现的是重要性要求而非及时性要求
阅读 1201
收藏 5
5.下列关于单个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指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贝塔系数度量投资的系统风险 B.方差度量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C.标准差度量投资的非系统风险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02/09 21:42
#CPA#
同学你好,正确答案为 ab
阅读 1201
收藏 0
请问怎么做业务??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10/14 11:02
#CPA#
这种时段履约义务的,按照履约进度来确定收入成本。您参照下面的例题理解一下。 【案例引入】甲建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总金额为1 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该合同不可撤销。甲公司负责工程的施工及全面管理,乙公司按照第三方工程监理公司确认的工程完工量,每年与甲公司结算一次;该工程已于2022年2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完工;预计可能发生的工程总成本为800万元。到2023年底,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甲公司将预计工程总成本调整为1 100万元。2024年末根据工程最新情况将预计工程总成本调整为1 200万元。假定该建造工程整体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并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该公司采用成本法确定履约进度,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该合同的其他有关资料如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年末累计实际发生成本2005507201 180—年末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600550480——合同约定结款300400200—100实际收到价款200300400—100 【备注】按照合同约定,工程质保金100万元需等到客户于2026年底保证期结束且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方能收款。上述价款均不含增值税额。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结算时即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乙公司在实际支付工程价款的同时支付其对应的增值税款,增值税率为9%。 『答案解析』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2022年的会计处理 (1)实际发生合同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 2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200 (2)确认计量当年的收入并结转成本 ①履约进度=200/(200+600)=25%; ②合同收入=1 000×25%-0=250(万元); ③合同成本=800×25%-0=200(万元); ④会计分录如下: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合同履约成本 200 (3)结算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 327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 (4)实际收到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218 贷:应收账款 218 (5)2022年12月31日,“合同结算”科目的余额为贷方50万元(300-250),表明甲公司已经与客户结算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的金额为50万元,由于甲公司预计该部分履约义务将在2023年内完成,因此,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负债”列示。 2.2023年的会计处理 (1)实际发生合同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 35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350 (2)确认计量当年的收入并结转成本: ①履约进度=550/(550+550)=50%; ②合同收入=1 000×50%-250=250(万元); ③合同成本=1 100×50%-200=350(万元); ④会计分录: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合同履约成本 350 (3)确认合同预计损失 ①合同预计损失=(550+550-1 000)×(1-50%)=50(万元); ②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贷:预计负债 50 (4)在2023年底,由于该合同预计总成本(1 100万元)大于合同总收入(1 000万元),预计发生损失总额为100万元,由于其中100万元×50%=50万元已经反映在损益中,因此应将剩余的、为完成工程将发生的预计损失50万元确认为当期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相关规定,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相关条件的,则应当对亏损合同确认预计负债。因此,为完成工程将发生的预计损失50万元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5)结算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 436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 (6)实际收到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327 贷:应收账款 327 (7)2023年12月31日,“合同结算”科目的余额为贷方200万元(50+400-250),表明甲公司已经与客户结算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的金额为200万元,由于甲公司预计该部分履约义务将在2024年内完成,因此,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负债”列示。 3.2024年的会计处理 (1)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 17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170 (2)确认计量当年的合同收入并结转成本 ①履约进度=720/(720+480)=60% ②合同收入=1 000×60%-250-250=100(万元) ③合同成本=1 200×60%-550=170(万元) 会计分录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70 贷:合同履约成本 170 (3)调整合同预计损失。 ①合同预计损失=(720+480-1 000)×(1-60%)-50=30(万元); ②在2024年底,由于该合同预计总成本(1 200万元)大于合同总收入(1 000万元),预计发生损失总额为200万元,由于其中120万元损失(200万元×60%)已经反映在损益中,因此预计负债的余额应调整至80万元,由于上期已经调整至50万元,因此,本期应追认合同预计损失30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贷:预计负债 30 (4)结算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 218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 (5)实际收到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436 贷:应收账款 436 (6)2024年12月31日,“合同结算”科目的余额为贷方300万元(200+200-100),表明甲公司已经与客户结算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的金额为300万元,由于该部分履约义务将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因此,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负债”列示。 4.2025年1-6月的会计处理 (1)实际发生合同成本 借:合同履约成本 46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460 (2)确认计量当期的合同收入并结转成本及已计提的合同损失。 ①2025年1-6月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金额-截至目前累计已确认的收入=1 000-250-250-100=400(万元) ②2025年上半年的合同成本=1 180-200-350-170=460(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60 贷:合同履约成本 460 (3)结转已提损失 借:预计负债 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0 (4)2025年6月30日,“合同结算”科目的余额为借方100(400-300)万元,是工程质保金,需等到客户于2026年底保质期结束且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后方能收款,应当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资产”列示。 5.2026年的账务处理 (1)保质期结束且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 借:应收账款 109 贷:合同结算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 (2)实际收到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109 贷:应收账款 109
阅读 1201
收藏 0
固定资产减值后,怎么计算残值?是原始购入价格乘以残值率?还是原值减减值后乘以残值率?
小宝老师
|
提问时间:06/17 10:24
#CPA#
同学,你好! 固定资产减值以后,需要重新计算折旧额,预计净残值如果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需要重新计算的。
阅读 1201
收藏 5
(2022年)甲公司(非投资性主体)控制乙公司,乙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乙公司控制丙公司和丁公司。其中仅有丙公司为乙公司的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乙公司持有联营企业戊公司30%股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持有的戊公司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 B. 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持有的乙公司股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C. 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持有的丙公司股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D. 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持有的丁公司股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请问分别是作为什么项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或者是其他的)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8/09 16:49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A.乙公司对戊公司的股权应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B.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股权应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 C.乙公司对丙公司的股权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 D.乙公司对丁公司的股权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1
收藏 5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必须采用5年递延纳税政策么
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21:0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政策中用了可字,也就是企业可以选择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可以全额计入。企业是有选择权的,不是必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就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于投资协议生效并办理股权登记手续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的实现。 三、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行调整。 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四、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可按本通知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将股权的计税基础一次调整到位。 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注销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注销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本通知所称非货币性资产,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本通知所称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限于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的居民企业,或将非货币性资产注入现存的居民企业。 六、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等文件规定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也可选择按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执行。 七、本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本通知发布前尚未处理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可按本通知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14年12月31日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1
收藏 0
同控成本法合并子公司,100%控股,子公司实收资本100,未分配利润-150,长投100,应该如何做抵消分录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2/02 16:3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您给出的信息写不出合并抵销分录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01
收藏 0
累计支出/总预算等于什么指标
堂堂老师
|
提问时间:09/03 16:14
#CPA#
累计支出除以总预算是开支完成率,表明实际支出与预算计划的比例。
阅读 1200
收藏 5
直线回归法和工业工程法。这个不是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吗?怎么又变成了在建立标准和制定预算时更科学的成本估计方法。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04/05 10:12
#CPA#
同学你好,分解混合成本的 目的,就是为了 最终 建立成本标准 和进行成本预算 的。 从而为成本分析奠定基础。
阅读 1200
收藏 0
上一页
1
...
409
410
411
412
413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