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有效年利率是干嘛用的?它是一个指标还是什么?
于老师
|
提问时间:05/20 18:0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有效年利率=实际利率。在按照给定的计息期利率和每年复利次数计算利息时,能够产生相同结果的每年复利一次的年利率被称为有效年利率,或者称为等价年利率。假设每年复利次数为m:有效年利率=(1+报价利率/m)的m次方-1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7
收藏 5
,快速提问微信小程序,直接提示我图片违规,重新进入也不行,咋回事啊,太不好用了,题目图片也能违规?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7:46
#CPA#
同学你好,最近好几个学员都反应这个。但是。答疑老师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你到手机 app /我的/意见反馈 去反馈一下 问问怎么回事。辛苦了
阅读 1126
收藏 5
我是小规模纳税人,我要开两万的专票,要交多少附加税
东老师
|
提问时间:04/26 12:29
#CPA#
您好,增值税20000/1.01*0.01=198.02 附加税=198.02*6%=11.88附加税
阅读 1126
收藏 5
1.下列有关职业怀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摒弃“存在即合理”的逻辑思维 B.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 C.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D.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假定管理层和治理层不诚信、并以此为前提计划审计工作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2/07 11:05
#CPA#
你好,选的第四个的
阅读 1126
收藏 5
中国公民张某取得任职公司给的每个季度的地区津贴算不算入工资总额?独生子女补贴津贴,国家给的津贴补贴,托儿费,差旅费,误餐这些是不计入,怎么这个就计入呢?
金金老师
|
提问时间:01/06 21:34
#CPA#
因为这些属于向境外支付的福利性质的
阅读 1126
收藏 2
企业采用车流量法对高速公路经营权进行摊销 的,不属于以包括使用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 怎么理解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8/22 11:46
#CPA#
企业通常不应以包括使用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摊销
阅读 1126
收藏 5
老师你好,公司去年12月计提了所有员工的奖金个税,计提的科目是贷方“应交个人所得税”,但1月份实际交税是用各个员工的科目“代扣代缴XXX个税”,这导致现在“应交个人所得税”余额为正,“代扣代缴XXX个税”的余额为负。 请问现在怎么做调整分录,使得这两个科目的余额变成0?谢谢
郭老师
|
提问时间:07/08 11:30
#CPA#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阅读 1125
收藏 5
老师好, 请问这题怎么答?答案是什么呢? 请不要直接复制ai回复的内容!
薛薛老师
|
提问时间:05/07 07:05
#CPA#
勤奋努力的学员您好!参考一下。(尽量使用法律条文进行解答,自己的话可能会丢分) 1理由成立,银行是付款义务人,丙是出票人,两者存在资金关系,当丙资金存款不足时,银行可以拒绝付款。
阅读 1125
收藏 5
一般情况下,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的,押金应于逾期时并入销售额计征消费税,题C选项,啤酒从量计征,收取包装物押金不是不并入销售额中吗?他是从量。
耿老师
|
提问时间:02/02 19:02
#CPA#
你好!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收取酒类产品的包装物押金除外),且单独核算又未过期的,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和已收取1年以上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率征收消费税。 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黄酒、啤酒除外)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押金是否返还与会计上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依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阅读 1125
收藏 0
条件是这个,豁免的是每年商标使用费。
Jack老师
|
提问时间:08/09 22:13
#CPA#
您好,一般情况下豁免是计入营业外收入,但是母公司豁免视为母公司的资本投入,计入资本公积。
阅读 1125
收藏 5
下列关于国内信用证办理和使用要求的表述中,符合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 信用证结算方式可以用于转账,也可以支取现金 B 开证行应向申请人收取不低于开证金额30%的保证金 C 信用证到期不获付款的,议付行可从受益人账户收取议付金额 D 申请人交存的保证金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开证行有权拒绝付款
何何老师
|
提问时间:06/21 09:57
#CPA#
C信用证到期不获付款的,议付行可从受益人账户收取议付金额
阅读 1125
收藏 0
以生产设备向股东分配利润为什么不适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木木老师
|
提问时间:08/15 23:05
#CPA#
用设备去分配股利,它相当于是欠人家的,把自己的设备拿出去,这个不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定是拿出去,拿进来的都是属于非货币型。
阅读 1125
收藏 5
分部报告的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在确定报告分部时,除应遵循相应的确定标准及约束条 件外,还应当考虑不同会计期间分部信息的( )。 A.相关性 B.可比性 C.及时性 D.一致性 E. 可靠性
丁小丁老师
|
提问时间:06/15 14:16
#CPA#
您好!应该是一致性和可比性,您参考下哦
阅读 1125
收藏 5
继续涉入负债=财务担保金额+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收取的费用),请问合同公允价值为什么计入负债,收取的费用不是类似某种收入吗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6/10 21:01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因为这里相当于收到的价款中包含了这部分了,所以就承担了相关的义务,也就属于负债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5
收藏 0
国际税收中“双支柱”方案,这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为啥要有这个方案
云苓老师
|
提问时间:07/07 14:51
#CPA#
经济数字化时代,国际税收体系面临新挑战,包括跨国企业利润转移、税基侵蚀以及部分国家企业所得税税率逐底竞争等问题。在此背景下,OECD于2021年7月1日发布声明,130个国家(地区)支持“双支柱”解决方案。其中,支柱一重新分配大型跨国企业全球利润的征税权,以平衡经济数字化背景下国际税收权益分配格局,解决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支柱二通过实施全球最低税,确保跨国企业在各辖区承担不低于一定水平的税负,抑制跨国企业逃避税行为,为各国税收竞争划定底线。 “双支柱”方案对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新的国际税收规则,有利于缓解跨国公司的跨境所得税在国与国之间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遏制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有利于维护各国人民利益。该方案的实施有望成为解决全球共同问题的税收范例,为各国提高疫后复苏所需的财政能力、革命性地解决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税收权益分配不均问题提供全新路径,展现多边主义的活力,也为各国通过多边协商机制解决安全、气候、金融风险、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打造了税收领域的成功范例。
阅读 1124
收藏 5
总分机构所得税分配比例
税法老师
|
提问时间:10/21 13:19
#CPA#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税款预缴 总机构汇总、分机构预缴的税款,并将50%自己预缴,剩余的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 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比例 分摊依据:按上年度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 企业总机构汇总计算企业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扣除总机构和各境内分支机构已预缴的税款,计算出应补应退税款,分别由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不包括当年已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分支机构)就地办理税款缴库或退库。 补缴的税款按照预缴的分配比例,50%由各分支机构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按60:40分享;25%由总机构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由中央与总机构所在地按60:40分享;其余25%部分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所缴纳税款收入中60%为中央收入,40%由财政部按照2004~2006年各省市3年实际分享企业所得税占地方分享总额的比例定期向各省市分配。2.多缴的税款按照预缴的分配比例,50%由各分支机构就地办理退库,所退税款由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按60:40分担;25%由总机构就地办理退库,所退税款由中央与总机构所在地按60:40分担;其余25%部分就地从中央国库退库,其中60%从中央级1010442项“总机构汇算清缴所得税”下有关科目退付,40%从中央级1010443项“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下有关科目退付。
阅读 1124
收藏 5
在审计中,已记录金额和预期值之间的差异,低于可接受差异额,是不是就不用调整,不算错报?
金金老师
|
提问时间:08/05 21:15
#CPA#
您好,如果是明显微小的话,不算
阅读 1124
收藏 5
老师,财管考试用插值法算出来的答案是10.77%,正确答案是10.74%,这个算出来有差异算答对了吗?
艳子老师
|
提问时间:01/12 11:26
#CPA#
同学,你好,有差异是正常的,算对的
阅读 1124
收藏 0
老师,16题答案不一样,哪个正确?
刘倩老师
|
提问时间:06/07 15:27
#CPA#
你好!这个应该是风险控制。而不是规避,从风险规避的定义上来看,也不属于。但是通过这个控制住了风险
阅读 1124
收藏 0
注定 模三 综2-4, 老师,计算2020年的利息费用时,为什么要减去划线部分的金额? 不是应该加上2019年支付的利息吗?即2020年利息费用=(1500-500+103.08)×8%=88.24,这样为什么不对?
注会会计老师
|
提问时间:03/18 11:40
#CPA#
每年计算利息费用都是用长期应付款上年末的摊余成本来计算的, 而2020年末的摊余成本=1500-500的租金-211.45未确认融资费用+103.08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阅读 1124
收藏 0
老师请问纳税金额调增调减,到底是怎么辨别的。 能通过下面的题具体帮忙分析一下吗?为什么就是要加事项1和2,事项3和4又是减呢
立峰老师
|
提问时间:01/16 20:45
#CPA#
同学你好,事项一费用大于税法允许当年扣除数,所以调增。
阅读 1124
收藏 5
利华公司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8月初A材料的计划成本余额是1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1万元。 (1)8月8日,购买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6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7.8万元,运费2万元,增值税率为9%,进项税额0.18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全部款项,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3万元。 (2)8 月15日,购买A材料一批,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6万元,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3)8月20日,在8月15日购买A材料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93600元。 (4)8月31 日,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其中,生产产品 耗用100万元,生产车间耗用1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0万元。 1.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为哪方,金额是多少2.材料成本差异率3.会计分录4.期未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赵老师
|
提问时间:09/17 16:21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针对这个题目您哪里有疑问?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4
收藏 5
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在合并报表中需要做抵消分录吗?看了相关回答,为什么回答不一致,有些说抵消,有些说不抵消
张老师
|
提问时间:10/26 09:5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需要,只需要抵消母子公司的债权债务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4
收藏 5
老师你好,请问一下母公司与少数股东举行了股东会,决议:1、同意子公司(母公司与少数股东共同设立)解散,2、同意子公司清算后,由母公司支付少数股东已支付的注册资本金,清算后剩余的资产归母公司所有。 请问这个在合并报表中要怎么处理?
范老师
|
提问时间:08/30 16:1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需要将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了,但是在处置时点还是有相关的数据的,但是需要进行核算的。 按照处置子公司的处理进行处理: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以及业务,应当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4
收藏 5
划线的地方如果是60应该怎样分摊?
于老师
|
提问时间:08/05 23:4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影响的是下方的合同折扣 也就是合同折扣是40 将40的折扣在B和C之间进行分摊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4
收藏 0
资产定价模型中,β系数的大小和无风险报酬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5/26 13:1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没有关系,无风险报酬率不影响贝塔系数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24
收藏 5
老师,您好,我想问下就是成本,到年底汇算清缴的时候,还是没有取得发票,汇算清缴是不是需要调增?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4/26 15:35
#CPA#
同学,你好 嗯嗯,是的
阅读 1123
收藏 5
# 提问 #物业公司春节在小区拉条幅 这入什么科目最合适?谢谢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02/08 16:58
#CPA#
同学你好 管理费用-宣传费
阅读 1123
收藏 0
请帮计算下张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飞飞老师-财经答疑老师
|
提问时间:02/07 18:50
#CPA#
同学,你好,这个题应该选择D,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张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96000÷2-60000)×10%-2520]×2=2560(元)。
阅读 1123
收藏 0
老师,申报1月工资个税时,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累计扣除费用是60000,其他都是5000?大家上年都满一年的呀
一鸣老师
|
提问时间:02/07 10:00
#CPA#
上年收入累计超过60000了就不可以了
阅读 1123
收藏 5
上一页
1
...
429
430
431
432
433
...
500
下一页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