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关于红色的一些记忆

2008-07-16 11:28 来源:文 / 翔之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我出生在那场史无前例的红色运动时期,因为年龄太小,能够刻在心灵版面上的只有一些零散的画面。

  学前的印象就是看过一次“斗地主”,已模糊得不成片段了。上学读书时,翻开语文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照片,富态慈祥,下面印着“毛主席万岁”几个字。我们的识字,就是从这几个字开始的。记得当时的课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批孔的,通常是引用一段古代故事,然后批儒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后来,这句话成了大人们教训懒惰孩子的常用语。到二年级时,跟大孩子一样写起了大字报,不是自己的文章,只是找一段报纸上的话,用毛笔照抄下来,也并不知道上面说些什么,抄到大张的纸上,到大街上贴满墙的纸片中,找一个空处贴上去,或者干脆盖在别的大字报上面,觉得非常有趣。

  那时,学校里除了校长和老师外,总要有一至两个贫管代表的,就是找村里特别贫穷的老贫农帮助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叫“忆苦思甜”教育。不知道那些故事中有没有水分,反正我很喜欢听那些絮絮叨叨的故事,以至于后来,坐在老爷爷们身边听“忆苦思甜”教育,成了我最期盼的事,因为这样占用了给学校打猪菜的时间,谁也不会说什么。学校里养猪、种地也是那个时代的特有,也不知能不能叫“勤工俭学”,这总是我最头痛的事。比如打猪菜,一个下午出去,伙伴们都能弄回一大筐,我呢,筐底总是在那点野菜下露出半个脸来,“嗤嗤”地笑望,周围也是一圈白眼。好在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总是班上的第一名,老师也就不会在乎我打不回猪菜的短处了(那时,尽管到处充斥着读书无用论,但我们村的老师们还是很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再就是拾麦子,生产队收麦子的时候,学校是不开文化课的,老师们组织了学生在社员收割后的麦田里,拣拾那些遗漏的麦穗。我一直也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我跟大伙一块儿低头弯腰紧忙活,最后的收获从没越过“半斤”的天障,看着人家交上去的“五斤”“十斤”,得到队长和社员的赞许,好生羡慕,却无可奈何。

  比较能吸引孩子们兴趣的,应该还是“全民皆兵”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我们从小接触的电影、图书,不外反特、战斗故事。村里演的节目,都是样板戏和其他一些穿军装的舞蹈,时时在提醒人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咱们的红色江山决不容颠覆。因此,那些“小战士”“小英雄”就是我崇拜的偶像。那时,如果村里一旦流落来个疯子或者讨饭的,立时会被当作“特务”跟踪的。我常常和一大群伙伴追着人家喊叫“抓特务”,直到把人家赶出村子。而且时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抓特务”,一个孩子躲起来,几个孩子搜寻,类似“藏猫猫”。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专门用做批斗的板报。我当时很喜欢那样的漫画:一只拳头凌空砸下,下面是一对被骂作“叛徒、内奸、工贼”的男女。画中的男人叫刘少奇,有突出的背头和一个大大的鼻子,鼻子上点上写点子作麻子;女人叫王光美,是短发,牙齿突起。我不知道刘少奇和王光美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打倒,只是觉着好玩儿,后来慢慢尝试,终于也加入到学校的板报组,做起“专业”。多年后,才明白了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的冤屈。

  我十岁读四年级那年,全国刮起“批邓”风,连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学生也卷入旋涡。其实,我那时并不知道邓小平是谁、“右倾翻案风”是怎么回事,老师让写作文批,就一定该批。我们每人一篇批邓作文,贴在班上的专栏里。记得有个姓毕的同学的作文中,有“我们老工人也要批判邓小平”的句子,显然是食而不化抄来的,成为我们的笑柄。那次我写得是一首小诗“邓小平大坏蛋/不肯改悔把案翻/我们的笔像刀剑/红小兵拿起笔来上前线/回击右倾翻案风/立志接好革命班”。就是这首小诗,让我第一次站到“万人大会”的台前。那是大队和学校合开的一次批邓会,全校师生、大部分社员都坐在会场,主席台坐着大队书记、校长和贫管代表,我的发言是排在贫管代表后面的,就是念得这首诗。现在想想,可笑中有丝丝隐痛。

  就是在那年夏天,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当时的印象就是家家户户扎窝棚、雨不停地下、学校放假,人心惶惶。随后,在上秋的一天,一个比我父亲年长的堂兄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毛主席死了”,我立时跟他急了“瞎说,毛主席还能死么?”我说什么也不肯相信,毛主席,那个我心目中永远神采熠熠、永远红光满面的爷爷,怎么能像我的爷爷那样说死就死呢?直到那天,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枚小白花,站在绵绵秋雨中听广播中的追悼会时,我才很不情愿地相信了这一切:天,终究还是塌了!

  还是那年秋后的一个清早,我刚走到大街上,就被满街的标语和三三两两的人群吸引住了,凑过去一看,标语上的字还认得“打倒王、张、江、姚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从人们的议论中,依稀觉出又斗争了四个我不认识的人。

  一个时代就那么在懵懵懂懂中过去了,对错是非已无关紧要。历史,也就在一次次的潮涌、一个个时代的更迭中向前迈进了。至今,那个时代让我珍惜的是儿时的单纯:拣了麦子很自然地拿到生产队的场上;清早扫完学校院里的雪再扫自家的,然后若无其事地去上学……

  而现在呢?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上一篇:  缘来就是你

  下一篇:  橘黄色的灯光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