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企业效绩评价与会计不确定性

2003-11-28 13:20 来源:税务与经济·杨桂荣

  [摘要]企业的效绩评价受会计不确定性的影响,一直是困扰会计界和企业界的一个难题,为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应采取一定措施,尽量避免会计不确定性对企业效绩评价的影响,使其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关键词]效绩评价;不确定性;评估机构

  对企业的效绩评价一直是困扰会计界和企业界的一个难题,不论是用单一指标,还是用多指标综合对企业进行效绩评价,均面临不确定问题。下面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企业效绩评价的历史沿革

  对企业真正的效绩评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企业经营效绩的评价侧重于对工业经济的运行效果进行考核,主要考核指标是工业企业的生产产值、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等绝对指标。改革开放以后,曾推行以利润承包为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主要是利润完成情况。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企逐步分离,国家开始重视和研究企业评价问题,在评价内容上,由原来的以反映总量方面内容为主,转向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核算多方面;在评价指标上,由单纯的总量指标,转向系统化的以比率为主导的评价指标。

  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六项指标,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工业企业考核期的统计结果,对整体工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测评。同年11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中,企业总结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评价指标,具体如下: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贡献三方面评价企业。

  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三部门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财税制度的全面实行,进一步改进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由原来的六项指标调整为七项,重点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评价考核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1999年6月,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和国有资本金管理,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公布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在我国,除了上述由国家出面对国有企业进行的评估外,还包括对证券评级(主要指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对企业资信评级,以及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而进行的对上市公司按经营业绩进行的排序。

  二、会计不确定性

  会计不确定性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经济学,对不确定性一般公认的理解是:对导致一系列可能结果的一种或多种备选方案的认识状态,但这些特定结果的可能性要么无法知道,要么无实际意义。

  会计中充满不确定性,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难以对未发生事件做出完全准确的预测。不确定性是绝对的,确定性是相对的,正象美国前财长鲁宾所说:天下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会计上的不确定性可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内生性不确定性,二是外生性不确定性。内生性不确定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给会计带来的重大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具有局限性,如会计是建立在大量的估计、判断、假设之上的,其中会计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整个结构的基础,既为假设,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此外,会计内生性不确定性还表现为:会计语言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五号规定了对或有事项这一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将其划分为很可能、有可能、可能性很小三幅度,在实际中很难进行区分。人们对不确定措辞的理解因不同的职业角度、上下文内容、个人或团体角度、金额之重要性、个人性格而有很大不同,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处理。会计核算中存在不确定性,会计学是一门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关系为其计量原理的科学,会计核算中每个数据的计算都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应该说得出的会计信息是精确的,但由于这些数据是建立在大量的假设、估计、判断基础之上,从而使一些数据的产生带有主观性,例如折旧方法有很多种,其金额计算可达任意的精度,却难以精确地描述各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中的复杂状态,并且其使用年限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企业未来存续状况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难精确估计,预计残值的估计也带有很大不确定性。

  外生性会计不确定性范围较广泛,包括现在研究得比较热的会计人员的行为所造成的会计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环境对会计系统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经济业务日新月异,会计准则显得疲于应付,甚至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出现滞后性,在其指导下的会计数据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从而产生了会计不确定性,例如,衍生金融工具是实务中出现的一种很复杂的金融工具和投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用于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即用于保值和投资,由于其交易可以以小博大,所以就象一把双刃剑,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当前各国虽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但这些远没有解决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会计问题。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一方面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会计“跨期摊配”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活动在时间上的延伸和会计信息的当期披露,要求会计处理中要对经济活动的未来结果进行“估计”,这种权宜性的估计势必导致会计计量具有不确定性。

  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与会计不确定性

  对企业进行评价有多种名称和形式,但这些评价主要是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对效绩进行评价。定量方法主要由财务指标构成,其指标评价同时具有会计不确定性的两种属性。首先,它具有内生不确定性,因为无论是从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来说,均来自会计核算的结果,即使企业没有故意作假,由于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因此它的运行结果必然也带有不确定性,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分子净利润指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的核算不仅建立在会计四大假设基础之上,而且在其计算形成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的运用,谨慎原则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折旧的计算,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费用的跨期摊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四项准备的计提等各种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均影响净利润的正确,从而使净利润带有不确定性。净资产同样无法摆脱不确定性的影响,净资产=资产-负债,所有影响资产和负债的因素均会影响净资产。

  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也要受外生不确定性的影响,即来自会计核算系统之外的影响,比如指标的选择问题,对企业经营效绩评价有很多指标,不可能选用所有指标对企业进行评价,这就存在一个权衡问题,选用那些指标,不选用那些指标,就是一个主观判断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例如,中国诚信公司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全部资本化比率六项指标对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而上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采用的定量指标为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经营效益四类共17项指标。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其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层次共32项指标构成。选用指标不同,对同一企业的评价肯定不同。

  对指标赋权也是一个主观判断,不同的指标权重不同,象上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偿债能力占30分,经营效益占15分,为什么这样赋权,可以说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判断,但该赋权很难说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同样的指标确定的权重也不同,一样是净资产收益率,诚信指标体系赋权为55%,《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权重为30%,而上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权重为5%,权重相差何其大。

  评分中同样存在不确定性,以各评价体系均包括的指标为例,在上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资产负债率的参照值定为小于55%,每大1个百分点扣0.267分,大于85%(包括85%)不记分。认为凡是资产负债率小于55%为满分,而诚信公司则定义为:资产负债率大于75%时为0分,小于45%时为100分,在45%与75%之间时,得分用公式Y=-lO/3X+250计算。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中,对资产负债率的记分主要分以下四种情况:(1)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实际值小于标准值中的平均值时,其标准系数定为1,指标得满分。(2)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实际值大于平均值,而小于较低值时,如果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大于当年银行平均贷款利率,则其标准系数也定为1,指标得满分。(3)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实际值不符合上述1、2两种情况,需比照五档标准值计算得分,其中,基础分和调整分的计算方法与其他指标的计算方法一样,不同的是指标的最后得分为基础分加上调整分。(4)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实际值大于等于100%时,其标准系数定为0,该指标得0分。

  流动比率的评分也一样,诚信公司对流动比率规定为:当比率小于0.1时,得0分,当比率大于1.6时,得分为100,当比率在二者之间时,得分用公式Y=2/3X-20/3计算。即认为流动比率大于1.6是为最佳。上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则把参照值定为150%,每小1个百分点扣0.06分,小于100%不记分,二者由于参照值不同,评分标准不同,即使对同样企业、用同样指标进行排名评分,所得结果也不同。何况,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很难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比如,理论上认为企业的几个安全指标是:流动比率为200%以上,速动比率100%以上,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但现实中很多绩优企业没有达到这样的安全指标。又如经济高成长期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要远远高于经济低成长期的同一指标,因为经济高成长期,企业即使是负债累累,但只要确定了投资对象就一定能够创造利润,但是到了经济低成长期,企业往往倾向于以增加自有资本增加抗风险能力。所以,由于标准值本身就不标准,各评价方对其认定不同,评分方法不同,以此进行的评价就无法摆脱会计不确定性影响。

  除了上述情况对企业评价的影响外,会计人为操纵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会计指标来源于企业帐面数据,而企业管理人员可能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操纵数据,玩数字游戏,当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造假严重、粉饰利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选取的会计指标很难体现企业真实业绩,不确定性严重。

  定量分析中存在不确定性,定性分析受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上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企业基本素质占8分,包括主要经营管理者素质、企业经营管理素质、主导产品及工艺技术水平发展成长性与抗风险能力。两项共占20分,其评分由评估分析人员在作出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打分,如果分析评估组成人员不同,角度不同,或者出于个人目的,相信分值也不尽相同,而且这些指标很难说是否代表了企业的真实水准,如主要经营管理者素质中,学历、职称等构成内容很难说明一个管理者真正的水平,高学历、高职称并不一定与高管理能力相一致。

  从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沿革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指标体系也在逐步进化,但是不论怎样进步,会计效绩评价无法摆脱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目前可能的现实选择是:

  (一)鼓励权威民间评估机构的出现,由于企业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政府不宜出面直接进行评估,而应委托民间机构进行,如在美国,根据美国商法规定,评级机构属于一般股份公司。其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立场是:‘’评级机构的地位应由投资者予以确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并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限制。“为了保证评级的公正,评级机构属于一般股份公司。其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立场是:”评级机构的地位应由投资者予以确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并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限制。“为了保证评级的公正,评级机构极为重视自身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我国可参照该模式进行改革。目前虽然全国各地皆有地方评估机构,但真正具有权威性的全国性评估机构还很少,为此,应进行评估机构的改制,使之成为独立的无限责任公司,通过鼓励竞争,促成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权威性评估机构,也可积极引入国际著名评估机构进行合作,提高国内评估水准。权威民间机构的选择,目前可暂由政府机构对之进行评选,每年考评一次,随时淘汰不合格的机构,将来随时机成熟再完全放开。并且,我国应改变多头评估,多种评估方法并存的模式,由民间机构统一评估,作为企业申请贷款,发行债券等的选择标准。

  (二)会计准则主管制定机构应尽量规范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加紧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步伐,以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并体现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减少会计内生不确定性,使会计指标的代表性、精确性进一步增强。

  (三)会计界与统计界携手,健全评估指标体系,学习国外先进的评估技术,逐步同国际标准接轨,采用更科学先进的方法,降低外生不确定性,精确企业效绩评价。目前,会计界和统计界的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确定权数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主观赋权法,如专家调查法,二元对比排序法,环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二是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和理想点法,聚类分析法,熵值法。还有一类是组合赋权法,即主观与客观赋权法的有机结合。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未来的评价方法会更精确,会计不确定性的影响会逐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