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也谈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

2006-06-26 10:47 来源: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

  统计核算既包括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包括微观的企业经营过程的核算,微观核算是宏观核算的基础,但并非所有指标都存在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关系。会计核算仅是从微观角度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核算,它与微观的统计核算在对象和目的上是一致的。如果仅就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较,两种核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一)核算的总体范围。统计核算是把国民经济当作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把企业当作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由于各个体企业之间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性,反映个体单位某经济活动的具体指标数值(或科目)即使内涵相同也会有重复计算或相互抵消的可能,因此,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入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本企业范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家来说,本部门、本地区内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计算进来。总体范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也是二者难以协调统一的主要障碍。

  (二)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科学的核算方法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会计核算则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动单位的经营管理、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会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务。从理论上讲,要求一个指标(或科目)既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也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分析、调控的需要,这样的指标不存在。目的不同,所选的指标(科目)自然也会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中某个指标(或科目)即使在名称上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口径、范围也不会一样。企业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层层汇总关系。

  (三)核算的内容。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就其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如企业会计报表之一的利润表中的收人和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编制的国内生产总值表和产品核算表中的收入,在含义上就不一样。从国民核算的经济观点来看,企业收人中只有那些同企业本身的生产活动有关的收人才能作为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看待,国民收入不是国民经济范围内所有企业在内的一切经济单位实际收人的简单算术和。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会不一致,例如,在企业会计中,成本项目的分类是按其经济职能或者按其性态等划分的,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同这种分类相关联的投入分类,则是根据投入的经济内容划分的。从各自核算的目的看,这两种互相关联但又不同的分类都是适当的,无从分其优劣,也难以人为地加以统一。这些仅是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由于核算范围不同产生的在其它核算内容上的区别就更多。一般来说,核算范围越广泛,核算内容也就越丰富。这是十分自然的,如在企业会计中,就不存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应用的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问题。

  (四)核算的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核算及循环矩阵中使用了会计的复式记帐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较多地讨论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应用会计方法,主要表现为通过复式记帐方法和帐户形式在所有核算表和核算指标之间建立严格的核算关系,以便于从相互联系中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切主要方面。因此,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帐法,并借助帐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二者使用的帐户有以下区别:(1)从登记立场看,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以帐户本身为主体,根据帐户本身来确定收支,且包括了交易的双方,双方对同一项交易进行描述,在帐户记录上体现为四式记帐,即交易双方分别作复式记帐;而会计帐户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2)从登记项目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帐户要登记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它不随业务的变化而变动;而会计帐户要随经济业务变化,区分不同的帐户登记实际发生额。(3)从帐户类型来看,国民经济帐户是根据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来设立帐户,包括生产帐户、收入支出帐户、投资帐户、对外交易帐户、资产负债帐户;而会计帐户则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帐户和权益帐户两大类型,收入和支出要根据帐户的不同类型进行登录。此外,国民经济核算除复式记帐和四式记帐外,也采用单式平衡表和矩阵表进行核算。

  由于以上二者的差异,引发了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的许多差别,如收入概念的差别、配比原则的差别、计价原则的差别等等。所有这些差别表明,试图将微观会计核算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内理论依据不足,想从微观核算到宏观核算建立起逐级汇总体系,也是缺乏现实依据的。对于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只能由国家统计系统从宏观搜集,包括从工商、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间统计机构等以各种方式取得,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甄别、调整、加工和开发。这在国外实行SNA体系的国家也是一样的。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资料下放到企业去转换并强求企业实现统计与会计的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条路行不通。

  二、微观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

  关于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在我国已讨论多年。但在讨论中对统计核算不分层次性,只是看到微观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相关联的一面,没有看到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的重大差别。即使所建立的基层一套表制度,其目的也是要同时满足宏观与微观的需要,由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难以协调,只能过度强调统计与会计核算指标口径的规范、转换,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企业的微观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在对象和目的上是一致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应在这一微观层次上来讨论,实现二者的协调也只能从微观统计核算巧会计核算的结合来寻找途径。

  我们认为,在微观层次上统计与会计的协调要建立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核算为综合研究分析方法,会统并轨合一的新的企业经济核算制度,从而达到两种核算职能上的结合及相对的统一。具体讲,有以下要求:

  一是要转变观念,不能再以统计为中心进行协调,更不能以二者的独立为前提。长期以来,在统计与会计协调问题上一百存在着以统计为中心进行重新设计的倾向,统计部门需要什么资料就希望会计部门建立相应的核算,并由企业出钱、出力来完成。由于这些核算资料与企业直接的经营管理关联性不大,企业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在体制转轨时期甚至出现个别企业撤消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现象,这在大力落实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情况下也是不可避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现有企业的统计与会计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企业不必建立独立的统计数据搜集系统,也不一定要设立独立的组织机构。这种合二为一的体制保证了两种核算的统一,一方面能够取得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准确、及时采集统计资料奠定基础。

  二是必须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要把企业统计的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满足于政府统计调查内容就可以由财会部门负责填报了。企业统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等其它管理活动。现在我国企业统计核算资料的绝大比重是与会计资料重复的,企业统计一套表更是90%的数据来自会计。既然会计核算己经提供这些信息,统计核算就没有必要再组织专门的机构、人力重复劳动。在会计核算基础上行使统计职能,有利于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信息资料上共享、方法上互通,提高经济核算的效益和水平。

  三是要对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核算准则上尽可能与会计靠拢。在企业会统并轨统一核算的新体系下,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围绕会计和财务指标设立能反映企业基本经济活动,符合国家宏观管理需求的统计指标,并结合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自行选择能够反映市场变化、有利于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的分析指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要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企业只需根据有关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财务指标,调整上报国家规定的少量反映企业基本经济活动指标,如总产值、增加值等指标。企业的经济核算立足点要放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同时兼顾到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以企业的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