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型

2009-12-08 22:34 来源:罗莉

  【摘 要】企业是价值创造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自身也是一个价值创造网络。在企业这个价值网络中有物质、资金、人力、信息四种资源,并形成相应的流动:物质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企业价值创造网络中有业务、信息、管理三个过程。只有当四种资源、三个过程成为有机整体时,才能创造最大价值。企业资金流来自资本市场,在企业的业务过程中转换为各种资源,然后又在物质与服务市场增值后变为资金。对业务过程中资金流的管理有两个层次: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财务治理以资本市场上的关系为导向;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对业务过程中资金流的管理。本文提出以关系为导向、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一体化的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型。

  【关键词】资金流;财务治理;财务管理

  一、企业价值创造网络

  企业是价值创造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自身也是一个价值创造网络。价值创造网络中有四种资源及三个过程,价值创造网络中人是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网络状并引导着资源的流动。

  (一)资源、过程、价值网络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静态地按资源分类,经济由物质、资金、人才、信息四个资源子系统组成;动态地按资源流分类,它由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四种流动组成。四个资源子系统在组成经济系统时其结构不是简单的层次性,而是复杂的网络状;四种资源流在形成经济系统时其状态也不是简单的线性,而是循环不断、相互交错的螺旋式上升网络状。真实的经济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流动交错组成的。系统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时的主要工具,划分子系统或流动只是为了方便人们认识世界。如图1四种资源流所示。

  

  为了综合地反映人们利用资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可以用运行模式来加以描述。运行模式由三个过程组成:业务过程、信息过程、管理过程。业务过程的主体是物质、资金、人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资金、人才综合在一起的结构与流动;管理过程的主体是人,它是人们通过对物质、资金、人才流动的控制而改造世界的过程;信息过程则是人们认识世界及世界变化的过程,是业务过程与管理过程的桥梁。如图2三个过程所示。

  

  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获得价值特别是价值的增量是人类及其组织的主要动机。为获取价值或价值增量,人类及其组织使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按业务、管理、信息三个过程的运行模式运行着。如果从运行模式中将价值抽象出来的话就形成了价值网络。从空间(纵向)角度看,价值网络贯穿于物质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之中;从时间(横向)角度看,价值网络贯穿于市场与企业之间。如图3价值网络所示。

  

  价值创造活动主要是生产、交换,前者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后者往往在市场中发生。企业是将各种资源结合在一起,以生产形式创造价值的主要场所,是价值网络研究的主要对象。市场是通过交换使资源流动的场所,它既是企业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企业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场所,因此市场通过交换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也决定了企业收益的多少,并通过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方式创造价值。

  在企业价值网络内,资源与信息系统的关系如图4企业资源流与信息系统所示。企业内部涉及到各种流动各个子过程的信息系统有:全面质量管理(TQM),狭义的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适时制(JIT),薪酬人事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AIS)。而CRM、SCM、HRM、IRM等信息系统则以支持企业处理各市场上外部关系为目标。如CRM是企业管理者在处理物质流上销售/收入子过程中与企业外部对象——顾客关系时的信息系统;SCM与HRM信息系统则可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物质流、人才流在采购/支出子过程中与供应商、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资金流的业务过程由资金提供及获取、管理与使用、分配收回等子过程组成。在资金流上,会计信息系统(AIS)与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的信息系统是管理者处理资金流上企业内外关系时提供决策信息的系统。AIS是企业内管理资金流动相关的信息系统,IRM信息系统则应该为参与者在处理与投资者(潜在投资者)等外部关系提供决策信息。本着信任的透明精明,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内部信息系统与为外部关系人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

  

  (二)价值创造主体:人

  知识经济时代,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地位突显,这一点可以从“资本”概念的泛化看出。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再到社会资本,资本概念的泛化反映了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资本”定义是从增值性的角度来概括和认识的,资本的实质就是可以带来价值增值。但对哪些东西是资本却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古典经济学中对资本的认识体现在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上;新制度学派则认为资本“不仅是物,也体现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关系资本”更进一步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也变成了资本。各种资本形式可以相互转换,且在各种资本的不断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价值的增值。

  价值创造是各种资源结合后产生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物质与人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人们对物质与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也有一个认识过程。这一点可以从资源概念的发展看出。价值创造驱动因素中物质资源是基础,随后出现了由人创造出来的、反映物质资源价值的资金资源,再后来又出现了以人为载体的、反映物质资源的信息资源,直到人本身直接成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随着人们对价值创造过程认识的不断加深,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了,客观的物质资源被关注的比例越来越小,而与人相关的含主观因素在内的非物质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随着物与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作用、地位的变化,价值创造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从以物质为基础的价值创造模式向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创造模式转换。要注意的是,此处的“人”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自然人与法人;价值创造者与价值管理者;市场参与者、企业利益相关者等。

  (三)基于关系的价值创造网络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而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构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本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拥有资源的人通过资源流动建立关系,资源的流动则与关系所形成的网络密切相关。

  关系蕴含着价值,关系也可以创造价值。经济学中将关系看作准租。网络关系学派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以来源于其内部,也可能来源于外部,或者是企业间的关系。各种资源结合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单个资源独立发挥作用而产生的价值,这两者间的差额就是关系创造的价值。

  物质市场上企业与供应商的战略同盟关系可降低成本;物质市场上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使企业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或超值实现。人才市场及企业内部,企业与人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基于知识共享的创新、基于信息交流而降低的成本、提高的效率。资本市场上企业与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企业资金成本降低、代理成本降低、企业价值提升从而创造价值。

  资金的特性使资金流通过市场与企业和物质、人力、信息、关系等资源有着复杂的联系。物质市场上的买卖使资金与物质相互转换,企业可购买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也可卖出产品、提供服务实现新的价值。人才市场上企业可利用资金雇佣员工。资本市场上企业凭借投资者关系及资金增值的愿景筹措资金。

  为了使资金的价值增值,企业在市场上与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存在着网状关系,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所有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着网状的关系。依据不同的关系,资源流动着、变换着,同时也发生着价值的交换,最终实现价值的增值。因此,可以说价值创造过程其实是基于关系的价值网络。而企业是价值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通过市场与其他企业或市场参与者相互联系,企业内部的各个参与者也以各种价值创造活动而进行价值交换并建立关系。

  二、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式

  (一)资金流、财务治理、财务管理

  资金流的业务过程由资金提供及获取、管理与使用、收回分配等子过程组成。在资金流上,会计信息系统(AIS)与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的信息系统是管理者处理资金流上企业内外关系时提供决策信息的系统。对业务过程的管理有两种模式:治理与管理。

  治理关注的焦点是公司内外部的契约网络和外围的动态制度环境。治理存在两类机制,一是外部治理机制,如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的作用和影响;二是内部治理机制,是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芮明杰(1999)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其核心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具体运营过程。

  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开放系统,管理是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4.治理实施的基础是内外部显性、隐性契约和市场机制,而管理实施的基础是行政权威关系;5.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管理关心的是“企业如何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治理与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业务过程产生影响,但通常情况下治理主要是通过影响管理的方式间接影响业务过程。治理作为基本构架规定了管理的导向和原则,而管理日积月累的微观作用会对治理起到调整作用。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首先继承了治理与管理间的关系,但它们更具体。财务治理是基于资金持有者(投资者、债权人)与企业的关系,而财务管理以资金业务信息为手段对资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财务治理是一系列规范和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冲突的制度安排,基于这些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相关利益人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财务管理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企业的财务活动,通过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来协调债权人、职工、投资者等各方面关系,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调控。财务治理的主体是委托人,即资金持有者(投资者与债权人),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受托人——企业经营管理者。财务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而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的应用与增值,具体来说就是:财务治理通过财务信息管理,减少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通过财务激励和财务控制等手段,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基本趋向一致。财务管理是从数量层面来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广泛关注以资本运作为中心的资本筹集、资本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对企业价值创造网络中资金流与价值创造主体——人的关系及资金流的管理,是对资金流的增值管理和与资金流相关的财务关系处理的完美结合。

  (二)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式

  向荣(2002)构造出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企业外部环境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四部分。企业外部环境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资本市场等因素,它们既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又影响企业管理系统,还构成公司治理系统的一部分。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支持企业内外的有效决策和有效行动,它是公司治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和赖以有效运作的共同基础。

  由于资金流与物质流、人才流、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治理机制,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以价值流(资金流)为线索,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外部环境)、基于投资者关系的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成为企业资金流的整合分析模型,如图5企业资金流整合分析模型所示:

  

  (三)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财务治理相互补充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治理机制相关关系存在两种主要观点:替代性假说和互补性假说。替代性假说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财务治理的一种替代性机制,都是为了减少内部人控制,降低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投资者关系管理与财务治理机制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互补性假说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财务治理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减少对管理层的监督成本,降低管理层侵占。因此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其它治理机制存在正相关关系。肖斌卿等(2007)证明了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之间是一种互补性关系。汪康懋、沈红梅(2003)通过对西方国家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介绍和对比研究,得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改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工具”的结论。

  投资者关系管理主要是属于公司外部治理,是股东、资本市场的显性与隐性契约、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治理机制,投资者关系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战略工具;其次才是一种减少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工具。由于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四)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治理、财务管理

  财务治理需要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同时该机制还要保证信息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披露的信息是系统、及时、准确的信息。财务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对财务管理行为的监督。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积极地披露信息,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在资本市场上起着沟通资金提供者和企业、合理配置资金资源的作用。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者主要是股东和债权人,他们不能直接监督经营者,因此要求公司向他们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可靠的信息,为此也要求证券市场管理者制定公平交易规则,来规范信息的供给。这些都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影响。因此,财务治理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如果没有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作支撑,董事会、监事会及外部治理机制的任何决策都可能盲目无效。管理层面上,产生并保证真实可靠信息的系统就是确保企业内部有效运作的自我调控机制。以会计、审计系统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机制,主要服务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但它也是财务治理机制运行的信息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服务于两个目标:一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信息;二是帮助企业内外治理者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的监督激励和评价。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亦离不开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和管理组织体制以及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有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加胜. 论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的关系. 现代情报,2006,(2):169~171.

  [2] 孙伟,陈立超. 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关系辨析. 北方经贸, 2008,(3):70~71.

  [3] 汪康懋,沈红梅. 投资者关系管理:改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工具. 商业研究,2003,(17):57~60.

  [4] 向荣.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区别、联系、系统整合与互动关系. 商业研究,2002,(1):85~87.

  [5] 徐刚. 国外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综述.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4):21~26.

  [6] Eng,Ma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3,(22):325~345.

责任编辑: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