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析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战略调整

2010-03-24 14:17 来源:钟成

  【摘要】本文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内容引出此种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整战略。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本轮宏观调控,在信贷业务的投放、结构调整、风险管理和业务创新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保证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战略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爆发,其波及范围逐渐由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扩散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自2009年起,全球已进入危机的第二阶段——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阶段。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稳定市场信心,为社会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2008年11月起,人民银行开始全面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采取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截至2009年6月,金融机构货币信贷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

  自中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国家权威部门频频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随着金融危机的演化,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有所降低,并在9月中旬次贷危机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后,连续三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央行又于2008年11月和12月两次宣布下调双率。加上此前数次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百日内我国已连续五次下调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频率和力度创我国央行货币调控历史之最。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暂停三年期央行票据发行之后,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于2008年11月起放慢央行票据发行频率,一年期、三月期央行票据由每周发行改为隔周发行,于2008年12月初起暂停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一是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性限制促使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急剧扩张。为灵活有效应地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截止到2009年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4.44%,增幅比上年末高了15.71个百分点。

  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做相应调整,这是央行2008年以来第五次降息。连续的降息使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减少,压缩了信贷业务的赢利空间,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

  三是急速扩张的信贷规模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加。经历了今年上半年贷款规模的急剧膨胀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引起了各方关注。中国银行业虽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但银行的信贷风险敞口明显上升,对资产质量的中期展望令人担忧,一些中资银行的个体评级面临下调压力。虽然一方面短期内强劲的贷款增长将带来不良贷款率的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在处理具有抵押品或担保的贷款分类时有很大的自由度,不良贷款的影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在数据中体现出来,尽管中资银行的主要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但关注类贷款至不良贷款的迁徙率仍然显著上升。

  三、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的战略调整

  1、如何把握宽松货币政策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带来的机遇

  (1)准确把握人民银行相关政策信息,结合自身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如针对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性限制的预测,商业银行应敏锐的把握住政策的风向标,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做好增加贷款规模的准备。同时需要及时对信贷结构进行优化、强化信用评级体系、严格信贷审查机制、完善不良贷款监控机制、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比例,积极应对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张可能造成的信贷风险和损失。

  (2)合理分配和选择贷款行业,增加优势行业的信贷规模。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重点扶持行业的转变进行积极及时的信贷结构调整,适度增加这些优势行业的信贷规模不仅可分享国家财政投资所带来的低风险和稳定的收益,还能够增加这些优势行业的资金来源,缓解其因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全面复苏。

  (3)“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均是拉动银行信贷的重要力量。在政府投资高峰渐去、私人投资尚未明显启动、股市及房地产市场交易持续性成疑、进出口贸易仍未明显回升之时,充分利用当前宽松的信贷政策、拓展新的贷款对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的重要环节。央行数据显示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商业银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额已超过11.56万亿元,表明随着实体经济复苏的开始企业贷款需求逐步旺盛。其中创造六成以上GDP增长的中小企业仅占新增贷款的四成不到,进一步表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量十分巨大。为实现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散大企业贷款过分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制定具体贷款数额和贷款对象时应适度偏向于融资需求旺盛的中小企业,抓住当前国家政策向中小企业转移的机遇,抢先打开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为信贷业务的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4)研究开发更为合理的信贷产品、简化贷款繁杂手续、提升客户经理服务质量。引入创新的信贷理念,针对不同的客户选择不同类别的信贷服务,为客户长期贷款提供便利。例如目前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不够快捷,与银行信贷产品匮乏和产品操作性、便利性缺陷有很大关系。这些缺陷将严重阻碍银行资金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对接,因此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说显得非常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从“担保”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内部资产“担保”和外部风险缓释“担保”两种创新模式,扩大银行所接受的企业“担保”资产种类,即原来不接受的抵(质)押物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变得能够接受,如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于原来能够接受的抵(质)押物,通过流程标准化、优化设计实现更快、融资比例更高的融资,如房地产抵押业务等。此外,该行还积极开展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创造性的与担保公司开展消除观念和技术性差异的合作及降低成本的分工协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2、如何应对贷款规模剧增所带来的信贷风险

  (1)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贷客户优选体系,从源头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强调以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性,并注重分析技巧的提升,重视财务报表时间上的连贯一致性,确保财务报表为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针对某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报信息要进行各方面的审查和核实,防止骗贷行为的发生。

  通过评价企业领导人素质、公司治理、经营组织架构、财务管理、资金实力、技术先进性(服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经营秩序与信用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等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形成清晰的判断,以企业基本面评价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补充。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方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升贷款的质量。

  (2)细化商业银行信贷客户评级办法。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客户全面进行内部评级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短的只有两三年,开展贷款评级的商业银行就更少了。与国际性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还是在对评级结果检验、评级工作组织以及评级体系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距。而在中国,客户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的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缺乏信用评级更新应用渠道的开发,而且很多信贷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评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因此,结合本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实际开展状况,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信贷评级系统,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在当前来说已是刻不容缓的举措。

  (3)健全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内控部门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就当前商业银行内控体制建设来看,部分商业银行还未真正落实“内控独立,审核自由”的内控基本体制。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对信贷部门的内部风险监管,防止各类信贷违规事件的发生。

  (4)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高风险现状存在着许多顾虑。首先,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分布广而分散、规模小且成立时间短、抗风险差,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造成自身“造血”不足,形成资金匮乏;最后,某些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信用观念、不良资产过高、抵押担保难落实等情况也严重影响其融资能力。因此,如何保障中小企业贷款的安全性成为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领域的关键问题。

  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针对性产品的主要缺陷包括:流程复杂、手续繁琐、针对性产品少、产品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差等因素。从技术上来说,设计产品最难的是要做到市场接受和内部风险控制的平衡,市场接受与否很快就会知道,但产品的风险有多大需要客户数量、时间和经济周期的检验才能了解,只有通过连续性和动态的数据管理才能够设计出来有竞争力的产品。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现状是历史数据较少、历史验证情况说服率较低,有些时候产品要靠经验来设计,这都成为中小企业贷款产品设计的难点。因此,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薄弱、贷款风险大等诸多问题、商业银行可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参与、动员龙头企业参股、以商业性信用担保为主、完全市场化运作、信用担保与资产重组并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制,积极试办“多户联保、逐年授信、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在产品设计上突出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多元化和综合性。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在银行内部建立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连续性动态数据管理体系,为积累的历史数据新建中小企业信贷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商业银行在审贷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该数据库的信用数据,从源头上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增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可操作性。

  商业银行在我国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肩负着补充企业流动性资金、防止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以及为促进实体经济复苏提供信贷资金的重任。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作出积极及时的业务调整,在保证原有的营业状况的情况下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完成各项业务的经营战略调整。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张江山: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及其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刘劲:宏观调控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战略[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4)。

  [3]张月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民营工业企业融资情况透视[J].新疆金融,2009(1)。

  [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派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