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2010-12-24 16:15 来源:李刚

  摘 要: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因融资渠道有限,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金融市场从而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而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体制下,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其他融资渠道为补充的融资体系,是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银行借贷;资本市场

  1 当前国内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常见融资渠道

  目前国内企业可选的融资方式主要有私人借贷、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等。自筹资金包括股东的资金投入、个人财产和私人拆借以及企业经营性融资资金;直接融资是指以债券或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也包括引入风险投资资金;间接融资主要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政策性融资主要涉及政府对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以及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支持等。在上述的融资途径中,银行借贷、风险投资、创业板块及其创业基金是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常见融资渠道。但是这几种融资渠道还存在相当大的不利之处。

  1.1 银行借贷

  (1)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抵押担保,银行不愿借资金给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较小,尤其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较大价值的资产进行抵押,所以没有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融资。(2)企业发展有风险,银行不愿承担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未来的企业前景很不明朗,更由于在和银行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对于以稳健型投资为主要投资策略的银行来说,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就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银行一般都不愿意承担风险。

  1.2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性资本,尤其风险投资喜欢投资于高成长性的高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以引入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解决融资问题的非常好的途径。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的时候还面临着几下的几点不利因素:(1)企业接触风险投资的渠道少。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往往是风险投资寻找有投资价值的成长型企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主动寻求风险投资的渠道较少,造成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没有被风险投资发掘,企业的融资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2)风险投资本身发展不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刚刚起步,风险投资的规模较小,内部的机制也不够完善,截至2008年,我国风险投资企业215家,风险投资的规模远远小于企业的融资需求。

  1.3 创业板块

  定位于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上市服务的深交所的创业板也存在于以下几点的不足:(1)虽然其股本规模要求比主板上市公司降低,下限初定在2000万元左右,但是对于初创型的企业来说还是一个很高的门槛。(2)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经营记录为两年,很多企业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在于他的成立周期短,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的成立周期不足一年,创业板对于经营记录的要求往往把那些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初创期的企业拒在门外。

  1.4 创新基金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基金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1)基金金额较少,无法满足融资金额较大的企业的需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所能申请到最高的资金为200万人民币,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在发展期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以及市场推广中,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只能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完全解决其融资的问题。(2)创新基金的审核周期长,在半年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从材料的递交到项目的审核直到最后的批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这对于以技术创新作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漫长的周期,很可能会错过产品推出的最佳时期。

  2 拓宽我国高新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担保人对商业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这对于弥补中小企业信用资源不足、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建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

  2.1.1 加大对担保机构政策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高风险、低收益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发挥支持与导向作用,以吸引民间资本入股,壮大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通过单独编列财政预算计划,或者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其他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国有不动产等途径,建立担保专项发展基金,并且要有制度保证、有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通过入股、租借、奖励等方式,根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成立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或及时向信用担保机构补充资金,并将之纳入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考核。

  2.1.2 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

  在落实政府专项担保基金,积极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同时,更要发挥政府专项担保基金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担保市场,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施业务指导和监管,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加强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消除金融机构的隐患,增强合作意愿。

  2.1.3 大力加强担保机构自身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机制。应明确授权一个政府部门管理和监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对担保机构的资格、功能定位、担保机制、担保程序、会计制度、风险防范、从业人员、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定期监督和检查提供担保业务开展情况,并将其与有关优惠政策挂钩,积极创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快组建担保机构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监督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三是推动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增强资金实力。四是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开展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担保机构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其业务经营管理能力。

  2.2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

  2.2.1 要积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投资主体

  一方面,采取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基金制等形式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并由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专家型人才管理。另一方面,广泛募集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和支持各地、特别是经济科技较为发达地区,建立由政府支持,民间投资、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机构,组成区域性风险投资的组织机构体系。还有建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充分利用国外风险投资的资金、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带动和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2.2.2 健全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

  首先要尽快组建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评估咨询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规范的评估,尽可能降低风险投资的技术风险。其次要大力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会计、审计、法津咨询、专利调查等服务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第三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情报信息网,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加强对国内外技术市场的调研和经济、技术的预测工作,让风险投资公司获得广、快、精、准的信息,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决策水平,获得最佳效益。

  2.3 建立多层次多品种资本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西方的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该市场具有更加多样化的交易方式、交易规则和多层次的投资群,为处于不同风险期的企业和拥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提供交易平台。

  2.3.1 健全二板市场

  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应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就其分工来看,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建立与其配套的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在一定意义上,我国更需要后一层面的资本市场。因为构想中的二板市场仍位于证券交易所的框架之内,很难摆脱现有证券所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限制。同时由于容量有限,上市成本也相当高昂,众多中小企业将难以进入该市场融资。

  2.3.2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通的资本金中,债权融资比例一般要高于股权融资比重的数倍,有时近10倍。2004年12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此举为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动铺平了道路,也为企业债券扩容到更多的中小企业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不及时解决债券发行申报复杂、审批漫长、额度控制过严,以及债券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权威性,不对可转换企业债券评级,也会影响中小企业的介入。

  总之,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子资本市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雪芹.中国证券市场结构化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89.

  [2]卢玮,汪浩.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02:64-66.

  [3]欧阳凌,欧阳令南.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研究—一个关于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框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4):48.

  [4]张捷,王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9):21-23.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