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西部发展就等于西部现代化吗

2009-04-18 10:04 来源:梁横江

  【摘要】现代化是非常流行的词语,但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发展与现代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欠发达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前提与条件是什么,中国西部社会是否达到了这种条件,即西部现在是否有能力现代化。本文将从这个逻辑层次来阐述西部现在还不具备现代化的基础但它在不断地发展之中。

  【关键词】西部 发展 现代化

  一、现代化与发展概念的分析

  现代化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但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何时,以及是作为什么意义身份出场的,笔者相信知之者少矣。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的《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谢教授在此文中从对现代、现代性的分析入手,最后认为现代化和二者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过去常用的像英国化、欧化、西化、城市化、进化、发展、进步等词,现在不是被现代化一词所取代,便是被纳入现代化的概念之中。”德赛的这种观点是从广义的现代化概念出发的。在笔者看来,即使从广义的概念上理解现代化,它也不可能突破发展的范畴。上述词语中的进化、发展、进步三个词语,本身就与“现代化”在同一纬度上,甚至就广义的现代化概念而言,三者与现代化在时间纬度上是完全同一的,而英国化、欧化、西化、城市化则只是在狭义的现代化概念上的反映而已。因此,同城市化、欧化、西方化相比,现代化描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在我们的言说的话语中,“现代化”实际上代表的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在近现代的发展趋势。上表中所说的17世纪以来的那种新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在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所谈到的实际上就是基督教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现代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冲突。按照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间断的发展的。穆尔就认为现代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他是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结果倒推出来原因的。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发展的范畴要大于现代化的范畴,毕竟现代化只是一种发展的结果。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将人类及其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从这个定义可见现代化不能等同于发展,实际上现代化只是发展的一种动力方式和展现模式。一旦我们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势必走上没有现代化根基的危险的现代化之路。58年的大跃进就是一场没有现代化基础的现代化冲动。这场历史灾难在理论上的缺陷就是把发展等同于现代化,当时落后的现实要求发展,按照形式逻辑的推理,所以得出“我们要现代化”。而我们当时所说的现代化却是狭义的西方发展了近百年的现代工业。

  二、欠发达社会现代化的条件与中国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

  现代化的原动力是:科学革命(现代科学和技术),市民革命(民主革命),产业革命(现代产业和资本主义)。欠发达社会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其自身不能产生这种原动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正是资产阶级的、西方的扩张导致了非欧洲世界的“未开化”社会走向现代化。关于非欧洲社会的性质既然坚持这样的看法,那么其内部变化的可能性是什么呢?马克思面临两个可能的问题:一方面在“未开化”社会中是否存在变革和对现代化起变化作用的内在力量:另一方面是外部影响,即欧洲势力施加于“未开化”社会的社会机制问题。

  在这里笔者将从马克思所面临的两个可能的问题出发结合西部社会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目前西部社会是否有可能进行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西部作为欠发达社会中的一部分,那么它如果要现代化就必须靠外力的作用,刺激其产生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有意从外部接纳异质的东西就必须有相应的动机,没有足够使大多数人理解的动机是不可能进行的。此外还要考虑和应对引进异质后的对立问题。

  中国输入工业文明是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开始的,但直到今天,工业文明的输入和传统主义还是共存的。因为不可能因为工业文明的输入而彻底放弃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五千年的历史传统。虞和平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840年~1912的前期准备阶段;1912年~1940的启动和道路决策阶段;1949年~1978年的封闭的现代化阶段和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下的现代化阶段。但从现在西部的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看,西部还没有完全的进入主流社会。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地理位置偏远,西部的地形地貌相当复杂,因此信息就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

  中国的工业文明的输入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外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立缫丝和制茶为主的出口品加工工业,使上海成为既是生丝出口中心又是缫丝业基地。”这时的汉口成为外贸茶叶中心,并逐渐向九江、福州等重要地区扩展。在外资的影响下,洋务运动的官办军用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在1865年~1897年官办军用工业的21个厂矿中,西部只有四个(兰州、昆明、成都、西安各一),而且在规模上没有一个大型工厂(矿),只有成都的是为中型其余的都是小型。1865年~1897年间洋务运动的中小型民用企业,西部只有贵州的青溪铁矿广西富川煤矿和贵县银矿。1895年~1911年间,工矿交通企业数各地平均为47家,而四川只有39家,云南5家,贵州2家,陕西3家,都远远的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既是在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的1912年~1922年间,这种地区的差异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加强了。期间,军阀官僚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和直隶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几乎没有。

  抗战时期工业建设重心西移带来了工业化空间传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资产由沿海、沿江城市及地区向西南的大量转移。从1937年8月开始到1940年底结束,内迁厂矿639家(其中国民政府协助内迁的448家,闽浙两省自行内迁191家),内迁机器、材料总重量约12万吨,资产总额约1亿元以上。而1937年时,西部地区的川、陕、云、贵、广西、湖南、甘肃7省区共计只有厂矿237家。资产总额仅1520.4元,远不及内迁厂矿的数量和资产额。

  这种空间的传动作用还表现在其示范作用。就重庆地区机器工业而言,“民国28年6月底仅有机器工厂69家,29年6月则增加到112家,29年底185家,31年底436家”。这给西部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相应的给西部社会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文明的真实信号。但笔者认为官僚资本的大量内迁,虽起了模范与带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因市场垄断等缘故导致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西部民营资本的正常发展。待到抗战胜利以后,大量的工矿企业又随着政治中心回到了沿海地区,这无异于给了正在起步的西部经济当头一棒。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经济计划的完成导致了迅速的工业增长。“但是迅速的增长集中在某些领域,并没有导致全国产量的持续增长。现代部门的规模太小,它与其他区域和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太弱,无力促进全面的增长。”同时实行的国家计划代替市场的经济运作方式实际上停止了现代化在西部的输入。尤其是“统购统销”政策斩掉了农业自我积累资金的主要部分,割掉了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而西部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这样的政策就加剧了西部现代化的滞后性。而期间的以苏南农村现代化模式(即温州模式)和无锡城市经济现代化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化发展都集中在江南地区。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现代化在西部的输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即现代化和传统的对立和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西部的现代化总是处于一个间断渐进的过程中。由于西部工矿企业的相对较少,因此西部不能形成这么一个由杰出人物所组成的地区精英团体,同样的不能形成把现代工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的现代技术人才阶层。而在沿海则形成了“口岸居民”这样一个特殊的现代文明空间传承群体,为现代化在沿海地区上岸和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种“口岸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是中西部地区培养的人力和人才资源。这更是加剧了西部的人才外流和自身发展的人才不足的矛盾。因为一个社会的精英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代表和动力之一,也是最关键的社会发展因素。笔者倾向于用沃勒斯坦的“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分析方式来定位西部现代化。由于中国自身就处在从“边缘”到“半边缘”的发展过程中,而西部相对中国来说又处在“边缘”的发展位置上。因此西部的发展现状实际上只是处在现代化的前期准备阶段,也就是罗斯托所说的“起飞准备期”阶段。

  三、西部现代化应该在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

  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西部现代化的条件还不是很具备。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立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相对的减少,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传统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对立还将长期存在。目前西部现代化的基础仅仅存在于几个中心城市,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点线面的合理布局。而且中心城市的现代化辐射力度还很薄弱。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基本框架是:传统社会——起飞准备期——起飞——向成熟过渡——高额大众消费时代。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西部地区还处在起飞准备期阶段。罗斯托和马克思都在某个层面承认最重要的时期是“起飞”阶段。“起飞”的重要是因为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起飞的准备期”才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要明白从传统社会到起飞的准备期再到起飞都是社会发展在某一时段的表现,因此目前的西部用发展比用现代化更符合西部发展的实际。但是中国目前实际上采用的是格尔申克隆所谓的“替代模式”,即国家在民间企业发展较迟的西部,国家和银行起了替代性的作用。这种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模式的前提是社会自身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达到了进行现代化的要求。国家在西部的投资为什么总是失败,除了体制和运作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西部没有形成一个同其人口、地域相匹配的巨大的消费市场。从目前国家对西部的政策和基础建设的投入来看,国家是在实行第一局面的开局工作。但笔者认为中国西部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还承受不起国家的这种按照东南沿海发展模式的开发思路。一个相对封闭了两个世纪的落后社会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很高的经济水平的。即使有可能实现这种高速的飞跃,也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灾难。韦伯的政治民族的提出就预示了德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巨大的法西斯灾难。正如马歇尔写道的“大自然不作飞跃”(naturenonfacitsaltus)。

  但这并不等于因为可能造成现代化的灾难或没有现代化的基础就放弃发展。发展是社会的发展,任何个人和组织只可能适应它,而不能逆其道而行之。由于社会具有的自身的整合能力和积极的社会认知心理,所以笔者认为目前国家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促进这种整合能力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否则会造成西部开发不是西部社会的要求而是弥补东南沿海地区资源短缺所产生的愿望,也就是西部殖民的开始。而此时如果国家来进行开局的工作很可能异化为西部殖民。西部惟一的优势就是资源,而有限资源利用的最大受益者却不是西部社会,这样的西部发展结局是凄惨的,也将带来高成本的弥补性措施。

  参考文献:

  [1](印度)A.R.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西里尔。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

  [2]: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科学出版社,2002,11

  [3](以色列)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7

  [4]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7

  [5]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36

  [6]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46

  [7]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799

  [8]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780

  [9]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54

  [10]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003

  [11]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2,10

  [12](韩国)金泳镐亨廷顿等著::论第四代现代化—对格尔申克隆与西施曼模式的反思。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文出版社,1993,209

责任编辑: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