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中国后WTO时代角色

2012-03-28 09:58 来源:刘琳

  中国如想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更大的影响,必须改变仅通过货物出口来发挥经济实力的老路,这需要更多层面的开放与更为深刻的改革。

  金融危机爆发几年后,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布局正在缓缓展开。

  在2011年11月举行的APEC夏威夷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力推介TPP.TPP是一个跨太平洋的多边贸易协定,美国在2009年末的高调加入,使得这一本来并不引人注意的的小规模贸易协定逐渐升温。“这可视作美国在WTO框架之外,重新构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贸易秩序、经济秩序的一个尝试。”商务部贸易与投资专家组成员马宇表示。

  仍是世界工厂“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WTO给中国带来的一个最为明显的收益,是促进了中国出口部门的快速发展,这成为中国对全球经济施加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表示。

  十年前,中国加入WTO、市场化改革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不断释放的廉价劳动力,多项因素形成合力,令中国有能力向全球输出低价商品,并通过这一途径成就了这个庞大经济体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

  “之所以说金融危机带来的是全球经济秩序的调整,是各国的旧有角色,将发生逐渐的改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欧美想重新拾起那些曾被遗忘的市场与产业,而且金融危机之后激增的失业率,也迫使欧美政府不得不这样调整。”

  在这样的目标下,敦促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提高各种有形及无形的贸易壁垒,以及力求通过TPP等协议重建亚太经济秩序,便成为欧美政府必然的政策布局。

  伴随欧美“本家”到来的,还有其他新兴国家形成的挑战。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将以更为低廉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对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表示,对于重拾制造业,欧美国家很可能有心无力:“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价格在这些产业上实在不具优势。”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劳动力成本已大幅提高,“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厂商转移到东南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则认为,尽管近年向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外企不断增加,但一段时间内冲击不会太大,原因有二:一是出于品牌效应与稳定性的考虑,未来几年欧美企业仍将保持与中国市场的合作;二是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但是相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仍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业界及政府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通过制造业与出口的不断增长来发挥自身影响力的路径,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程度将会逐渐下降。

  担任更高端角色早在2009年,奥巴马政府便提出要在2014年底实现出口额增长翻番的目标,并推出“美国制造”计划,力求恢复美国在过去10年间失去的56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问题,则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行结构转型,以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建中,担任更为高端的角色。

  “中美两国是全球经济秩序重构中的关键角色。”孙哲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与美国制造计划,都着眼于自身的内部调整。“可以说谁真的能实现经济转型,谁就能在未来的双边关系及全球秩序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马宇说,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也就是在WTO框架内各国多边合作难以进一步明显推动的情况下,出现了区域化快速发展的现象。“TPP便体现了这一趋势。”

  他指出,中国在WTO的平台上,可以通过国际规则约束美欧等发达国家,争取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环境。但是在区域化加速的背景下,双边谈判与合作的规则有可能被美欧等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掌控,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可能处于不利位置。

  目前由美国主导的TPP协议,已经有9个国家参与其中。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也于近期宣布了参与谈判,如果这三个国家能够顺利成为TPP成员,那么TPP成员将超过APEC会议成员的一半以上,并获得高达8亿人口的全球市场。这些区域化合作以及双边谈判如果不断扩展,从长远看,有可能成为未来新一轮的全球贸易规则。这意味着,中国未来面对的不仅是外需收缩,还有不断被美国渗透的周边经贸环境。

  奥巴马将TPP归纳为一个“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的自由贸易协议”。其成员不仅在90%的货物关税上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还将在12年内免除,最终在协议内部的国家之间形成百分之百的关税废除。

  此外,TPP协议对成员更为深刻的影响,在于它要求加入的国家及地区的所有行业都处于市场自由竞争之中,成员国在科研及劳工标准方面构建共同的平台。

  多数业内专家预期,由于TPP协议对成员国要求较高,因此快速进展的可能性并不大,在亚太地区的铺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WTO走过十年,当前中国期待更进一步的开放举措,在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还需要实质性的开放步伐。”马宇表示。如果在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开放程度更高、市场化程度更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将是对垄断行业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包括通讯业、银行业等在内的行业将需要更为深刻的、实质性的市场化改革。

  同时,政府职能也将面临倒逼机制。更为开放的市场实际上更加需要政府从审批到服务的职能转变。最近几年有一个势头:各项对外合作协议签得越多,反而需要政府介入的地方越多,例如企业在对外贸易时若想享受到较多的关税减免,则往往需要繁复的各种资质审批。

  “可以说,中国若想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为关键的是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推进国内更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马宇说。

  业界及政府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通过制造业与出口的不断增长来发挥自身影响力的路径,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程度将会逐渐下降。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