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财税专业问答平台:上千名老师在线等你,免费提问,快速解答
搜答案
暂无数据
0/400
选择问题所属话题
请添加话题
上传图片(最多上传3张图片)
提交问题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热门问答
精华问答
使用APP提问,老师回复第一时间提醒
扫一扫,下载APP
仲裁申请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和证据?
郭老师
|
提问时间:10/01 21:10
#初级职称#
仲裁申请需要提供以下材料和证据: 1. 仲裁申请书: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及申请仲裁的事由、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2. 合同或其他相关协议:如果争议与一份合同或协议有关,则需要提供该合同或协议的副本。 3. 相关证据:包括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电子证据等。例如,合同、发票、收据、信函、邮件、短信、聊天记录、录音、视频等。 4. 证人证言:如果需要证人证言来证明事实,申请人需要提供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证言内容。 5. 专家意见:如果需要专家意见来证明事实,申请人需要提供专家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意见内容。 6. 其他材料:根据具体情况,申请人还可以提供其他证明自己主张的材料,如调解协议、仲裁协议等。 以上是仲裁申请需要提供的基本材料和证据,具体要求可能因仲裁机构、仲裁规则和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
阅读 85
单用途预付卡在消费中的使用规定是什么?
郭老师
|
提问时间:10/01 21:03
#初级职称#
单用途预付卡是指只能在特定商户或特定商品上使用的预付卡。在消费中,单用途预付卡的使用规定如下: 1. 使用范围有限:单用途预付卡只能在指定的商户或商品上使用,不能在其他地方或其他商品上使用。 2. 面额固定:单用途预付卡的面额是固定的,不能充值或提现。 3. 有效期限制:单用途预付卡通常有有效期限制,过期后无法使用。 4. 不支持退款:由于单用途预付卡只能在指定商户或商品上使用,因此通常不支持退款。 5. 不能转让:单用途预付卡通常不能转让给其他人使用。 总之,单用途预付卡的使用规定比较严格,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阅读 82
小规模纳税人季度收入59万,超了30万,要交多少增值税,是按59万交,还是按超出29万来交?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24 18:41
#实务#
要按 59 万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不是按超出的 29 万计算。具体如下: 政策依据: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2023 年 1 月 1 日 - 2027 年 12 月 31 日,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30 万元免征增值税,超过 30 万元则需全额纳税。 计算方式: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适用 3% 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 1% 征收率征收增值税。若季度收入 59 万为含税销售额,需先价税分离计算不含税销售额,再乘以 1% 征收率算税额,公式为:增值税 = 含税销售额 ÷(1+1%)×1%。代入数据可得,增值税 = 590000÷(1+1%)×1%≈5841.58 元。
阅读 11459
收藏 6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扣除限额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纳入综合所得计算公式吗?并且举例这些类似最难的题分析谢谢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07/09 21:05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个人缴纳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4%的部分可以纳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并且这部分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举例分析: 假设某员工2025年的月工资为10,000元(未扣五险一金等),该年度他个人缴纳的企业年金为每月400元,即占其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那么,在计算综合所得时,这400元可以作为专项扣除的一部分予以扣除。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减免税额-已预缴税额如果该员工没有其他的综合所得,也没有其他专项附加扣除或捐赠,则其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下: 120,000元(年收入)-60,000元-4,800元(企业年金全年缴纳总额)=55,200元根据适用税率表,可以进一步计算出该员工的应纳税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208
收藏 18
老师们能讲一下,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异地提供不动产租赁的增值税计算吗 尤其是减按1.5%的规定
宋生老师
|
提问时间:07/16 17:54
#税务#
你好,这个个人提供住房才会有1.5%的增值税。 其他的小规模5%,一般纳税人简易征收5% 一般征收9%
阅读 3245
收藏 0
员工甲25年4月开始任职,无附加扣除,工资+年终奖的形式,本年一共需要发放五十万,需要多少个税?怎么筹划纳划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09/03 16:14
#CPA#
方案一:年终奖全部并入综合所得 员工从 2025 年 4 月开始任职,到 12 月共 9 个月,工资已发放 35000 元。还需发放金额 = 500000 - 35000=465000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35000 + 465000 - 60000 = 440000元。 根据综合所得税率表,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440000 元对应的税率为 30%,速算扣除数为 52920 元。 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 440000×30% - 52920 = 132000 - 52920 = 79080元 。 方案二:合理分配年终奖与工资 考虑到综合所得和年终奖税率级次,为降低税负,可先让综合所得适用较低税率。计算综合所得部分:假设将工资调整到使综合所得适用到 20% 税率的上限,即应纳税所得额为 360000 元(360000 元是对应 20% 税率的上限)。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达到 360000 元时,全年工资薪金收入 = 360000 + 60000 = 420000元,已发工资 35000 元,则剩余工资发放额 = 420000 - 35000 = 385000元。计算年终奖部分:年终奖金额 = 500000 - 35000 - 385000 = 80000元。分别计算个税: 综合所得应纳个税 = 360000×20% - 16920 = 72000 - 16920 = 55080元 。 年终奖单独计税,80000 元除以 12 个月,得到每月约 6666.67 元,查找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对应的税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10 元 。 年终奖应纳个税 = 80000×10% - 210 = 8000 - 210 = 7790元 。 全年应纳个税 = 55080 + 7790 = 62870元 。
阅读 2568
收藏 11
如何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20:39
#会计实务#
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利息计算周期:确定利息的计算周期,例如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或每月。 2. 利息金额: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本金金额。 3. 利息期限: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期限,例如一年、两年或更长。 4. 利息计算公式: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定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 = 本金金额 × 利率 × 利息期限。 5. 利率计算方法: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将已知的利息金额、本金金额和利息期限代入,解出利率。 例如,假设有一个定期存款,本金金额为10,000美元,存款期限为一年,利息金额为500美元。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计算过程: 利息金额 = 10,000 × 利率 × 1 500 = 10,000 × 利率 利率 = 500 / 10,000 利率 = 0.05 或 5% 因此,该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
阅读 9563
收藏 40
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哪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8:25
#会计实务#
在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利率的选择:房贷利率通常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利率类型。 2. 利息的计算方式:房贷利息计算可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金额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占比逐渐减少;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本金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金额逐渐减少。 3. 利息的计算周期:房贷利息的计算周期可以是按月、按季度或按年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合同约定来确定计算周期。 4. 提前还款的影响:如果提前还款房贷,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提前还款违约金或其他费用,并计算出提前还款后的新利息。 5. 利息的税务处理:房贷利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需要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并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 6. 利息的确认和核算:在会计记录中,房贷利息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日期确认,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和披露。 以上是房贷利息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来确定。建议在进行房贷利息计算时,咨询专业人士或银行机构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阅读 7086
收藏 30
赶快点击
登录
获取专属推荐内容
实务资讯
查看更多
这7种个人抬头发票不可以税前扣除
成本报表如何分析?教你两个方法
三大报表之间勾稽关系
不能计入差旅费的车票的情形有哪些?
免费资料
一键下载
下载APP快速提问
扫一扫立即下载APP
拍照一键搜题更便捷
老师回复第一时间通知
意见反馈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