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经济法基础)
①支付职工基本养老金
第一、职工基本养老金的支付方法
根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实行“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教材只对“新人新制度”予以介绍。
新人指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按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第二、个人养老金账户年度余额记账
职工退休后,其个人账户缴费情况停止记录,个人账户在按月支付离退休金(含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部分)后的余额部分继续计息。
[提示]利息计算有两种方法见教材。
②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提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依法继承。
③病残津贴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疑难问题解答】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什么?(初级会计实务)
1.个别计价法:逐一辨认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2.先进先出法:按先进先出的假定流转顺序来选择发出计价及期末结存存货的计价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进货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易错易混辨析】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区别(经济法基础)
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内容。
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关系;
劳务合同关系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关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1)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而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2)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或者是公民与法人,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3)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便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这种隶属关系。
(4)合同的内容不同。劳动合同的一方面当事人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5)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体现按劳动分配的原则;而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支付。
【历年考题剖析】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35万元,计划成本为15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万元。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012年)
A.153
B.162
C.170
D.187
答案:A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20-15)/(200+150)=-10%,为节约差异,领用材料实际成本=180×(1-10%)=162万元,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0-20+135-162=1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