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融资租赁中的“租赁期内保养维修费用”如何计算?会计账务如何处理?



融资租赁中的“租赁期内保养维修费用”通常是由承租人承担的,其计算方式一般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规定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会因租赁物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性维护费用:包括定期检查、更换零部件、润滑、清洁等费用。
2. 故障修理费用:包括修理设备故障、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费用。
3. 意外维修费用:包括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设备维修费用。
对于会计账务处理,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预提费用: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规定,将租赁期内保养维修费用预提到当期费用中。
2. 实际发生的费用:如果发生了保养维修费用,应当将实际发生的费用记入当期费用中。
3. 费用结转:在租赁期结束时,应当将租赁期内预提的保养维修费用结转到当期费用中,以便于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租赁中的保养维修费用是承租人承担的费用,因此在账务处理时应当将其记入承租人的费用中。
1. 预防性维护费用:包括定期检查、更换零部件、润滑、清洁等费用。
2. 故障修理费用:包括修理设备故障、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费用。
3. 意外维修费用:包括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设备维修费用。
对于会计账务处理,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预提费用: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规定,将租赁期内保养维修费用预提到当期费用中。
2. 实际发生的费用:如果发生了保养维修费用,应当将实际发生的费用记入当期费用中。
3. 费用结转:在租赁期结束时,应当将租赁期内预提的保养维修费用结转到当期费用中,以便于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租赁中的保养维修费用是承租人承担的费用,因此在账务处理时应当将其记入承租人的费用中。
2023-04-27 08: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