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2021年12月1日,某企业购入一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购买价款为2000万元,支付的相关税费为2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该企业决定采用年数总和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税法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1)请在年数总和法下计算该固定资产2022—2026年每年可提取的折旧额。 (2)计算该企业2022—2026年每年的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有关

艾瑞儿| 提问时间:06/12 10:17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朴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会计师
固定资产原值 = 购买价款 + 相关税费 = 2000 + 20 = 2020(万元) 预计净残值 = 10 万元 应计折旧总额 = 2020 - 10 = 2010(万元) 年数总和 = 5 + 4 + 3 + 2 + 1 = 15 税法直线法年折旧额 = 2010÷5 = 402(万元 / 年) 借:所得税费用 6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7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3.5 贷:所得税费用 33.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5 贷:所得税费用 33.5 借:所得税费用 67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7
06/12 10:19
艾瑞儿
06/12 10:51
老师,具体的计算过程是不是-年数总和 = 5+4+3+2+1 = 15 所以各年折旧额应该是: 第一年(2021年):2010 × 5/15 = 670万元 第二年(2022年):2010 × 4/15 = 536万元 第三年(2023年):2010 × 3/15 = 402万元 第四年(2024年):2010 × 2/15 = 268万元 第五年(2025年):2010 × 1/15 = 134万元?
艾瑞儿
06/12 10:54
但题目说的是在2021年12月1日购入并投入使用,所以在2021年只计提了一个月的折旧,而题目要求的是2022-2026年的数,2022年:670 × 11/12 + 536 × 1/12 ≈ 658.83万元,2023年:536 × 11/12 + 402 × 1/12 ≈ 524.17万元,2024年:402 × 11/12 + 268 × 1/12 ≈ 389.5万元 2025年:268 × 11/12 + 134 × 1/12 ≈ 256.83万元,2026年:134 × 11/12 ≈ 122.83万元,我这样计算对吗?
朴老师
06/12 11:00
同学你好 看这个图片哦
FAILED
艾瑞儿
06/12 11:06
可是不是算2022-2026吗~
朴老师
06/12 11:14
就是22-26年的哦 你没说错
艾瑞儿
06/12 16:41
你好,我是这样算的,为什么您算的会有递延所得税负债,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我哪里有问题?能不能重新解释一下算递延所得税这一块的,再说我的问题出在哪里呀?
FAILED
朴老师
06/12 16:44
因为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艾瑞儿
06/12 16:57
你好,可以给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一步的相关计算嘛?我想对一下我哪里出错了
朴老师
06/12 17:19
同学你好 看下这个哦
FAILED
艾瑞儿
06/12 19:59
老师,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不是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嘛?为什么会是负债?我不懂呜呜呜呜
艾瑞儿
06/12 20:00
账面价值等于1350,计税基础等于1618,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为什么会是递延所得税负债,我不理解
艾瑞儿
06/12 20:01
账面价值等于1350,计税基础等于1618,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什么会是递延所得税负债,我不理解
朴老师
06/12 20:02
你上面要求算递延所得税的,那这个是负债
艾瑞儿
06/12 20:12
老师,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你给我的答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我需要理由啊,我刚刚都说了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那分录应该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啊
朴老师
06/12 20:19
各年资产账面价值均小于计税基础(如2022年账面价值1350万元 < 计税基础1618万元),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非递延所得税负债。
朴老师
06/12 20:19
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2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7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0+268)×25%=317万元
艾瑞儿
06/12 20:27
老师,冒昧的问一下,您是ai嘛?还是您用ai搜题啊,唉。。。。
朴老师
06/12 20:29
这里不能复制粘贴哦,都是自己解答的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