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老师资料二怎么调整利润

m495618766| 提问时间:07/29 14:44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朴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会计师
会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650 万(3450 - 2800 ),增加会计利润 。 税法:税法认直线折旧(年折旧 150 万 ),不认公允价值变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调减 650 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税法不认可 ),同时调减 150 万(补扣税法允许的折旧 ),合计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800 万 。
07/29 14:47
m495618766
07/29 14:54
那他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多少呢是800还是1200
朴老师
07/29 15:01
初始成本 = 3000 万元(房屋成本) 税法折旧年限 20 年,无残值,年折旧额 = 3000÷20 = 150 万元 截至 2×19 年末,已计提折旧年限:2×18 年 12 月 31 日转投资性房地产,2×19 年全年计提折旧,累计折旧 = 150×1 = 150 万元 所以,2×19 年末计税基础 = 3000 - 150 = 2850 万元 暂时性差异 = 会计账面价值 - 税法计税基础 = 3450 - 2850 = 600 万元
m495618766
07/29 15:33
到2018年他已经计提了4年了,这不用减吗 他这形成200万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怎么形成的呢
朴老师
07/29 15:44
要确定 200 万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需对比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账面价值与税法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2×19 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3450 万元,即账面价值为 3450 万元。 计税基础:房产成本 3000 万元,税法按 20 年直线法折旧(无残值 ),截至 2×19 年末已提折旧 5 年(含 2018 年前的 4 年 ),累计折旧 750 万元,计税基础 = 3000 - 750 = 2250 万元 。 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 3450 - 2250 = 1200 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递延所得税负债:因 2×19 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100 万元(同因该差异 ),所以当年新增 = 1200×25% - 100 = 200 万元 ,即分录中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的由来,是该差异乘以税率并考虑期初余额后的新增额 。 已计提 4 年折旧的影响,已包含在计税基础(成本 - 税法累计折旧 )的计算中,无需额外调整 。
m495618766
07/29 15:50
暂时性差异不应该是1200吗
朴老师
07/29 15:55
会计处理(公允价值模式 ): 2×19 年末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 3450 万元(题目资料 2 )。 税法处理(直线法折旧 ): 房产成本 3000 万元,税法折旧年限 20 年、无残值,截至 2×19 年末已提折旧 = 3000÷20×5 = 750 万元(2×15 - 2×19 共 5 年 ),计税基础 = 3000 - 750 = 2250 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 3450 - 2250 = 1200 万元 。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