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为什么要减这两个数?

基本信息| 提问时间:08/08 17:19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朴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会计师
因这两个数分别代表需调整的项目: 1000 万元是已实际判决的或有负债,属现实义务,需从可辨认净资产中扣除; 2500 万元是未实现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需剔除未实现损益,还原净资产真实价值。 故合并计算时减去两者之和,以反映可辨认净资产的实际净额。
08/08 19:11
基本信息
08/08 20:05
这个3500也没懂
朴老师
08/08 20:23
同一控制合并报表要还原 B 公司在 A 控制下的 “真实权益轨迹” ,3500 是 B 公司在非 A 控制阶段产生、且合并层面不认可延续的其他综合收益,所以计算时要减去 ,保证合并报表体现 “一体化存续” 下的权益连续性 。
基本信息
08/09 08:32
2500 万元是未实现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需剔除未实现损益,还原净资产真实价值。 故合并计算时减去两者之和,以反映可辨认净资产的实际净额。怎么看是未实现? 这道题里面,B公司算净资产的时候都没减去这个数,为什么转给C公司了,就要扣除这个数了呢
朴老师
08/09 08:35
一、判断 “未实现” 依据 看核算规则: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处置前仅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权益类科目,未真正对外交易变现) ,所以题目中 B 公司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 2500 万元,是未实际对外处置、未真正实现损益的金额。 二、“转给 C 公司时扣除” 的原因 核心是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规则:需以最终控制方(A 公司)视角,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 。对 A 公司而言,B 公司这 2500 万元未真正对外处置,属于 “未实现损益”,若不扣除会虚增净资产。所以合并 C 公司时,要剔除该未实现部分,还原净资产 “真实、已实现” 的口径 。
基本信息
08/09 08:59
还是没懂,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是增加了的呀,对于母公司来说,这部份不认吗,只看初始价值?
朴老师
08/09 09:07
同一控制下合并,母公司(A 公司 )不认其他债权投资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增加(2500 万 ),因这是 “未真正变现的浮盈”。不是只看初始价值,而是只认 “已实现损益” ,要剔除未处置时的公允价值波动,保证净资产是持续、稳定、已落地的口径,遵循 “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 规则,还原真实、已实现的净资产价值 。
基本信息
08/09 09:08
最终控制方都是A公司,之前计算b公司净资产的时候都没减这个数,A公司转给子公司 C后,为什么A公司计算净资产的时候就要减这个数呢
朴老师
08/09 09:1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A 公司合并 C 时,需按 “持续计算口径”,剔除 B 公司未实现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2500 万 )。因为: B 个别报表按金融工具准则,含未实现损益正常; A 合并 C 时,要以 A 视角 “已实现、稳定” 的持续计算口径,剔除未真正变现的浮盈,这是企业合并准则要求,规则场景不同导致处理差异 。
基本信息
08/09 09:59
同一题中,为什么上面抵消的时候减去了这个3500未实现收益,下面恢复的时候又没减呢
朴老师
08/09 10:03
因为 抵消是处理内部未实现损益(3500 是内部交易虚增部分,需剔除) ,而 恢复是还原被合并方归属于母公司的历史权益(只看被合并方自身账面已确认、按持股比例归属的部分,和内部交易无关) ,二者逻辑不同(一个管交易 “虚增修正”,一个管权益 “结构还原” )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