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那个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那个,我是变更电延所得税资产,嗯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不是,嗯,原值大于就是他那个原值减去那个摊销,减去减值之后大于,嗯,大于的那个公允价值乘以25%就是递延所得税的税的那个税负是吧。 那个后续尽量是不是账面,就是投资方面,账面大于公允价值的话,是不是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账面小于公允价值的话,是不是低延所得税资产。 而且是用他们的差乘以25%之后,之后再用他们减去递延手续费之后的差核算那个流程收益,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不知道对不对

最瘦的胖子| 提问时间:2023 08/04 15:58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朴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会计师
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时候,当公允价值大于成本的时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当公允价值小于成本的时候,计入当期损益,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后续期间当公允价值上升的时候,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公允价值下降的时候,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3 08/04 16:00
最瘦的胖子
2023 08/04 16:35
那个行程当公有大于成本的时候,记入其他综合收益,不是那个自自建房啊,自用房转为国自建房地产跟我价值大于成本的时候,才计入其他什么收益嘛。
朴老师
2023 08/04 16:37
只有自用房地产转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且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才会把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最瘦的胖子
2023 08/04 17:26
对呀,那是转换是就是房子自用房与那个有那个,我说的现在是模式的转换,是说那个转换是尽量模式,成本模式转公用模式。
朴老师
2023 08/04 17:47
在成本模式中,应当把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变更日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原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记),盈余公积(或借记)。 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最瘦的胖子
2023 08/04 17:53
我知道这一步,这个是最简单的,如果他有所得税的话,有所得税的话,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递延所得税资产电源所得税负债如何做?
朴老师
2023 08/04 18:09
递延所得税资产当企业的暂时性差异导致未来会产生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收益时,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贷记当期损益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