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情况如下表,生产丙产品的设备专用性强,只能生产该产品。 项目甲乙丙合计产销量(件) 2000 2500 2000 单价(元/件) 30 40 20 销售收入60000 100000 40000 200000 总变动成本(元) 32000 57500 26000 115500 总固定成本(元) 24000 40000 16000 80000 利润4000 2500 -2000 4500 请问:(1)请采用差量分析法作出是是停产丙产 (2)若丙产品停产后可用来生产丁产品,丁产品售价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空出来的生产能力每月可生产丁产品1500件,但需要增加一辅助设备,每月折旧4000元。请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停产丙产品的决策。



同学你好
(1) 采用差量分析法来决定是否停产丙产品: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丙产品的贡献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 CM),贡献毛益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
丙产品的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 - 总变动成本
= 40,000元 - 26,000元
= 14,000元
由于丙产品的贡献毛益为正(14,000元),这意味着丙产品至少能够覆盖其变动成本,并为公司带来一些边际利润。然而,丙产品的总利润为负(-2,000元),这表示丙产品的收入不足以覆盖其固定成本。
我们使用差量分析法来考虑停产丙产品后的影响。由于停产丙产品将节省16,000元的固定成本(丙产品的固定成本),我们需要考虑这个节省的固定成本是否能够被其他产品利用或增加公司的净利润。
假设其他产品(甲和乙)的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并且没有其他额外的固定成本节省,那么停产丙产品将直接增加公司利润16,000元。然而,这还需要考虑停产后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如市场份额、品牌声誉等。如果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那么从财务角度来看,停产丙产品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2) 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来决定是否停产丙产品并用空出来的生产能力生产丁产品:
首先,我们计算丁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Unit Contribution Margin, UCM):
丁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 = 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25元/件 - 12元/件
= 13元/件
我们计算如果停产丙产品并用空出来的生产能力生产丁产品,每月的总贡献毛益:
丁产品的总贡献毛益 = 单位贡献毛益 × 产量 - 新增的固定成本
= 13元/件 × 1,500件 - 4,000元
= 19,500元 - 4,000元
= 15,500元
现在,我们比较两种方案的总贡献毛益:
方案一(不停产丙产品):丙产品的总贡献毛益 = 14,000元
方案二(停产丙产品并生产丁产品):丁产品的总贡献毛益 = 15,500元
由于方案二的总贡献毛益(15,500元)高于方案一(14,000元),并且还能为公司节省16,000元的固定成本(丙产品的固定成本),从财务角度来看,停产丙产品并用空出来的生产能力生产丁产品是一个更有利的选择。
2024 05/30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