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老师这一题委托境内的部分不是可以100%加计扣除吗,为什么答案给出的是240万呢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1:1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您理解得没错,委托境内机构的研发费用可以100%加计扣除,而委托境外机构的部分则需按一定条件计算。 具体解释如下: 1.委托境内机构研发费用200万元,可全额加计扣除,即200×100%=200万元。 2.委托境外机构研发费用100万元,需先按80%计入委托方的境外研发费用,即100×80%=80万元。 3.境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上限是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的2/3。 -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包括委托境内研发费用200万元,因此2/3为200×2/3≈133.33万元。 -境外研发费用80万元小于133.33万元,因此可以全额加计扣除,即80×100%=80万元。 4.加计扣除合计数为200+80=280万元。 但题目中给出的选项是240万元,可能是题干或选项存在误差。根据政策规定,正确答案应为280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3
收藏 0
44、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处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为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该固定资产的,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 B. 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C.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D.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抵扣过进项税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 E.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D/E解释一下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38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选项D说法正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抵扣过进项税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因为该固定资产在购进时已经抵扣了进项税额,销售时按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这样能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避免重复征税或漏税。 选项E说法正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完整的增值税核算体系,销售物品按适用税率计税,是符合增值税征收原理的,能准确核算其增值额并缴纳相应税款。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3
收藏 0
该题中,算电机销售应纳增值税,减78,是对应第7点,转让电机生产技术吗? 这要怎么算,对应哪个考点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3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老师核实一下这个题目,稍后回复您。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1
收藏 0
请问一下,虚开增值税发票,虚开金额按什么算的呀?票面金额还是税额,还是两者之和?
卫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2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价税合计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0
收藏 0
老师好,为什么分摊的制造费用考虑月初制造费用但是不用考虑月初定额工时340小时?
张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2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时,我们是按照定额工时的比例来分配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总额是月初制造费用与本月发生制造费用之和,因为这两部分费用都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所以要考虑月初制造费用1800元。 而定额工时的作用是作为分配的依据,我们关注的是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各自的定额工时,以此来确定它们在分配制造费用时所占的比例。月初定额工时340小时并不直接参与到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计算中,它与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没有直接关联,所以不用考虑月初定额工时340小时。 就像这道题中,本月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计算式为\((1800+3400)÷(600+300)×600≈3467\)元,只用到了完工产品定额工时600小时和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300小时,而未涉及月初定额工时。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3
收藏 0
550税法一中235题第4小问的业务12.初次购买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为什么不在当期抵扣?
乔嘉伟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16
#税务#
初次购买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不在当期抵扣进项税额,是因政策明确规定其费用需通过全额抵减应纳税额实现优惠,而非通过常规的进项税抵扣机制。这一处理既简化了税收流程,也直接缓解了纳税人的资金压力。
阅读 419
收藏 2
20、 某商贸公司,2025年3月从国外进口一批白酒(合计5500公斤),已知该批白酒关税计税价格为1000000元,按规定应缴纳关税130000元,白酒的消费税税率为20%,定额消费税为0.5/斤。该批白酒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 )元。 组成计税价格=(1000000+130000+5500×0.5×2)÷(1-20%)=1419375(元)。 应缴纳消费税税额=1419375×20%+5500×0.5×2=289375(元)。 这里的组成计税价格为什么要加5500×0.5×2?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12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消费税是价内税,在计算进口白酒的组成计税价格时,需要把消费税包含进去。 白酒采用复合计税方式,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在计算组成计税价格时,需要加上从量计征部分的消费税。 题目中给出白酒合计5500公斤,定额消费税为0.5元/斤,1公斤=2斤,所以从量计征的消费税为5500×0.5×2。因此,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里要加上5500×0.5×2,即组成计税价格=(关税计税价格+关税+从量计征的消费税)÷(1-消费税税率)。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0
收藏 0
其他个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捐赠扣除限额30%,需要区分是直接捐赠,还是通过公益组织捐赠么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02 00:0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需要区分是直接捐赠还是通过公益组织捐赠。 1.如果是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进行的捐赠,且用于公益事业,那么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 2.如果是直接捐赠(即没有通过公益组织或政府机构),则不能在税前扣除,无论捐赠对象是否为公益事业。 因此,只有通过公益组织或政府渠道的捐赠,才可能享受30%的扣除限额政策。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1
收藏 0
请完整解析这道题以及相关知识点
MI 娟娟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3:41
#税务#
1. 进项税 50*0.13=6.5(万元) 1.4*0.09=0.126(万元) 2.进项税 118*0.09=10.62(万元) 3. 销项税:45000 *280/10000+11.17/1.13+5.34/1.13=1274.6106(万元 1274.6106*0.13=165.6994(万元)
阅读 76
收藏 0
税法一模拟试卷(三),综合分析二第78题,计算准予扣除的“与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为什么是用销项减进项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得出,进项税应该在购房当期予以扣除,但答案显示在出售房产时又扣除一次进项税,请问该处理原则出处在哪?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3:25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准予扣除的“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是要算出该房产本身应负担的增值税,再以此为基础计算相应的城建税等附加税费。这里计算税金是针对整个项目而言,所以要用整个项目的销售税额减除进项税额,来计算城建税及附加。 虽然进项税在购房当期可以抵扣,但在土地增值税计算里,是从整个项目角度出发,用整体项目的销项税额减去整体项目的进项税额,得到应缴纳的增值税,这个增值税是计算城建税及附加的计税依据,并非重复扣除。 就像本题中,准予扣除的“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10000÷(1+9%)×9%-660]×(7%+3%+2%)=19.88(万元),就是按此原则计算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0
收藏 0
模拟试卷五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如果用所得税的快速计算(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后×25% )怎么算
张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3:1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所得税快速计算的公式是(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这里利润总额假设为6000万元(从图片信息推测),永久性差异包括事项(3)纳税调减300万元和事项(6)业务招待费超支纳税调增220万元。 先计算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永久性调减差异+永久性调增差异,即6000-300+220=5920万元。 然后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税率为25%,所以所得税费用=5920×25%=1480万元。 但因为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因上年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退回的税款100万元,会计处理是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100万元,意味着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要扣除该金额。 那么最终的所得税费用=1480-100=1380万元。不过图片中给出的所得税费用是1367.5万元,这里可能存在一些其他未明确说明的因素导致差异。 综上所述,按快速计算方法结合已知信息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为1380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7
收藏 0
老师,这道题怎么理解小规模月销售额不足10万免税?扣除不动产租赁也是不足10万啊?为什么要对8万计税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2:57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免征增值税,这里的销售额包含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总和。不过,若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可免征增值税。 在本题中,张某取得8万元含税收入并按3%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意味着购买方可以用来抵扣进项税额,若这部分收入还享受免税政策,会造成税收链条的断裂,导致税收不公平。所以,即便张某扣除不动产租赁后的销售额不足10万,这8万元含税收入也需要计税。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5
收藏 0
非居民个人,有境内境外所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境内居住超过90天,计算时是用境内支付金额乘境内工作天数 再除以日历公历天数么
卫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2:31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非居民个人境内居住超过90天不满183天,境内所得不管是境内支付还是境外支付都要缴纳个税,境外所得不管境内支付还是境外支付都无需缴纳个税(高管交税情况除外)。 对于一般非居民个人,计算工资薪金收入额时,境内所得部分是要考虑境内工作天数占比等因素,但不是简单用境内支付金额乘境内工作天数再除以日历公历天数。 而无住所高管累计超过90天不满183天,境内所得境内支付和境外支付部分、境外所得境内支付部分需缴纳个税,境外所得境外支付部分无需缴纳个税。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6
收藏 0
被告人具结悔过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用的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2:2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被告人具结悔过,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人对其所犯罪行表示悔意,并书面承诺不再犯类似错误的一种法律行为。具结悔过通常用于被告人有悔罪表现,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并改正错误的情况下。 在司法实践中,具结悔过常用于以下情况: 1.被告人认罪认罚,表示悔过,并愿意接受相应的法律后果; 2.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如擅自离开居住地,执行机关可以责令其具结悔过,以示悔意; 3.在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表现出悔罪态度,法院可能要求其具结悔过,作为从轻处罚的参考依据。 具结悔过的内容通常包括对犯罪行为的承认、悔过态度以及不再犯罪的承诺。法院或执行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具结悔过,并将其作为量刑或处理的参考。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8
收藏 1
税1必刷550题第139题,第4小题,疫情防控期间甲公司组成车队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无偿提供运输服务,车队成本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吗?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2:12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疫情防控期间,甲公司无偿提供运输服务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属于政策性无偿服务,不属于免税项目或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因此,用于提供该服务的车队成本所对应的进项税额,只要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可以全额抵扣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5
收藏 0
甲持有乙60%股权,乙持有丙30%股权 ,甲持有丙股权比例是多少? 甲持有乙300%股权,乙持有丙30%股权 ,甲持有丙股权比例是多少?
汪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1:5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股权比例最高为100%,不可能出现300%的情况,所以“甲持有乙300%股权”这个条件不符合实际情况。 仅考虑“甲持有乙60%股权,乙持有丙30%股权”的情况,甲通过乙间接持有丙的股权比例为60%×30%=18%。由于题中未提及甲直接持有丙的股权情况,所以仅从现有条件可知,甲持有丙的股权比例为18%。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9
收藏 0
老师,这种题,怎么个思路呢?折上折?不理解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1:45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例·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一家大型购物中心,2×22年推出客户忠诚度计划,以200元的价格向客户销售A商品,购买该商品的客户可得到一张40%的折扣券,客户可以在未来的30天内使用该折扣券购买甲公司原价50元的任一商品。同时,甲公司计划推出季节性促销活动,在未来30天内针对所有产品均提供10%的折扣。上述两项优惠不能叠加使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预计有70%的客户会使用该折扣券,额外购买的商品的金额平均为50元,本年有1万名客户获得了该折扣券。上述金额均不包含增值税,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销售A商品时的相关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购买A商品的客户能够取得40%的折扣券,其远高于所有客户均能享有的10%的折扣,因此,甲公司认为该折扣券向客户提供了重大权利,应当作为单项履约义务。考虑到客户使用该折扣券的可能性以及额外购买的金额,甲公司估计该折扣券的单独售价为10.5元[50×70%×(40%-10%)]。甲公司按照A商品和折扣券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对交易价格进行分摊: A商品分摊的交易价格=[200×200/(200+10.5)]×1=190.02(万元)。 折扣券选择权分摊的交易价格=[200×10.5/(200+10.5)]×1=9.98(万元)。 甲公司在销售A商品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90.02 合同负债 9.98 因为即使没有折扣券,所有客户也能享受10%的折扣,所以折扣券的实质性折扣是40%-10%=30%。 计算折扣券单独售价时,要考虑预计使用折扣券的客户比例、额外购买商品的金额和折扣券的实质性折扣。这里预计70%的客户会使用折扣券,额外购买商品金额平均为50元,所以折扣券单独售价为50×70%×(40%-10%)=10.5元,而不是按50×(1-40%)计算。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2
收藏 0
土地增值税销售存量房,用发票法计算扣除项目总额,从2019年7月1日到2025年3月,应该算几年呢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1:1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按发票所载金额并从购买年度起至转让年度止每年加计5%计算扣除。计算扣除项目时“每年”按购房发票所载日期起至售房发票开具之日止,每满12个月计1年;超过1年,未满12个月但超过6个月的,可以视同为1年。从2019年7月1日到2025年3月,不足6年,所以应按5年计算。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3
收藏 0
个人独资企业有两家企业,一家盈利一家亏损,那还要合并计税吗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1:12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需要合并计税,但亏损企业的亏损不能用盈利企业的盈利弥补。汇总计算是指投资者兴办多个企业时,要把各个企业的经营所得加总起来,然后根据这个汇总的经营所得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比如投资者有两家企业,A企业盈利100万,B企业亏损50万,汇总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是按100万来计算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而不是用100万减去50万后的50万来计算。同时,B企业的50万亏损不能用A企业的盈利来弥补,只能用B企业未来的所得去弥补,且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1
收藏 0
答案选C,但书上明确说了土地增值税中装修费用可以从装修费用中扣除的呀,什么这里的装修费用不能扣?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1:08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计算土地增值税中可以扣除的开发费用是固定的用利息+(土地成本+开发成本)*5%或10% 装修费用不单独作为开发费用扣除。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5
收藏 0
税一2024年真题综合分析题第一题第一小问,业务 (2)中的运费进项税不允许抵扣吗
张老师
|
提问时间:11/01 20:5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业务(2)中的运费进项税是允许抵扣的。 如果运费取得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用于应税项目,那么其进项税额可以按规定抵扣。是否允许抵扣,关键在于用途和取得的凭证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只要用途合法且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6
收藏 0
如何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20:39
#会计实务#
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利息计算周期:确定利息的计算周期,例如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或每月。 2. 利息金额: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本金金额。 3. 利息期限: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期限,例如一年、两年或更长。 4. 利息计算公式: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定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 = 本金金额 × 利率 × 利息期限。 5. 利率计算方法: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将已知的利息金额、本金金额和利息期限代入,解出利率。 例如,假设有一个定期存款,本金金额为10,000美元,存款期限为一年,利息金额为500美元。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计算过程: 利息金额 = 10,000 × 利率 × 1 500 = 10,000 × 利率 利率 = 500 / 10,000 利率 = 0.05 或 5% 因此,该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
阅读 12597
收藏 55
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哪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8:25
#会计实务#
在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利率的选择:房贷利率通常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利率类型。 2. 利息的计算方式:房贷利息计算可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金额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占比逐渐减少;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本金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金额逐渐减少。 3. 利息的计算周期:房贷利息的计算周期可以是按月、按季度或按年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合同约定来确定计算周期。 4. 提前还款的影响:如果提前还款房贷,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提前还款违约金或其他费用,并计算出提前还款后的新利息。 5. 利息的税务处理:房贷利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需要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并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 6. 利息的确认和核算:在会计记录中,房贷利息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日期确认,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和披露。 以上是房贷利息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来确定。建议在进行房贷利息计算时,咨询专业人士或银行机构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阅读 9293
收藏 35
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12
#会计实务#
办公差旅费是指企业员工因公务需要而发生的差旅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核算办公差旅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规定: 1. 财务会计准则: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会计准则》等。根据准则的规定,应当将办公差旅费列入企业的费用支出,以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2. 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办公差旅费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差旅费用的报销标准、审批流程、报销凭证要求等。员工在发生差旅费用时,需按照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提供相应的报销材料,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3. 费用核算:企业应设立差旅费用科目,将发生的差旅费用按照科目分类进行核算。核算时应将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分别列入相应的科目,以便准确反映差旅费用的构成和支出情况。 4. 报销凭证:企业应要求员工提供相关的报销凭证,如发票、票据等,作为差旅费用的核算依据。报销凭证应包括必要的信息,如费用发生日期、费用明细、费用金额等,以便核实和审计。 5. 记账处理:企业应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差旅费用进行记账处理。记账时应将差旅费用分摊到相应的费用科目,并及时进行核算和登记。 总之,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确保差旅费用的准确核算和合规性。
阅读 1323
收藏 1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哪些要求?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01
#会计实务#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以下要求: 1. 诚实守信:会计师应当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不得伪造、篡改、隐匿财务记录。 2. 保守秘密:会计师应当保守客户的商业和财务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商业机密和财务信息。 3. 独立公正:会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态度,不受他人的影响或压力,客观公正地执行工作,不得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 4. 尽职尽责:会计师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5. 持续学习:会计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会计职业发展的步伐同步。 6. 遵守法律法规:会计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活动,不得为客户提供违法违规的建议或服务。 7. 保护公众利益:会计师应当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8. 维护职业声誉:会计师应当维护会计职业的声誉和形象,不得从事损害会计职业声誉的行为。 以上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的主要要求,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自己的职业行为符合道德和职业规范。
阅读 983
收藏 4
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是如何影响所有者权益的?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6:27
#会计实务#
会计扩展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在会计扩展等式中,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收入和费用是会计记录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如下: 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如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因为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资产,从而增加所有者权益。 2.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用于获取或维持收入的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因为费用的发生会减少资产,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综上所述,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因为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都会对资产产生影响,而资产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对所有者权益有直接的影响。
阅读 1081
收藏 5
会计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4:16
#会计实务#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均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的每一年。年数总和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配到每个年度,根据每个年度的使用寿命比例进行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预设的折旧率进行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逐年减少。 2. 使用寿命:会计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这通常是根据经验和行业标准来确定的。使用寿命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折旧费用的计算。 3. 残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价值。会计需要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通常可以根据市场价值或预计的剩余价值来确定。 4. 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残值后的金额。折旧费用是根据折旧基数来计算的。 综上所述,会计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基数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选择的折旧方法来确定。
阅读 949
收藏 4
什么是SWOT分析,它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8
#会计实务#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代表着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 在会计实务中,SWOT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下是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 优势(Strength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的财务优势,例如良好的现金流、高利润率、稳定的客户群等。这些优势可以帮助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劣势(Weaknesses):SWOT分析可以揭示组织的财务劣势,例如高成本结构、低利润率、过高的债务负担等。通过识别劣势,会计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盈利能力。 3. 机会(Opportunitie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发现组织所面临的财务机会,例如市场增长、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会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来制定财务策略,实现组织的增长和发展。 4. 威胁(Threat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威胁,例如竞争加剧、法规变化、经济衰退等。通过了解威胁,会计师可以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保护组织的财务利益。 综上所述,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评估组织的财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帮助会计师制定财务策略和管理风险。
阅读 1050
收藏 4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7
#会计实务#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电报开证(Telegraphic Transferable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报或电传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2. 信用证开证通知书(Letter of Credit Opening Advice):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信函或电报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3. 电子开证(Electronic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子方式向受益人发出信用证的开立通知。 4. 书面开证(Documentary Credit):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书面信函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5. 银行保函开证(Bank Guarantees):开证行通过银行保函的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这些开证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阅读 854
收藏 4
固定资产固定折旧年限后,是否可以继续计提折旧?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34
#会计实务#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分摊的。一般情况下,当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因为折旧是为了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一旦折旧年限到期,固定资产的成本已经完全分摊完毕,不再需要继续计提折旧。 然而,有些特殊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会超过预计的折旧年限,这时可以考虑继续计提折旧。例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因为技术进步或者维修保养的良好而延长,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评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并继续计提折旧。 总之,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但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例外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阅读 1034
收藏 0
上一页
1
2
3
4
5
...
500
下一页
搜索专区
没有你想要的答案,搜索一下试试?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
免费专区
财税问答
免费试听
免费题库
免费直播
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