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利弊分析

2009-04-20 17:51 来源:王淑霞

  【摘要】本文从各国会计准则及趋同的概念出发,阐述趋同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存在差异的必然性,并对各国会计准则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应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在讨论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利与弊时,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何为“会计准则?”何为“趋同”?

  会计准则是“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是“为实现财务报告目的而约定的一种技术手段”,还是“政治程序的产物”?会计业界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在全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会计准则培训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从三个递进的层面上分别精辟地阐述了“什么是会计准则”:“第一,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第二,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第三,会计准则是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他赞同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会计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政府外部监管,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的论断。

  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Convergence)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王军副部长在第六届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四项原则,是对“趋同”概念的最佳解释:

  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市场之外的国家或组织,都不能无视国际趋同这一发展大势。

  第二,趋同不等于完全等同。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监管水平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忽视各国国情,忽视会计发展阶段和环境特点的等同是难以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趋同是一个过程。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合作自愿性,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需求、效率和全球多样性发展要求的趋同机制。同时,在当前一个时点上的趋同,在今后某个时点上又可能产生新的差异,因此,趋同是动态平衡,趋同需不懈追求。

  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趋同并不意味着单向运动。它是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各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各区域性会计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共同提高的一种双向、良性互动。遵循它,就能更好前进;违背它,就可能事与愿违。

  从以上会计准则及趋同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必要的、可能的,但趋同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差异。

  一、从会计准则的概念层面看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一)会计准则本身的专业技术性决定了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既然会计准则是一种“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那么,会计准则所计量的不过是经济活动的结果。相对于同一经济交易与事项,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准则计量,其反映的结果应是一样的,而不应因发生交易与事项的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背景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不管交易与事项发生在什么地方,会计准则反映出同一交易与事项的结果应是一致的,这才是公允的表达。从这个层面看,会计是没有国界之分的,作为一种技术标准,衡量计量同一经济活动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各国的会计准则很有必要统一起来,也就是不管在什么国家与地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准则的技术标准性也使会计准则在理论上有可能统一,即从会计目的出发,确定会计要素定义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对会计要素确认时点、计量方法等从理论上加以归纳、阐述并予以确定,从而形成国际公认的会计标准,以此准则反映的经济活动结果、形成的财务报表数据是公允可靠、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各方均能接受并能据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各国会计准则需要趋同,也有可能趋同,这是会计目的本身的必然要求。

  (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政治性决定了各国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从会计准则概念的第二层面看:“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既然是“游戏规则”,那么它就是人制定的,含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在一场游戏里,游戏规则往往是强势一方制定的,反映强势一方的利益,但它往往又要取得游戏各方的公认,经过游戏各方的认可并自觉遵守,才能成为“游戏规则”。因此说会计既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又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必须具有公认性、普遍性、权威性,是一种公认的国际会计惯例。

  那么,目前的国际会计准则是这样一种各国都“公认的国际会计惯例”吗?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是从它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展而来的。一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后来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致力于编写一套“从公众利益出发、高质量、易于理解并具强制性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各不一样,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14位委员,其中5位来自美国,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FRS)不是全世界共同定出来的,而主要是由美国定出来的。作为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反映了美国的利益,以至于德国、法国等国均埋怨国际会计准则过于“美国化”。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目前尚未能取得各国一致认可、成为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决定会计准则趋同中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从会计准则概念的第三层面看,“会计准则是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有它生存的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而言,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本国利益;在国际大环境中,实施不同的会计准则就涉及利益在不同国家分配的问题,不同的经济环境因素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差异。比如,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以财政部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作为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执行,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同的联合声明,表明中国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要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中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也考虑了中国法律和经济环境等特定因素,在公允价值的计量、关联方关系的确定以及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等少数几个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实质性差异。

  因此,如果能“建立一套全球统一公认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那么,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将给采用会计准则趋同的各国带来很大的利益。

  二、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趋同的利益分析

  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对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将有相当大的益处:

  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促进各国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如果各国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达到投融资所在国的要求,企业必须花大量人力和财力去折算或重新调整会计处理方法,这样必然会降低会计的时效性,同时也增加了交易成本与投融资成本。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各国迫切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生成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会计准则的趋同可消除不同会计实务生成信息的商业语言障碍,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包括财务信息),评估客户的实力,促进资金有效流动,避免无效投资和资源浪费,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责任编辑:小奇